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福利国家向何处去》读书报告从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由福利国家向何处去为线索慢慢延伸的。在我们没打开这本书之前,我们只是从课本上来了解福利国家的基本内容。但是自从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福利国家的感受和理解更加的深刻了。这本书在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给我介绍了什么是福利国家的这个问题。我从中了解到,“福利国家”不是单一的社会保险、公费医疗、家庭福利和社会救济计划,而是它们的总汇。我理解的福利国家有一种特使的功能,它能使我们去享受它的功能。在历史发展时期,人们不知道如何去优化自己本身的条件。由此,国家担任了帮助他们的角色。作者还强调了工业化,说福利国家是由于工业化的条件才得以发展。因为工业化给社会带来了危机,所以国家以前满足穷人的条件已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总而言之,国家不仅是对外具有维护国内安全和发动战争的功能,对内更有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接下来讲了福利国家是怎么由来的?作者说我们自己认为的福利国家是由国家根据自己国家自身的情况,对社会服务进行整合、取舍最后组合而成的。大多数福利国家都是从世界第一次大战之前开始的,是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和民族国家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下产生的。分别介绍了英国、德国和北欧国家的不同体系下的不同的发展模式。英国的社会政策的出台和改变都是和人口流动有密切关联的,英国通过各种社会政策来解决贫民流动的问题。英国的早期工业化时代的时候自由主义者们提倡放任政策,不提倡政府有过多的干预。德国模式主要是干预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冲突。他们在资金筹集方面都不需要政府的拨款,而是用他们自身的来分担社会风险。北欧国家讲究的是社会公平,这不是对于社会的某种特殊群体所做的福利,而是给予所有公民。作者在前两章里大致介绍了福利国家是什么、是怎么由得?这一章是对福利国家的概念更加理解和了解了。传统的理论模式有两种基本模式。补救模式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者给予帮助,而不是对于那些没有资格接受政府扶助的人。机制模式是贫困不是因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造成的。所以个人需提前交费,事先的缴费可以对以后发生事故后的领取保险金。政治理论里,社会民主主、自由主义和新社团主义。所以说一个理想的福利国家是有这些理论框架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融洽、相互排斥。我们大家通常都会认为,福利国家的构成是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公共资助以及各种社会补贴和社会服务构成的。但是在这一章中,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福利国家的构成。他主要从的缴费与支付方式的角度对福利国家进一步的解释1.储蓄方式及其问题。储蓄对一个人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会遇到各种各种风险,为了使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就要进行储蓄,防止在未来需要钱的时候,有积蓄。但是有时候人们想储蓄,但是又急需的时候,就没办法储蓄。所以有些福利国家的政府设立了强制性储蓄的计划,帮助国民解决这个想储蓄又急需的问题。强制性储蓄计划解决了个别人不主动进行储蓄的问题。强制性储蓄是一种可以很好的预见退休后需要的资金。但是对失业和疾病突如其来的人来说,却不能很好的保护。所以说,这种政策还是具有局限性的,得不到许多国家的青睐。2.保险方式及其问题。保险方式是弥补对储蓄方式的不足,保险是抵御不可预测的风险而制定的。保险的原则是就是在提供福利时要求个人缴费,根据缴费的情况给个别人提供各种福利待遇。保险有时候是单一的让人们免于风险的方法,但是人们通常会把保险和储蓄放在一起。3.再分配方式及其问题。再分配是政府直接向公民征税,在公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作者还专门讨论了从社会救助和其他计划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之间是有关系的,社会保险是缴费的,当事人在遭受到收入损失的时候可以代替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例如穷人的。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许多国家会提供社会救助来弥补社会保险带来的缺陷。社会救助和公共资助之间划分界限是十分困难的,公共资助不仅对穷人带去帮助还会对富人带去帮助。福利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干预主义的国家,在福利国家建立以后,内部还是会有很多的政治的活动所存在的。福利国家的政治有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建立社会行政制度机制,希望能够加强国家干预社会的能力。行政制度机制跟福利国家的功能是相互的,福利国家的功能越是多,它的行政系统越来越复杂。二是利用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希望改变社会利益团体。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也会让政府感到非常的有压力。时代在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在随之改变。在进入到全球化的时候,它的生产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在全球化下,福利国家也遭受到了困境,美国率先放弃福利国家概念。那困境到底是来自那里?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人们必须对新的生产方式所引起的新的社会问题给予新的预防危机的方法。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下,许多有知识的人也开始自己创业,而且是更加灵活性和跨国界的就业。欧洲福利国家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对于他们的不同挑战,也会实施不一样的措施。在全球经济化的外表下,社会公平的概念成了一种跨国操作的方式,人们可以跨找工作和知道自己所享受的养老保险。政府领域的功能也在随之加强,福利国家在平衡阶层的时候也做出了巨大的调整。在税收的方面虽说没有巨大的调整,但是在支出方面却还是很大。总之,经济全球化不是针对福利国家的,而是针对于国家带给大家的功能的。冷战结束以后,福利国家的命运又遭受到了巨大的变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让欧洲福利国家陷入了困境里头。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建立新的社会保护机制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影响到了个别的福利国家,但是对于欧洲共同体却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欧洲联盟开始对成员国的政策进行了指导工作。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联盟的福利国家开始了功能外化的于传统主权国家的现象。首先,出现了一致的社会标准。其次,实行了“被动的”社会政策改革。最后,福利国家之间出现了向上的趋势。福利国家的权利外化有国家行为倾向、政府间合作倾向和共同政策倾向。为了解决民族国家的社会与全球化的市场相脱节的问题。人们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在这一章中作者是以欧洲联盟为例,这里介绍了什么是“社会标准化”工程,他就是不需要用一种强制性的手段,而是让人们自觉遵循规则的力量。社会标准化将会对福利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它在一下三个领域探讨它的意义。一是社会标准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二是社会标准化和社会保障的行为主体。三是社会标准和社会机制。欧盟为了维护欧洲的社会团结模式,并且保证经济的发展,所以他遇上了新的挑战。欧洲的福利国家经过了三个步骤;一是社会各个层面对于社会风险所带来的风险评估和回应。二是政府最终会成为回应的对象。三是政府会使用各种手段来制定社会政策。欧洲的经济不仅要增长而且还要引入欧洲传统的社会公平观念和社会团结模式。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所以为了使差距的减少,他们制定了发展的战略——《里斯本战略》。这个战略适应了新的科技技术,而且也跟进了信息时代。作者在最后一章中,对福利国家的保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制度要素能否适应全球化的脚步做出了回应。并且,对于“收入转移”从主权国家向全球化的进程给予了答复。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压力很大,我怕自己读不来。因为我对于福利国家没有一点点的概念,我不知道我是否能读懂。但是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我的重担没了。作者写的清晰易懂。不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福利国家,而且还让我懂得福利国家的开端到最后它是如何适应全球化的进程的。这是我从这本书中荣获并且理解到的东西。阿娜尔0141130219蒙授社工
本文标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8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