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DMF、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当心中毒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注意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电话:120消防电话:119当地职业中毒与控制机构:二甲基甲酰胺毒物周知卡标识别名:DMF;甲酰二甲胺分子式:C3H7NO分子量:73.10危规分类: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危规编号:33627理化性质熔点:-61℃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沸点:152.8℃相对密度:(水=1)0.94;(空气=1):2.51闪点:58℃(乙类)爆炸极限%(V/V)::2.2~15.2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445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医药工业上用于生产维生素、激素,也用于制造杀虫脒禁异物:强氧化剂、酰基氯、氯仿、强还原剂、卤素、氯代烃毒性急性毒性:LD50:4000mg/kg(大鼠经口);4720mg/kg(兔经皮);(低毒)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DMF、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工具。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DMF异常工况处置卡突发事件:DMF泄漏项目处置内容负责人异常情况第一发现人当听到报警器报警、现场闻到有微胺气味时,可判断是DMF发生泄漏,按照不同情况启动应急措施。操作工现场确认报告发现有上述异常情况时时,操作人员应迅速查明泄漏点及泄漏状况,同时立即向安全员、单位负责人汇报,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操作工现场处置措施⑴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量少时,用大量的水充分稀释冲洗。量多时,用砂土等围堵防止流散,并尽可能回收、残余部分用大量的水充分稀释冲洗。经稀释的废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⑵DMF救护措施:皮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使其保暖并保持安静。同时,若产生呼吸困难,对患者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就诊。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后送医就诊。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的水清洗眼睛十五分钟以上,后送医就诊。食入:立即灌温水催吐,后送医就诊。患者昏迷无意识时,不可强行催吐,禁止经口喂入任何东西,立即送医。其他:若感觉不适要立即送医院就诊操作工、安全员报警若大量泄漏,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事故时,立即拨打119和12369电话向消防大队和市环保局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危害。总经理、安全员、操作工应急程序启动当泄漏量较大,现场处置方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企业负责人应适时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总经理注意事项⑴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穿防渗透橡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具、护目镜)、有机气体防毒面具、防护头盔、防静电工作服、操作后要仔细洗手等。⑵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⑶现场救援时应两人为一组,相互协助。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尽快组织撤离。⑷在确认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情况下,现场处置结束,并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和原始资料收集工作。总经理、安全员、操作工DMF岗位操作要领卡步骤处置操作内容1.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专人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加强劳动保护,进入作业场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各种劳动保护用品、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禁止疲劳作业。3.作业前,检查各器具、支架、4.作业前应检查电动葫芦是否正常,导线有无破损,控制开关是否有失灵、阀门是否完好无损。5.将DMF桶倒入槽内时,应注意人站立在上风口,缓慢倒入。6.产品进入DMF槽内的,应缓慢放入。异常情况记录应急程序启动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告,并派事故抢救小组、人员抢救组、现场警戒组,医疗小组等到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对事故现场进分析,拿出处理方案,医疗小组迅速转移和救护伤员,情况严重者向市医院转移治疗。市医疗救护电话:120注意要求平时各岗位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对装置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牙之中,平时岗位操作人员加强学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容器、酸洗槽等破裂或人为操作失误,一旦接触到皮肤,对皮肤造成强烈的刺激和腐蚀,飞溅到眼睛内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浑浊,以致失明,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1)抢险结束后,迅速修整设备或损坏的槽缸;(2)应急小组相关人员保护好现场,以便分析原因;(3)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突发事件分析会,分析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
本文标题:DMF-一栏三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6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