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健康知识简介总务科汪海波13590960635(66635)qq:751872251一、心理健康的意义二、心理学与心理健康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四、消除负面情绪,维护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四个内容之一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二)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二、了解心理学,有助于心理健康(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中国国内教材)心理学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其精神过程科学的研究(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3页)6研究角度学科基础心理学心理发生发展的角度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角度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制约与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生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服务人类健康临床心理学服务教育教育心理学服务管理人力资源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二)心理学的分类和研究范围7基础心理学内容心理过程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伴随着认识和意志过程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意志是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心理特性需要和动机心理活动的内部推动力量。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三)心理学研究的目的①描述②解释③预测④控制⑤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4页)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目标?算命?相面?占星术?分析梦?琢磨人?1.心理学是科学(经过试验验证);心灵鸡汤更多是一种个人感悟(不一定科学,最多是一种个体案例)《鹰的重生》故事励志,却与科学完全相悖,换喙拔毛,近乎天方夜谭。心灵鸡汤科学吗?2.心理学是在认识心理的基础上全面改善提高人,目的是提升人的幸福感;心灵鸡汤有消极作用。富翁与渔夫(有时化作总裁与农夫)对话,从他如何发迹说起,结论是: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钓鱼、晒太阳,享受生活。渔夫笑道:原来你奋斗这些年,只是为了达到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心灵鸡汤科学吗?3.心理学的心理效应效果长久;心灵鸡汤对人的心理作用短暂。心灵鸡汤科学吗?一些名人、大V或者朋友圈转发的励志的心灵鸡汤有时候可能真的让我们有一些激动、同感等;但是这种印象不会长久,就是在你偶尔困倦或者失意的时候小小起点作用,但是过不久,我们可能又会恢复原态。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误人子弟,除非把心与世界打通。否则,世界那么大,心却那么小,只能承载一碗添加了罂粟壳的心灵鸡汤。1.吸引的心理因素①接近性:人类进化的产物广告经常利用“曝光效应”、邮差的故事迈尔斯《心理学》624-627页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②外貌吸引力:真正的吸引力就是完美的平均迈尔斯《心理学》624-627页③相似性:物以类聚不相似导致不喜欢:不同的态度对喜欢的抑制作用甚至超过相似态度对喜欢的促进作用④喜欢引起被喜欢我们也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尤其是当我们的自我意象较低的时候。当我们认为每个人喜欢我们,就会也热情地回应他们,这就会使他们更加喜欢我们(Curtis&Miller,1986)。被人喜欢是一种很有效的奖赏。迈尔斯《心理学》624-627页※人丑真的要多读书:提升吸引力罗瑟尔(Rosezell&others,1990)在加拿大的研究发现,在吸引力上的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每年平均能多赚1988美金;弗里兹等人(Frieze&otehrs,1991)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表明,吸引力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男士可多挣2600美元,女士可多挣2150美元;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梅西(Hamermes,2011)在《美丽有价》(BeautyPays)一书中说,对一个男人来说,英俊的外貌相当于多上了一年半学。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三编社会关系第11章“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第400-401页:迈尔斯《心理学》152页糟糕的环境会引发堕落的行为2.持续改善5S背后的心理学效应狄德罗效应破窗效应3.从心理学的角度预防“路怒症”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356-357页约翰·多拉德(JohnDollard1939)和他的同事提出挫折-攻击假设(Frustraction-aggressionhypothesis)。该假设的核心就是,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团体在他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某种阻碍后都会产生一种攻击的冲动。4.轻信自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自我服务偏见一些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人都有高估自己的倾向:·工作能力。90%的商务经理对自己的成就评价超过对其普通同事的评价。在澳大利亚,86%的人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评价高于平均水平,只有1%的人评价自己低于平均水平。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自己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平均水平(Gawande,2002)。·驾驶技术。多数司机—甚至大部分曾因车祸而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司机驾车更安全且更熟练(Guerin,1994;McKenna&MYERS,1997;Svenson,1981)。(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63页)5.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鲍迈斯特及其同事(Baumerister&others,2001)发现“生活中,坏事总是比好事更有影响力,而且影响更持久。”:※破坏性行为对亲密关系的伤害程度要比建设性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冷酷的言辞比甜言蜜语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坏心情比好心情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记忆。(即使我们天性乐观,也更容易想起过去那些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事情。)