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XXXX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2011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投资紧缩以及房地产萎缩等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环保、节能、增效为主题的新型混凝土行业发展模式,努力抓创新,调结构,保增长,全年实现预拌混凝土销售2.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11%。在江苏省委、省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动下,江苏的混凝土行业与本省的经济发展保持了同步平稳增长态势。一、全省混凝土产量首次突破2亿立方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再创新高(一)企业数量至2011年底,全省建设系统预拌混凝土企业共777家,比上年增加了134家。(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全省预拌混凝土搅拌机年设计生产能力达6052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903万立方米,增幅为25.8%。2、全省全年实际供应混凝土方量21860.2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11%。3、全年累计实现销售产值71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约占建筑业总产值的4.56%,同比增长1.33%。全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76.7亿元。4、全行业劳动生产力122.31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1.79%。5、全年全行业利税总额8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83%,占销售产值的11.76%;其中上交国家税收40.6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5.71%;全行业形成利润43.03亿元,平均利润率为6.04%,比上年增长1.84个百分点。6、全行业年末从业人员58170人,比上年增加8380人,其中,技术、经济管理人员13440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3.1%。7、全省建筑系统混凝土企业对混凝土主要生产装备的投资共46.9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0%。其中,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新增2537辆,混凝土搅拌站新增459条生产线,混凝土拖泵(含车载泵)新增134台,长臂架泵车新增433台。(其中,42米、37米及以下规格的泵车置换45米以上长臂架泵车约占10%)全行业技术装备率为28.45万元/人。8、2011年,在建设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布为:C10—C3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量占总量的76.01%,其中,C30以下低标号混凝土占23.4%,用量最大的C30混凝土占52.61%;C35及以上级别混凝土用量占23.99%;最高强度等级为C80。9、行业内混凝土企业水泥仓储能力累计达255万吨,比上年增长18.82%。全年水泥用量6295万吨,比上年增长12.33%。(三)在全国同行业继续保持领先1、产能与产出保持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的混凝土方量为19326.11万立方米,占当年全国总量的18.5%。2011年江苏又实现新的跨越,混凝土搅拌机年设计生产能力达60525万立方米,混凝土产量达21860.26万立方米,销售产值突破700亿元。混凝土主要生产装备的资产总值达1692亿元,产业规模达1973亿元。在建筑领域,预拌混凝土占浇注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已超过75%,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2、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江苏率先在全国出台了《江苏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并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以混凝土无害化生产为目标的全封闭生产工艺已成为今后我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定式。以南京为代表的绿色环保站建设和老站改造工作已在全省逐步推开。到2011年底,全省新建绿色环保站的企业有15家,完成老站改造的有13家。3、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日益普及。至2011年底,全省已有163家企业建立了混凝土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控制系统(ERP),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施工、决算全过程实现全方位信息化、网络化监督、管理和控制。还有586家企业使用了GPS、GPRS车载设备和车辆管理系统。南京、无锡等多个城市的混凝土企业与质检站实现联网,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统一管控。随着管理方式的改变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混凝土质量的保障能力和企业的赢利能力大大提高。二、苏南增速放缓,苏中、苏北加速发展,全省总体向上的势头未减过去的十多年,由于苏南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速,使建设市场连续保持对混凝土的旺盛需求。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5市的混凝土总量始终占据全省75%以上的市场份额。近两年,随着苏中、苏北的崛起,全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说明,苏南增速明显放缓,而苏中、苏北正在加速发展,成为拉动江苏混凝土行业持续较快增长的主因。2011年,苏南5市混凝土供应量为13871.1万立方米,比上年平均增长11.98%,占全省总量的63.45%。所占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其中,苏州市以4421.9万立方米,增幅12.97%,占全省总量的20.22%,实现销售产值1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83%,继续独占鳌头。苏州的昆山市以900.9万立方米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无锡1个地级市和两个县级市共完成混凝土方量3499万立方米,比上年平均增长8.39%,占全省总量的16%,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二。南京1个地级市和两个县共完成混凝土方量2934万立方米,比上年平均增长16.52%,占全省总量的13.42%。镇江市是2011年苏南5市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1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共完成混凝土方量1184.2万立方米,比上年平均增长36.58%,占全省总量的5.42%。常州市是苏南5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地区,常州有1个地级市和两个县级市,共完成混凝土方量1832万立方米,比上年度平均下降1.83%。其中常州市区完成混凝土方量1582万立方米,负增长10%;金坛市完成60万立方米,负增长10.44%;溧阳市一枝独秀,完成19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6.67%。(详见附表1)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状况不尽相同,我省的苏中、苏北地区混凝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比苏南相对滞后了几年,混凝土总量与苏南相比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明显的差距。