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码:S4351080课程名称:会计信息系统总学时:72讲课学时:36上机学时:36授课对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类型:专业课课堂教学教材:《会计信息化》(第2版),艾文国孙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课堂教学参考书:《会计信息系统实务教程》(第1版),陈福军孙芳刘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毛华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实验教学教材:《用友ERP-U8财务管理实训教程》,吉燕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实验教学参考书:《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用友ERP-U8.72版)》,王新玲汪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一、课程教学目的(1)课程培养目标定位:对于定位为“研究型”和“创新型”的大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研发型”人才,绝对不能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黑匣子”来讲授,即只讲述其输入输出功能,不论述其数据结构、流程和内部机理,只培养软件使用和操作,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打开“黑匣子”,剖析其数据结构、流程和内部机理;实验教学应注重培养“管理型”人才,使学生能针对软件问题和企业具体管理需求确定信息化解决方案,并能根据软件特点对企业财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课程教学必须给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否则学生对“会计信息”是什么都不清楚,更谈不上管理和构建系统。如果课程教学只讲述软件的应用,则其课程教学只能跟随软件的发展而变化,永远不能指导软件的研发,课程建设会一直落后于社会实践,无创新性可言,会使课程教学严重与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相违背。(2)课程教学目标:“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以系统的观点,软件工程学的方法,揭示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开发步骤、系统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和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以及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和程序设计等,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划分,各子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分析设计系统管理、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报表管理等子系统,并掌握会计软件开发方法和实际应用会计软件的能力,通过使用具有代表性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等),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堂理论教学与上机实验紧密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系统设计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培养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作用。二、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系统管理、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和报表管理的系统设计与系统实施。熟练掌握用友ERP-U8管理系统的方案实施与软件应用。三、教学内容(一)讲课教学内容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与处理流程(讲课4学时)1.教学内容: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国内外会计信息化发展状况、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会计信息系统组成与数据处理流程。2.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如下教学内容:(1)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2)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3)国内外财务软件特点,以及通用财务软件和专用财务软件的优缺点。特别是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代表性国家财务软件的特点,明确我国财务软件的未来发展;(4)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5)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本课程的研究范围和对象;(6)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处理系统的区别。3.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活动、讲授方法和课程作业如表1所示。表1第1章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讲授方法课程作业1.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处理的特点、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要素、会计信息化与手工处理的异同。2.国内外会计信息化综述欧美会计信息化概况、日本会计信息化概况、国外发达国家ERP软件的特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网络会计软件的发展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3.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软件工程开发方法)、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4.会计信息系统组成与数据处理流程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划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对比讲述:1.举例:美国、日本、中国会计信息化的情况比较2.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比较3.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处理的数据流程比较讨论题: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构成。作业:习题(9)4.本章重点:(1)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2)会计信息系统系统组成与数据处理流程。5.本章难点:(1)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2)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6.本章习题:(1)论述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2)论述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3)通过实际调查,评述国内外财务软件,以及通用财务软件和专用财务软件的优缺点;(4)说明欧美、日本、中国ERP系统的特点;(5)结合“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内容,论述“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如何改革?