※一件坏事比一件好事能够产生更为持久的效应。※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坏事比好事更能引起人们的主意和思考。(丢了钱所带来的不安,远胜于得到同样多的钱所带来的快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坏事比好事更能引起人们的主意和思考。(丢了钱所带来的不安,远胜于得到同样多的钱所带来的快乐。)※非常恶劣的家庭环境超出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的程度,要远远大于良好家庭环境。(差劲的父母会使他们天子聪明的孩子变得不那么聪明;而明智的父母要使不聪明的孩子变得聪明则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一个不好的名声比起一个好名声更容易获得,而且更难以摆脱。(仅仅一次说谎就可以毁掉一个人诚实的美誉。)※糟糕的健康状态对幸福感的影响要远大于好的健康状态所增加的快乐。迈尔斯《社会心理学》410页6.父母和同伴对儿童发展的相互作用加德纳(Gardner,1998)总结了父母和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互补作用:当提及教育、行为准则、责任心、整洁有序、仁慈心以及与权威人士的交往方式时,父母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学习合作、寻找受欢迎的途径以及创造与同龄人的交往风格,同伴则显得更为重要。年轻人可能觉得同伴更有趣,但是当考虑自己的未来时,他们会求助于父母。而且,父母可以选择居住区和学校,他们所选择的居住区和学校决定了孩子的同伴类型。(注:孟母三迁,还是很有道理的。迈尔斯《心理学》100页7.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正确认识自己和环境焦点效应: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透明度错觉:以为自己的表情会清楚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并会被在场其他人注意。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publicmentalslips)的明显度。迈尔斯《社会心理学》34页关于基本归因错误的实例迈尔斯《心理学》596页8.基本归因错误:多理解他人归因和反应我们对他人消极行为的解释决定了我们对消极行为的感受迈尔斯《社会心理学》109页9.自我效能与过度奖励效应迈尔斯《社会心理学》41页注意对孩子的评价。孩子在3~5岁时已经能够将外在评价标准内化形成自己独立的评价,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父母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话语,要真诚地给孩子指出,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激发孩子的自我效能,长大以后,自我效能就会伴随孩子一生!“宝宝真棒”“宝宝摔倒了,自己起来,也不哭,真棒!”10.内部控制点的人更成功,心理更健康迈尔斯《社会心理学》41页您认为您自己的命运是由自己来控制的(内部控制点)?还是认为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你的命运(外部控制点)(一)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二)健康的一般是心理健康(三)控制负面情绪(四)提升幸福感的建议四、消除负面情绪,维护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衡量标准1、心理活动强度:对于突然精神刺激的抵抗强度2、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对于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3、稳定的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能保持思想集中力5、暗示性:意志力正常,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6、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的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9、社会交往:能否正常与人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来源:南方都市报2015-05-1220:06:24作者:吴璇编辑:宋腾虎南都今天下午做客广东职工大讲堂时钟南山提出,父母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医疗条件加起来起40%的作用,而生活方式起到了60%的作用。而在所有生活方式中,“心理平衡”又占了50%。两个小时的演讲中,对心理健康的讲述超过了一小时。“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这在位于患病的、暴躁、易怒、由于、焦虑的人身上表现更为明显消极情绪对健康的各种影响※引起心理问题的负面情绪容易引起各种生理疾病(三)认识容易引起心理问题的各种负面情绪1.认识情绪产生的机制2.保持心理平衡3.愤怒情绪的控制4.压力的产生以及排解5.预防和治疗抑郁1.认识情绪产生的机制一些情绪反应,特别是简单的喜欢、不喜欢和恐惧-----不包括有意识的思维。我们可能害怕蜘蛛,及时我们“指导”它是无害的,但我们很难通过改变我们的思维来改变这种反应。其他的情绪---包括心境(如抑郁)和复杂的情感(如爱和恨)---在很大程度上受解释、记忆和预期的影响,对于这些情绪,我们应该学会更积极地看待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这样会使我们感觉更好。迈尔斯《心理学》433页情绪趋均现象:太阳明天会照常升起当按小时来研究人的心境时,沃森(Watson,2000)发现,在大多数日子里,积极情绪在每天的前几个小时呈上升趋势,而在后几个小时降低。以天为单位来研究人的心境表明,应激事件------如一场争论,一个病弱的儿童,一场车祸----都会引起坏的心境,这不足为怪。但是到第二天,这种忧郁几乎消失了(Affleck&others,1994;Bolger&others,1989;Stone&Neale,1984).。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人们都试图从坏的一天中振作起来。而在第二天有一个好心情。当你处于怀的心境时,通常会可以在一两天内恢复过来。同样,兴高采烈的日子也难以持久,长期来看,我们的情绪起起落落趋于平衡。迈尔斯《社会心理学》449-450页2.保持心理平衡:①要有生活的目标钟南山的建议是:可通过设定追求目标来保持心态。“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努力,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然了。”②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严重后果: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能造成全天焦虑和紧张。有时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焦虑通常会阻碍睡眠。尤其当你感到烦躁不安时,试着制定一个7--9小时的睡眠计划,饱饱地睡上几晚,看看白天的焦虑是不是减轻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医生安德鲁·韦尔发明的4-7-8呼吸法首先要大口呼气,然后闭上嘴、用鼻子平稳地吸气,同时脑中默数1到4,接下来屏气并默数1到7,最后用嘴大口呼气并默数1到8。照此再重复三次,为一组。韦尔建议每天做上两组,练习6到8周可熟练掌握。之后,做上1分钟就能让人顺利入睡。韦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知识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8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