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信息提供日期:2009年9月24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开辟了崭新的路径。把握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将生物产业打造成为新兴高技术支柱产业,既是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编制《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1.具有良好产业基础。产业规模全国居前。2008年,我市生物产业销售收入358.5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城市前三位;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制药产业规模全国领先;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生物企业61家,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迈瑞、三九、海普瑞等一批企业已成长为我国各专业领域自主创新的龙头企业。大型项目密集启动。迈瑞光明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自主创新生物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赛诺菲巴斯德流感疫苗项目总投资7000万欧元、葛兰素海王流感疫苗项目总投资9990万美元,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两个外商投资生物制药项目。三九、致君、信立泰等企业的一批产业化项目已经或即将开工。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将大幅增强我市生物产业发展后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生物产业出口快速增长,2004-2007年,年均增速达49.4%,产品出口市场覆盖美国、欧盟、日本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迈瑞、海王星辰、康哲等生物企业相继在纽约、伦敦上市,资本运作日趋国际化。世界前三大生物医药企业的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世界前三大生物医疗设备企业的西门子和飞利浦先后落户我市,跨国生物企业在我市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形成显著比较优势。自主创新特色明显。我市生物产业拥有相对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先后诞生了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新药、第一张亚洲人基因图谱,国内第一个生物工程一类新药、第一台医用核磁共振诊断仪、第一台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液成像系统(彩超)、第一台伽玛射线治疗系统、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截至2008年底,深圳共有19个生物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位居全国前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深圳毗邻香港,有条件借助香港的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优势、国际金融中心的专业服务优势,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南中国海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深圳是该地区唯一的滨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具备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的优越条件。生物医疗设备产业优势突出。深圳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疗设备产业集聚地、大型精密医疗设备和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的重要研发生产出口基地。生物医疗设备产品技术含量高、品种齐全、出口比重大、产业配套能力强,产值约占全国的10%、广东省的50%。深圳制造已成为中国高质量生物医疗设备产品的象征,深圳创造正成为中国生物医疗设备产业自主创新的旗帜。3.产业环境日益完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2005年,深圳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布局。我市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已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以及《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文件,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深圳移民文化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动力、活力和潜力,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我市中小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的生物产业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和创造力。产业化条件不断优化。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建设,保障了大型生物产业化项目的用地需求。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生物孵化器的建设,降低了中小生物企业创新创业成本。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了生物产业成果转化条件。虽然我市生物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产业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继续提升,产业集聚程度尚需提高,产业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人才吸引力有待增强等突出问题,急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着力加以解决。(二)面临形势。1.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进入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资源、新手段、新途径。医学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革命,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农业生物技术将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与数量;工业生物技术将推动第三次化学工业革命,加速绿色制造业的发展;能源生物技术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效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的压力;环境生物技术将在修复脆弱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科技引领的医学、农业、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形成。2.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产业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群正在形成。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近10倍。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生物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3.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我国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开始上市,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我国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2008年实现总产值接近11000亿元,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开始发挥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生物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我国有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4.发展生物产业是深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城市的必然选择。我市生物产业经过近10年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显著的比较优势和日益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是我市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之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和推进,深圳进入新一轮发展期,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最能体现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典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优化高技术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战略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深圳产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深圳面临的迫切任务。把握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出台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一个核心目标,遵循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集聚发展、重点突破四个基本原则,强化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四个优势领域,完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六大主要任务,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二)发展目标。2012年阶段性目标:--生物产业发展环境较好,产业支撑体系初步完善,产业规模、自主创新能力国内领先,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达到900亿元左右。--开发3个以上针对重大疾病、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创新药,3个以上跨领域、多系统集成、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新型生物医疗设备产品。--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25家左右超十亿元企业,120家左右超亿元企业。2015年目标:--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生物医疗领域,成为以生物医疗设备为突出特色、世界重要的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在生物医药领域,成为世界领先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中心、中国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和药品制剂出口基地;在生物农业领域,成为中国领先的转基因农作物、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南中国海地区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在生物环保领域,成为中国领先的水处理、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生物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左右,成为我市高技术支柱产业。--开发出5个以上针对重大疾病、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创新药,5个以上跨领域、多系统集成、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新型生物医疗设备产品。--培育3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龙头企业,50家左右超十亿元企业,200家左右超亿元企业。(三)发展重点。生物医疗领域。重点发展新型生物医疗设备、诊断检测仪器与试剂、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新型生物体外诊断检测产品、干细胞产品、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产品与生物人工器官等。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新型疫苗、生物药、小分子药、多肽类药、现代中药等,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生物农业领域。重点发展农业、林业新品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保健产品,以及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等。生物环保领域。重点发展生物环保产品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环境监测、废弃物处理、水处理、水污染治理、废气治理技术及成套产品等。生物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新型酶制剂等。生物能源领域。重点发展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质发电等。三、主要任务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促进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生物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及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密切跟踪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建立专利数据库及预警分析系统,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二)加强产业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外国企业和个人来深投资生产、设立研发机构和开展委托研究,重点引进跨国企业和海外留学人员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鼓励我市生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海外上市融资、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国际研发合作。(三)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结合我市产业优势,围绕生物产业发展重点,强化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环保产业的优势地位,加快培育生物制造和生物能源产业。通过支持设立总部、鼓励上市、争取国家支持等方式扶持重点生物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引领示范作用。(四)推动产业重点突破。实施重点突破专项计划,每年集中一部分资金,选择1-2个重点领域,在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新产品研发、产品技术升级、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项目、培养和引进人才、拓宽融资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对外宣传、组织和参加专业会展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立体
本文标题:2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1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