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幼教主观题王敏超.docx背诵
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一、认知发展学说:代表人物是瑞士皮亚杰。他认为,(1)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2)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及主要特征: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2.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语词或其他符号;不守恒;泛灵论;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可逆;守恒;去自我中心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二、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1.强调观察学习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三、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包含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制约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包含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两个内容。社会因素包含环境和教育,它使幼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主观因素是指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它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五、幼儿初期(3—4岁)的年龄特征:(1)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2)认识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六、幼儿中期(4—5岁)的年龄特征:(1)活泼好动(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七、幼儿晚期(5—6岁)的年龄特征:(1)好问好学(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八、幼儿记忆的特点:(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2)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恢复现象(5)回忆的发展九、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2)丰富生活经验(3)培养有意记忆(4)教授记忆策略十、幼儿想象的特点:(1)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4)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十一、幼儿想象力的培养:(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十二、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1)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2)教学活动中突出具体性、形象性(3)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4)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5)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十三、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其中第1、3点要能展开说明)(1)情绪的社会化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十四、幼儿情绪培养的方法:(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3)成人的情绪自控(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十五、气质的类型及对应的教育措施(能结合题干进行分析,多用于材料分析题)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1)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因此,要培养其勇于进取的精神,防止其任性。(2)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因此,要培养其开朗乐观性格及稳定兴趣,防止粗枝大叶。(3)粘液质: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因此,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防止他们墨守成规。(4)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因此,要培养其自信心,防止孤独。十六、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1)幼儿自身的特征。(2)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十七、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十八、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3)移情十九、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首尾规律(3)近远规律(4)大小规律(5)无有规律二十、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1)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5)注重个别教育模块二学前教育原理一、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1)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2)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4)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二、我国幼儿园的任务(1)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三、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思想论点既可以整体出题,也可以单独出题。)(1)儿童的心理发展观1.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2.心理具有吸收力。3.具有敏感期。4.发展具有阶段性(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3)教师的作用: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5)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强调感官教育,并制定一些教具。(6)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简答):1.缺点:①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②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2.优点: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四、福禄贝尔教育思想:(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2)游戏理论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5)儿童的本能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内在本能的发展,以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6)教学即生活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五、陈鹤琴教育思想:(思想论点既可以整体出题,也可以单独出题。)(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教育观:教师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3)活教育”思想活教育的三大目标是——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1.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2.教育方法:“做中教,做中学”。3.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4.教育原则: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4)幼儿园课程理论1.课程的中心---大自然、大社会的环境2.课程的结构:即“五指活动”。陈鹤琴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3.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5)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六、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可整体出题,也可把3、4点单独拿出来论述)(1)保教合一的原则(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七、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1)教师是儿童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2)教师是儿童社会沟通的中介者(3)教师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者八、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经常用于材料分析题)(1)观察力(2)沟通的能力1.教师与幼儿的沟通:①非语言沟通②言语的沟通。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①了解家长②与家长交流的技巧③与家长的情感沟通3.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①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②幼儿间冲突的解决。模块三生活指导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1)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是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模块四幼儿园环境创设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1)提供发展保障(2)促进身心健康(3)激发创造潜能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三、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1)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2)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3)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四、幼小衔接题组(这几年的热点)(一)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1)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1.学习环境的改变。2.生活制度上的不同。3.师生关系的变化。4.儿童的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不同。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同。(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二)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3)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三)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幼小衔接工作并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要幼儿园、家庭、小学形成合力。(2)幼小衔接工作要贯穿整个幼儿期,并非仅仅大班。(3)全面培养幼儿素质,防止“小学化”倾向。模块五幼儿园游戏指导一、儿童游戏的特征(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二、儿童游戏的条件创设(经常用于材料分析题)(1)游戏的时间(2)游戏的环境(3)游戏的材料1.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3.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4.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6.将游戏材料放在可见位置(4)丰富知识经验三、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经常用于材料分析题)(1)指导以观察为依据(2)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3)确定指导的时机(4)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5)把握好互动的节奏四、角色游戏的指导(经常用于材料分析题)1、小班角色游戏(1)特点①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②角色意识差,游戏内容主要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主题单一,情节简单;③儿童之间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2)指导①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其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其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其平行游戏的需要;②以平行游戏法指导游戏,也可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加入游戏,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③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2、中班角色游戏(1)特点①游戏内容,情节比小班丰富多了;②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游戏主题不稳定;③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纠纷;④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有了角
本文标题:幼教主观题王敏超.docx背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2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