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提纲1、什么是社区共管?其起源和背景是什么?社区共管,是指让社区居民参与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并与保护区形成共同管理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其成员不仅仅是自然保护区机构本身,而且还要包括当地社区机构(如乡村行政机关)、社区居民、其他利益组织(如保护区的加工企业)及科研学者、环保主义者等。然而,各种成员都有其不同的利益倾向,也有其不同的保护发展观,也有不同的责、权、利的组合方式。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在建立保护区初期,强制性地划出一定区域范围作为自然保护区。这些区域资源丰富或者生物多样性高,同时面临着丧失或破坏的边缘。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内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然而,强制性的圈地行为并没有给社区和社区居民带来经济补偿或其它替代居民收入的政治措施。对于社区居民自身而言,从自然保护区中得到的回报较少,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较弱。在当今物质利益的刺激诱惑下,反而加大了资源的开发范围和力度,直接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的保护。对社区而言,完全执行上级行政命令和依靠上级财政拨款都很难做到。从90年代开始,自然保护区逐渐地考虑让社区居民提高经济收人的方法,如引导社区居民合理地布局林竹生产、加工等。但纵观早期的有关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从有利于自然保护的角度出发,仅仅考虑了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保护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自然保护区的各种法律规章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虽然自然保护区机构对社区居民的收人有所考虑,但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寻找一些有效途径既鼓励人们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又能发展社区经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当前自然保护区急待解决的间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责、权、利的统一是可以做到的。因而,人们便提出“社区共管”这一管理模式。全球环境基金(GFF)在中国保护区管理项日中实施的社区共管,是指让社区参与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并与保护区共同管理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帮助社区合理地使用资源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终目的,即一方面使社区在发展中能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另一方面帮助社区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减小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给社区发展带来的限制和约束,使社区能将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并积极地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2、社区共管包括哪些内容?(1)确认和评估社区自然资源使用的机会和约束;(2)制定社区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含多规民约);(3)设计和实施环境教育计划;(4)制定土地使用计划与规则;(5)监督和评估社区发展及资源保护方案的效果。3、以社区共管的方式来保护自然保护区,其好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帮助当地社区解决问题,促进其发展;给当地社区提供了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机会。1)把社区居民的个体行为转化为科学指导下的群体行为社区居民的个体行为(如进出取薪材、偷盗林木、开荒种植等)是零星的、分散的、无序的。在对自然保护区的索取过程中,虽有自然保护区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及相关条例,但社区居民并未对自然保护区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及相关条例真正地理解和执行。在当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执法力度不严的情况下,社区居民经常进山偷盗林木、狩猎,从中获取各种收人。对于那些遵纪守法的居民来说,这是极不公平的现象,而且只要偷盗行为产生的收益大于被抓后所造成的损失,则社区居民的这种行为肯定会发生。因此,在社区,进山偷盗林木、狩猎现象是屡禁不止的。如果加强执法力度,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付出的成本较高(如增加护林人员的人数与工资总额,偷盗人员与护林人员发生冲突而引起的人员伤亡、伤害损失的提高等)。虽然罚款和执法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这种做法会使当地居民与巡护员之间产生敌对情绪,还可能导致暴力对抗。在巡护员考虑本身的人身安全和工资收人(一般较低)的情况下,往往导致执法力度的下降。因而,组建社区共管机构,其目的之一就是把社区居民的个体行为转化为在社区共管机构科学、合理指导下的群体行为。2)消除社区居民与自然保护区对立的矛盾森林生态系统是自然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群落和自然物理环境(土壤、空气)及人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动态的、开放式的复合系统。人们现在对森林生态复合系统的认识,只停留于自然生物群落、环境与林业干部职工的关系,而把社区居民排除在森林生态系统之外。因而,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思想中,只考虑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作用,而未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区如何才能带动社区发展经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如若把社区居民及整个社区与自然保护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主体,则社区居民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矛盾就内在化了。而组建社区共管机构,则是化解这一矛盾的载体。3)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当今社区居民之所以采取偷盗、狩猎等形式,就是看中自然保护区多种效益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组建社区共管机构,其功能之一便是如何使社区居民意识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巨大作用及其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的关系。这是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保护区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社区居民只对经济利益感兴趣,则无法做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4)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杜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区共管机构的桥梁作用,使社区居民与自然保护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特别是社区居民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规范(社区居民的各种行为,包括不良行为)、价值观、思想方法、评价标准与自然保护区相应的利益、规范、价值观、思想方法、评价标准发生冲突时,社区共管机构便可从中起着引导和协调作用,不仅可防止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破坏,而且还可照顾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社区共管机构又可为社区居民提供绿色致富道路。社区经济的发展,希望在山,致富在林。社区共管机构为社区居民如何运用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是社区共管机构的作用之一。所谓绿色产业,即与森林资源息息相关的产业,如养蜂业、耐荫药草种植业、森林旅游业等等。提供技术指导,联络销售渠道,进行科学管理是社区共管机构应尽的义务。这样才能使社区居民从自然保护区资源中尝到甜头,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地保护自然保护区,促进社区经济与自然保护区双发展。