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通过朗读的语气变化表现出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语言的美。3、学习课文观察天气、大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按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出示: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生猜:雨。(师表扬: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板书:雨你能用“雨”字组词吗?(大雨、春雨、雷雨、斜风细雨……)3.揭题:是啊!在雨的家族里既有斯斯文文的毛毛雨,也有威猛有力的暴风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夏天里我们常常能见到的雨——雷雨。(补充板书:雷)4.请同学读一下课题。(指名读),一起读一下。(读出雷雨的力量)二、初读课文: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文字给我们带来的这场雨吧!1.检查生字词: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就是不知字词掌握得怎么样了?老师来考考大家。黑沉沉压下来垂下来逃走彩虹乱摆越来越响蝉蜘蛛(1)、请几名学生分别读和领读这三组词语,老师指导读准确。(2)、重点指导“垂”字的笔顺,带领书空。2、理清脉络出示三张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物,得出“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3、自由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前”、“中”、“后”。4、(1—3自然段雷雨前;4—6自然段雷雨中;7—8自然段雷雨后)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由读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用“——”划出相关句子或词语。(1)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乌云)师出示第一句,自由读、指导读,注意读出“压”的感觉。师:是啊!这样如浓墨般的满天的一大块一大块的乌云压下来,会让你感到……(体会害怕、闷极了。)(2)师:怪不得连树叶一动都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世界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在等待暴风雨的来临。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又闷又热,你能读出这种味道吗?(3)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请你大声地读一读。(4).交流第2自然段: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看谁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发现它?引导学生找出“垂”字,用模型演示垂是一种什么动作。师:如果把这个“垂”字换成“爬”、“跳”等词,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体会蜘蛛的害怕、着急,然后读出这种语气来。(5).交流第3自然段。试着读出这一句,注意读好“越来越亮”和“越来越响”两个词。(6)、有感情地齐读前三自然段,再指名说说你读了雷雨前的描写有什么感受?(压抑、害怕、很闷)2、体会雷雨中的情景描写。(1)、出示三句话,自由读一读。(2)、指导分别读出三句话中的不同感情,抓住重点词来读。“哗、哗、哗,”一个比一个读得重一点,读出雨越下越大的感觉。“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小了,小了、、、、、、”读出雨越来越小的感觉,从而引出雨过天晴的氛围。(3)、说一说读了雷雨中的描写,你有什么体会与感受。3、感受雷雨后的描写。(1)、读第6段,带着动作体会“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2)、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挂”和“坐”的妙处,感受彩虹的美、蜘蛛雨后的悠闲。(背出一首诗,说出这种情景。)(3)、想象自己就是青蛙,说一说看到雨后景色会说什么。“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4、填空练习,小结课文。四、拓展阅读:1、读古诗《竹枝词》。2、读“雷雨”片断描写。五、板书设计:前:乌云、叶子、蝉、蜘蛛(害怕、很闷)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小了(急、猛)后:清新、美丽(心旷神怡)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想以疑为线索,以思维为核心,以拓宽创新精神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做到了如下几点:1、由于学生们的反应较快,都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所以课堂教学中很少刻意去维持纪律,基本达到了自己事前的设想,学习的氛围还不错。2、整个课文的结构基本完整,各个环节的衔接过渡还算顺畅,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轻松学习。3、本课重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了,学生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后的不同景象,并从文中的描写体会到了雷雨前的惊恐、害怕和雷雨后的美丽、舒畅,欣赏到了语句的优美。4、抓住重点字、句去反复习朗读,从点及面体会本文用词准确和用语的精美,并适当加以拓展,感受到古诗的美。5、基本上能把握住课堂,对课堂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细节能及时引导和处理,做到收放自如,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的方法。但是,本节课里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是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连接不够紧密;其次是感觉到课堂中对学生抓得还是有些紧,说得有点过多;再次是对个别重点字词的分析还不到位等。授课教师蔡泉2014年4月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1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