在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和加快发展苏中、苏北的战略部署下,这两大区域的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散办”对“禁现搅拌”、“发散”、“推散”工作政策明确,监管到位,使预拌混凝土的市场供应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与苏南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苏中、苏北两大区域共完成混凝土方量7989.16万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36.54%。其中,苏中的南通、扬州、泰州三市2011年完成了混凝土供应量3318.64万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15.18%,比2010年净增了744.64万立方米,增幅达28.93%。南通市有1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和1个县,2011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达1421万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6.5%,与上一年度相比,产量增幅达47.41%。扬州市完成混凝土供应量978万立方米,增幅为27.67%。泰州市完成919.64万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长8.96%。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5市的混凝土方量达4670.52万立方米,占全省总方量的21.36%,较2010年增长了31.26%,大大超过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盐城市是全省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盐城市有1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5个县和1个区,2011年共完成混凝土方量1165.06万立方米,增长幅度达51.93%。淮安市为1个地级市和4个县共完成混凝土方量945.55万立方米,增长幅度达44.28%。徐州市有1个地级市和5个县,完成1160.06万立方米,增长幅度为31.58%。宿迁市1个地级市和3个县,完成925万立方米,增长幅度为15.62%。连云港市1个地级市和4个县,完成474.8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11%。从全省来看,苏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混凝土市场已接近封顶。虽然,部分市、县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总体看,这一区域今年乃至今后几年增长幅度有限。继续拉动江苏混凝土市场的主要是面积占江苏72%的苏中,苏北地区,尤其是这一地区的县和县级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前几年,这些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现在正迎头赶上。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江苏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虽然,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等大环境的影响,但江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一直没有放慢,2009年城市化率为55.6%,2010年为57%,2011年为61.9%。由于江苏的经济发展一直很稳健,混凝土市场总体向上的格局没有改变。今后几年,除苏南以外的大部地区混凝土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保持我省混凝土行业持续稳步增长的大环境。三、产业投资和重组持续升温,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目前,我省混凝土行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的初级阶段,规模化、多元化经营成为我省混凝土界有识之士的发展共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我省混凝土行业2011年发展中的一个新特点。1、投资放量增大,产业规模与混凝土市场增量同步由于1—5月份,混凝土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出现了混凝土机械需求火爆的场面。据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12月底,全省混凝土企业数增加了134家,其中,苏南地区新增42家,苏中地区新增38家,苏北地区新增54家,总投资额超过40亿元。其中用于混凝土设备的投资约22亿元,实际现金支付不到10亿元,其余主要通过银行按揭或分期付款或融资租赁解决。加上老企业添置或更新淘汰老旧设备,全省建设系统777家混凝土企业用于混凝土主要机械设备的投资共46.9亿元,全行业技术装备率为28.45万元/人,为整个建筑业技术装备率最高的行业之一。根据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安徽星马、北京福田、南方路机、郑州水工等10几家混凝土机械研发单位在江苏的销售粗略统计,总额达70亿元以上。形成差额的主要原因是:(1)用于租赁的社会车辆和泵送设备未统计在内(2)干混砂浆生产及其配套设备未统计在内;(3)中央直属企业和非建筑业购置设备未统计在内等。6月份,混凝土市场开始下滑,7月份急剧下降,拐点出现,负增长抬头,直到9月下旬,进入恢复性增长期。2011年,全行业对混凝土机械的投资规模是历年来之最,而且,主要集中在1—5月份和第四季度。这与我省混凝土市场的供求状况密切相关。随着投资放量增大,产业规模也急剧上升,按全年混凝土平均价格计算,全行业产业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2、资产重组持续升温,产业集群正在形成2011年,虽然全省混凝土企业新增了134家,但同时倒闭的企业有15家,被兼并的企业有21家,还有几十家企业关门歇业。其主要原因是:(1)有些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又没有其它造血功能和融资渠道,所以难以为续;(2)企业门槛提高了,有些企业硬势力和软势力都不够,所以难以承受。主要表现在【1】绿色环保标准提高了,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不适应;【2】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对企业在技术上的要求更高。一些企业资金投入能力不足和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随着竞争能力的丧失,这些企业难免陷入经营困境。所以,在区域内,混凝土行业正面临大范围整合。与此同时,全省各地涌现出的一批混凝土强势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采取一企多站或收购、兼并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全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中央直属的大型水泥集团在我省收购优良资产混凝土企业正方兴未艾,他们通过资产重组,以及雄厚的资金优势进行扩张,将和地方大型企业集团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这些产业集群引领行业发展的格局已不可逆转。3、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2011年,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或扩大产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全行业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全省混凝土年供应量前50位的企业累计完成混凝土方量7969.12万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36.45%。(详见附表2)其中,超过300万方的企业有5家;200万方以上,300万方以下的企业有8家;100万以上,200万方以下的企业有20家。全省2011年混凝土供应量前10名的企业销售量达3101.6万立方米,占全省供应量的
本文标题:XXXX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