(6)以实际案例说明会计信息系统的合理开发方法,系统应用应借鉴的经验与体会、以及管理模式与软件规范要求如何协调等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7)对于大型企业,财务软件可能具有C/S和B/S两种模式,在软件设计时是否应加以区分?两种模式是否可以采用相同的开发工具?如果两种模式应采用不同的开发工具,那么就目前的开发工具而言,各自应采用什么开发工具较为合理?(8)评述本书对ERP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说明其合理的系统划分结构和划分依据;(9)会计信息化与手工处理系统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有何区别?第2章账套与基础数据管理(讲课4学时)1.教学内容:账套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的总体设计、会计科目数据管理、部门数据管理、币种与汇率数据管理、客户(供应商)数据管理、个人往来数据管理、项目数据管理。2.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如下教学内容:(1)建立账套;(2)会计信息系统应设计哪些数据字典,以及各数据字典的作用;(3)会计科目字典的数据结构设计方案;(4)会计信息系统中编码设计方案;(5)项目分类字典、科目字典和项目档案三个基表的作用和相互关系;(6)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储设计的指导思想。3.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活动、讲授方法和课程作业如表2所示。表2第2章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讲授方法课程作业1.账套管理账套设置(建立账套、修改账套、)、编码方案设置(科目编码方案、部门编码方案、客户编码方案、供应商编码方案、项目编码方案等)2.基础数据管理会计科目数据管理、部门数据管理、币种与汇率数据管理、客户(供应商)数据管理、个人往来数据管理、项目数据管理。1.启发教学:举例:商品化通用财务软件或大型企业专用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功能与参数设置。2.演示讲授:演示:各数据字典的管理功能。讨论题:给出财务软件中数据管理的最佳设计方案。作业:习题(6)4.本章重点和难点:(1)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设计;(2)会计科目字典的数据管理功能设计。5.本章习题:(1)科目字典的数据结构有多种设计方案,本书设计方案为其中一种,其他方案有在科目字典中只存储末级科目方案,科目字典与科目发生额与余额分存于不同基表方案等等,试说明较合理的会计科目字典存储结构,并说明理由。(2)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不断变化,每隔几年就要变化一次,但总是不能完全与国际接轨,特别是会计科目编码的变化,会对会计信息化产生重大影响,试论述你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变更的认识,并论述其变更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影响。(3)从理论上讲,所有的会计数据都是由会计凭证派生出来的,那么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是否有必要存储科目发生额与余额数据?为什么?(4)计算机以编码识别信息,编码体系的合理性是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编码规则具有惟一性、简明性、层次性、意义性、稳定性、顺序性等,试说明哪些规则最重要,例如客户和供应商按类别和顺序编码;职员按部门和顺序编码;固定资产按类别(或使用部门)和顺序编码是否合理?为什么?(5)试说明项目分类字典、科目字典和项目档案三个基表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6)在进行数据存储设计时,如果允许某些数据冗余,则会给程序设计带来很大方便,如科目字典中的科目全称、累计发生额等字段,这样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7)对于每大类项目,必须设计一个项目档案基表,其数据结构在项目档案结构字典维护功能中设计,在设计时必须设计三个字段,这三个字段由系统自动设置且不允许改动,试问是哪三个字段?为什么如此设计?第3章凭证管理(讲课8学时)1.教学内容:凭证管理的总体设计、凭证填制的功能设计、凭证查询与汇总的功能设计、凭证审核与记账的功能设计、期末转账凭证处理的功能设计。2.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如下教学内容:(1)常用摘要的设计方案;(2)凭证填制的功能设计;(3)凭证查询、汇总、审核的功能设计;(4)记账处理的功能设计,重新记账功能设计的要点;(5)如何确保系统中数据正确性;(6)期末对应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期间损益结转等机制凭证定义与生成的功能设计。3.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活动、讲授方法和课程作业如表3所示。表3第3章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讲授方法课程作业1.数据存储与常用摘要管理设计2.凭证填制的功能设计增加凭证、查询凭证、复制凭证、生成常用凭证、调用常用凭证、冲销凭证、打印凭证、修改凭证。3.凭证查询与汇总的功能设计4.凭证审核与记账的功能设计5.期末转账凭证处理的功能设计对应结转凭证的定义与生成、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凭证的定义与生成、汇兑损益结转凭证的定义与生1.比较讲述:举例:用友软件与SAP软件的凭证管理功能。2.演示讲授:演示:用友ERP-U8凭证管理功能。讨论题:在凭证填制中如何实现辅助核算功能?作业:设计一套基础数据,包括:会计科目、部门、币种与汇率、客户、个人、项目。并设计不少于20笔(20个记账凭证)会计业成、期间损益结转凭证定义与生成。务数据,使其涵盖各种辅助核算。以此准备上机实验数据。4.本章重点:(1)常用摘要的设计方案;(2)凭证填制的功能设计;(3)记账处理的功能设计;(4)期末转账凭证定义的功能设计。5.本章难点:(1)凭证填制的功能设计;(2)期末转账凭证定义的功能设计。6.本章习题:(1)常用摘要具有统一维护共同使用和个人维护并使用自己的常用摘要两种方式,说明哪种方式更加合理?为什么?在系统设计中如何实现两种方式兼顾?(2)说明会计信息系统中,凭证类型是否有必要加以区分,并说明分与不分的利弊。(3)在凭证录入功能中,设计了引入、输出、查询、复制、冲销等功能,并设计了简化摘要和科目的助记输入功能,这些功能虽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但编程实现难度较大,且由于功能交叉可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国外同类软件中一般不设计这类功能,对此如何认识?(4)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凭证管理是否能够完全融入其他业务管理系统中,为什么?凭证是否需要审核,审核是审核记账凭证还是审核所涉及的具体业务,为什么?(5)关于按科目级次对凭证进行汇总,书中给出一种算法,试说明该算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是否还有其他正确算法?(6)国内许多财务软件都提供了强大的重新记账功能,可以在核算年度的任意时点进行重新记账,对此如何认识?(7)为确保数据正确,在记账处理时应设计哪些功能予以保证?(8)试说明期末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机制凭证定义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作用,并说明采用“平均单位成本法”生成机制凭证的过程和步骤。(9)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财务业务一
本文标题:《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8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