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复习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1解三角形单元复习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问题一:以上我们学习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他们的应用,同学们回忆我们所学的基本知识,然后自己写出来。二、[信息交流,揭示规律]•问题2: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我们可以解决三角形的哪几类问题?例题1在△ABC中,由已知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A.b=20,A=45°,C=80°B.a=30,c=28,B=60°C.a=14,b=16,A=45°D.a=12,c=15,A=120°[解析]解法一:A中已知两角及一边有唯一解;B中已知两边及夹角,有唯一解;C中,bsinA=8214,ab有两解;D中,A是最大角,但ac,所以无解.解法二:由a=14,b=16,A=45°及正弦定理得,sinB16=sin45°14,所以sinB=427,因为ab,A=45°,所以角B有两解.[答案]C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据所给条件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主要有两条途径:(1)化边为角;(2)化角为边.常见具体方法有:①通过正弦定理实施边角转换;②通过余弦定理实施边角转换;③通过三角变换找出角之间的关系;④通过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断及正、余弦函数有界性的讨论;另外要注意b2+c2-a20⇔A为锐角,b2+c2-a2=0⇔A为直角,b2+c2-a20⇔A为钝角.例题2:已知方程x2-(bcosA)x+acosB=0的两根之积等于两根之和,且a、b为△ABC的两边,A、B为两内角,试判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解]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由韦达定理知x1+x2=bcosA,x1x2=acosB,由题意得bcosA=acosB,根据余弦定理,得b·b2+c2-a22bc=a·a2+c2-b22ac.∴b2+c2-a2=a2+c2-b2,化简得a=b,∴△ABC为等腰三角形.四、[变练演编,深化提高]再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解三角形之外,我们还可以应用它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问题3: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可以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那几类?解三角形应用题常见的几种情况:(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出其它三角形中的解,有时需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所要求的解.常见题型有: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等.例题3:如图,测量人员沿直线MNP的方向测量,测得塔顶A的仰角分别是∠AMB=30°,∠ANB=45°,∠APB=60°,且MN=PN=500m,求塔高AB.[解]设AB=x,∵AB垂直于地面,∴△ABM,△ABN,△ABP均为直角三角形,∴BM=xtan30°=3x,BN=xtan45°=x,BP=xtan60°=33x.在△MNB中,BM2=MN2+BN2-2MN·BN·cos∠MNB,∴3x2=250000+x2-2×500x·cos∠MNB①在△PNB中,BP2=NP2+BN2-2NP·BN·cos∠PNB,13x2=250000+x2-2×500x·cos∠PNB②又∵∠MNB与∠PNB互补,∴①+②得,103x2=500000+2x2,∴x=2506或x=-2506(舍去).所以塔高为2506m.例题4: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sin2B+sin2C=sin2A+sinBsinC,且AC→·AB→=4,求△ABC的面积S.[解]由已知得b2+c2=a2+bc,∴bc=b2+c2-a2=2bccosA,∴cosA=12,sinA=32.由AC→·AB→=4,得bccosA=4,∴bc=8.∴S=12bcsinA=23.五、[反思小结,观点提炼]•1.(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2.求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2)建模;(3)求解;(4)检验。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复习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1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