4、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工作开展的情况怎样?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社区管理具有开放性、参与性、互利性等特征。近年来,在一些国际组织的自主下,我国部分保护区开展与社区共管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从1995年8月起,全球环境基金(GEF)在我国5个省10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为期6年的“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社区共管是其中1个重要方面。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协调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关系;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性创收活动相结合,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增强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社区的自然保护意识;明显改善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等等。2002年10月到2008年10月间,GEF实施了“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项目(SFDP)”,由“天然林管理(NFM)”、“人工林营造(PE)”和“保护区地区管理(PAM)”三部分组成。社区共管是PAM中1个子项目---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区涉及四川、湖南、海南、湖北、贵州和云南7个省的白羊、泗耳、片日、小寨子沟、唐家河、八大公山、壶瓶山、尖峰岭、后河、白水江、梵净山、白马雪山及怒江13个自然保护区。1998年由荷兰政府资助的中荷合作森林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在云南省开展项目涉及思茅、保山、怒江、德宏4个地州市的菜阳河、糯扎渡、无量山、高黎贡山、小黑山、铜壁关6个自然保护区。内容包括保护区内森林功能的持续提高。提高对保护区和周边2km内森林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减轻人口对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森林压力,减少森林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频度及其风险。5、社区共管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在实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小少问题。(1)社区领导存在认识误区。把社区共管简单片面地理解成扶贫,在工作中一味注重经济发展,忽视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责任,因而背离了开展社区共管的基本目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2)环境保护教育有待加强,没有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主动性与参与性,造成居民的积极性不高;(3)保护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造成管理工作中漏洞较多特别是资金管理方面;(4)缺乏必要的指导与交流。如在选择社区投资项目时缺乏专家的指导,有跟风的盲目性,而且在开展社区共管的自然保护区之间缺少经常性的信息交流;(5)社区共管的开展应该具有可持续性。但当地群众往往在项目期后就不再参加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使之成为一种短期行为,而没有列入长期管理计划中。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己有经验和教训有以下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1)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当地社区基本情况的经济体系,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要选择和培植支柱主导产业。如发展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发展土特产品生产与深加工;改进耕作方法,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土地生产力;加强社区村寨实用技术的培训与示范推广工作;(2)维持和加强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发展应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安排社区产业结构调整时应遵循生态平衡原理;(3)改进保护区管理方法。一方面,保护区从自身管理机制入手,转变管理思维,对保护区管理机构性质重新定位;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开展资源利用替代,建立适当的社区利益补偿机制;(4)有关部门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为解决冲突提供依据。6、安徽省在社区共管上有哪些探索,表现出哪些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安徽省依据不同自然地带、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生物物种,先后建立了牯牛降、天马、鹞落坪、升金湖、扬子鳄(保护区、繁研中心)、清凉峰(歙县、绩溪)、九龙峰、安庆沿江、佛子岭、枯井园、老山、万佛山、板桥、板仓、岭南、十里山、皇甫山、皇芷峪、五溪山、查湾、天湖、十八索、石臼湖、东西湖、沱湖、淡水豚类、紫石塔等31处自然保护区,而积571712.4hm2,占全省国上总面积4.11%,占全国自然保护区而积10200万hm2的0.56%。安徽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建立了副处级以上的保护区管理站,24处省级和1处县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副科级以上的保护区管理站。同时,安徽省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配合林业部等主管部门,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林业、环保等部门投入牯牛降、扬子鳄、升金湖、鹞落坪和天马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金有1700多万元;投入清凉峰、安庆沿江、皇甫山等2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资金有300余万元。然而,安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缺少机构与编制、缺少资金和投人、缺少法律保障措施、基础设施落后、湿地资源缺少土地管理权等。给保护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积极弘扬生态主题,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社区共管,发展周边社区经济。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部最具旅游探险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原生生态景区之一,系中生代印完好的森林原始生态环境,凉爽宜人的气候和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加上鲜明的徽州古文化特色,丰富的周边景观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组建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旅游网络提供了支持条件。其立足本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拓宽种植业和养殖业领域,集约经营,变资源消耗型为持续利用型,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逐渐增加旅游产业相关联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收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绿色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走科技兴农的道路,促进周边地区产业重心向多元化方向转移。聘请了一部分熟悉本地情况、责任心强、有一定的自然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当地群众为保护管理人员。加强周边地区基础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结合生产方式发生的转变和必要宣传教育,促进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创造了社区公众全而参与
本文标题:社区共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9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