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栾蓉2全册教材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薄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高。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这一大部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会收集数据、简单处理数据,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对统计活动具有较浓的兴趣。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3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4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3、第七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三)统计第九单元《统计》,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三、教学具体措施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5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6、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7、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四、教学进度表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安排。1分苹果——分草莓4课时2租船——小熊购物4课时63花店买花——练习二4课时4过河——认识路线4课时5练习课——数一数4课时6拨一拨——练习五4课时7铅笔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4课时8练习六——走进乡村4课时9买电器—回收废电池4课时1011小小图书馆——练习七4课时12认识图形(角)——练习八4课时13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4课时14欣赏与设计——运白菜4课时15买洗衣机——整理与复习(二)4课时16美丽的植物园——统计图表4课时17总复习4课时18复习4课时19复习4课时7第一单元除法一、教学内容:P2~P26(除法)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应用。2、使学生体验除式与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的计算办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三、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四、教学时数:5课时五、教学进度:第1~2周教学方法:8除法(一)认识竖式教学内容:P2~P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二、探索新知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9(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3)、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20÷5=44——商除数¯¯¯¯¯¯被除数20——除数与商的积0——余数(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2、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1)、演示20个苹果(2)、小组讨论: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呢?学生用圆片分一分,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3)、全班交流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10应是笑笑做的。(3)、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除法(一)认识竖式20÷5=44——商除数¯¯¯¯¯¯被除数20——除数与商的积0——余数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教学内容:P4~5“分草莓”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12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总结作业设计:P5“练一练”的第1~5题。板书设计:除法(二)试商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教学反思:13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6~8“租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6<258×()<387×()<40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48÷5=36÷6=53÷7=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41、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3、解决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1÷4=5(条)……1(人)至少要租6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3)、其中3条船,每船4人;另外3条船,每船3人。3×4+9=21。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5、练习:P6“试一试”15先默读题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4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