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47张PPT)(岳麓版必修1)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面对凶残的侵略者,中国军民奋起抗争;面对民族生存危局,各阶层民众纷纷行动起来,寻求彻底摆脱苦难的答案。导入■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学习目标: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试结合《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2、义和团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概况、结果、影响▲试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扩张政策,以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2)中国:兴起洋务运动求富自强,建立“亚洲第一舰队”——北洋舰队(4)朝鲜:1894年爆发东学党起义,向中国求援,日本借机挑起战争——根本原因——导火线(3)西方列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默许纵容——推动因素日本的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2.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2.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1)爆发:丰岛海战(1894.7)(2)决战:黄海战役(1894.9)3.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1)结局: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4)▲试结合《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A.割三地B.赔二亿C.通四口D.允办厂①主要内容:②影响: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经命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便利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廉价劳动力和市场,沉重打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2.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3.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1)结局: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4)▲《马关条约》的签订体现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要求清政府官员反对《马关条约》的奏疏有感一首(写于1896年)——谭嗣同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2.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3.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1)结局: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4)(2)影响:▲试结合史实说明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指导学生从课本中归纳要点)(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加深(2)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3)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A.清政府:B.台湾军民:C.维新派:D.革命派:E.农民阶级:进行军事改革进行反割台斗争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成立兴中会,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反洋教斗争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1)背景: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山东最为激烈——根本原因(2)兴起:1898年朱红灯平原起义;义和拳改名义和团(3)发展:(4)结果:口号:“扶清灭洋”怎样评价?(1)进步性: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扩大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群众基础①“扶清”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惕性;②“灭洋”又表现出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2)局限性: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1)背景:①②(2)兴起:1898年朱红灯平原起义;义和拳改名义和团(3)发展:(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5)评价:口号:“扶清灭洋”性质;作用;局限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背景: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瓜分世界;②反洋教斗争与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发展迅速;③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借口组成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2)概况: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背景: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瓜分世界;②反洋教斗争与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发展迅速;③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借口组成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2)概况:(3)结果:奕劻与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1.9)A.赔4.5亿B.划使馆界C.拆炮驻兵D.严禁反帝E.设外务部F.修订商约①主要内容:②危害:人民更加贫困列强侵华大本营完全控制清府,便于镇压反帝清府成为工具▲试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背景:(2)概况:(3)结果:奕劻与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1.9)(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中外矛盾合流项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程度▲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规模和影响都很大;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因看,前者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后者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前者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后者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从运动的进程看,前者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后者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清政府对前者自始至终坚持“剿”;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后者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知识反馈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A.日本大陆政策的提出B.朝鲜东学党起义C.日本纠缠于改革朝鲜案D.丰岛海战2.19世纪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马关条约》签订的结果不包括A.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严重受阻D.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大借外债BCA知识反馈4.“扶清灭洋”口号,反映的中国社会实质问题是A.清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矛盾缓和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C.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认识不清D.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5.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此一百年前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BD知识反馈6.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点是:①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②都具有笼统的排外色彩③都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④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7.以下不平等条约,李鸿章参与签订的有: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北京条约》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CB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本文标题:《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47张PPT)(岳麓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8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