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附件: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
附件:报告内容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内容目录1、我国目前概况;2、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探索;3、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思路;4、低碳生态城规划的具体要求;5、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6、结语。二、内容简述1、我国目前概况;我国建筑节能情况统计表05年06年07年08年设计阶段53%96%97%98%施工阶段21%54%71%82%绿色建筑的关键词(什么是绿色建筑)①生命、健康、环保。②全生命周期节能。③气候适应型的建筑:在南方,通风、遮阳和屋顶(立面绿化)就可以节能50%。④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2、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探索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能效测评等级证书和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城市----低碳城市---发展、减排、生活改善、增强竞争力。中国有600多个城市和20000多个城镇,06年调查了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区能耗,结果显示,这些城市的总能耗约为全国总能耗的55.48%,CO2排放量约为中国总排放量的54.84%。发达国家的高能耗模式也是要不得,否则当中国到美国的发达水平时候,全国的碳排放量要三个地球才能容纳。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该两手抓,一手抓家庭居所即绿色建筑,另一手抓生态城市即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类型:①技术创新型生态城市。②宜居型生态城市,且具有可复制、可持续、可改进的特点。③逐步演进型的生态城市。④灾后重建生态城。3、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思路①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②分类型、分地区建立低碳生态城,分级动态评价体系引导城市创新。③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4、低碳生态城规划的具体要求①通过创新的技术,全面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低碳排放。②交通问题,改变交通习惯。日常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自行车的通行能力为汽车的10-20倍。③住宅问题,改变居住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对节能贡献很大。④就业问题,生态城应该是居住和商业相结合的,这样可以使人就近就业。⑤服务设施,生态城应该是能提供便利的教育、购物、休闲、娱乐等。⑥采用合适的绿色技术措施。50%的公共场所应该是管理良好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的布局。⑦水资源问题,生态城要考虑水循环和水质量的健康城市。⑧废弃物问题,一方面有较高的垃圾处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到100%回收。5、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①太阳能光电、光热,实行“太阳能屋顶计划”。②低冲击开发模式---对自然干扰最小的开发模式。③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与水生态修复技术。④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⑤交通导向开发模式(TOD)与“双零换乘”相结合的绿色交通。若成功实施可节约50%交通能耗。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技术。⑦各建筑单元CO2排放动态监测评价系统。6、结语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的巨大压力,不仅会推动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思路的全面创新,而且也会创造众多崭新的产业和技术岗位。总之,挑战与机遇同在。
本文标题:附件: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