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自学考试2019年4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9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053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受到鲁迅支持的青年作家社团是()。A.创造社B.南国社C.未名社D.文学研究会【答案】C【解析】选项C未名社是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选项A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人。选项B南国社是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团体,以戏剧的成就和影响最大。选项D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十二人。【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概述2.叶灵风20年代创作的《昙花庵的春风》,属于()。A.心理分析小说B.写实主义小说C.乡土小说D.魔幻主义小说【答案】A【解析】20世纪有一些作家尝试创作了心理分析小说,例如郭沫若《残春》、《叶罗提之墓》、《卡尔美罗姑娘》等就是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的小说。此外,还有叶灵风的《昙花庵的春风》、上官碧的《看虹录》等,都是这种尝试的产物。【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3.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是()。A.冰心B.许地山C.叶绍钧D.郭沫若【答案】B【解析】“问题小说”的兴盛期间,出现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如冰心《斯人独憔悴》、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商人妇》、王统照的《沉思》等,以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特征,以揭示社会问题,表达对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于社会黑暗的批判为目的,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人生的问题。【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4.1928年,中国新文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是()。A.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B.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C.京派与海派的论争D.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答案】A【解析】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到1928年发生了重要转折,其转折点就是1928年新文学队伍发生的新的组合以及随之开始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争议。【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5.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于1928年创刊,刊名为()。A.《南风》B.《文艺漫话》C.《时代风景》D.《伴侣》【答案】D【解析】1927年,香港的许多报纸开始出现刊登新文学作品的副刊,1928年8月,香港的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春,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这些以新文学为追求目标的副刊、刊物和文学社团的出现,标志着香港新文学在20年代末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1931年至1937年间,香港就出现了《激流》、《春雷》、《今日诗歌》、《晨光》、《时代风景》、《文艺漫话》、《南风》等众多的文学刊物。【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6.《子夜》中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是()。A.吴荪前B.屠维岳C.冯云卿D.赵伯韬【答案】D【解析】《子夜》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众多的任务形象。其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此外,《子夜》还塑造了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等几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赵伯韬是一名买办资本家,屠维岳是一名资本家的走狗,冯云卿本是一个乡下地主。【考点】30年代文学——茅盾7.《家》塑造了一个被专制主义扭曲了人格的病态形象,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他是()。A.高觉慧B.高觉民C.高克安D.高觉新【答案】D【解析】《激流三部曲》(《家》)塑造了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高觉新。他是一个重要的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高觉慧是一个新人的典型,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叛逆性。【考点】30年代文学——巴金8.老舍的《四世同堂》反映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具有史诗般的宏大气势,它采用的是()。A.长河奔流的结构方式B.人像展览的结构方式C.欲扬先抑的结构方式D.卒章显志的结构方式【答案】A【解析】《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巨构,全书一百章。采用的是长河奔流的结构方式,其多线索的宏大叙述,在深广度、笔力、气势上都是自觉的史诗式的追求。小说内容涉及的时间范围包括八年抗战的全过程,涉及的空间范围很广,几乎是一幅沦陷了的北京社会的全景图。【考点】30年代文学——老舍9.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是()。A.《寻梦者》B.《我底记忆》C.《雨巷》D.《再别康桥》【答案】C【解析】《雨巷》中象征、优美的旋律和流荡的节奏是其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色,这首诗将音乐美的追求推到了极致,因此,叶绍钧称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考点】30年代文学——诗歌创作10.何其芳写于30年代、表达了年轻人孤独寂寞情绪的散文集是()。A.《黄昏之献》B.《画廊集》C.《预言》D.《画梦录》【答案】D【解析】30年代,在抒情散文方面,何其芳有抒情散文集《画梦录》,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这一情绪既是青年人青春期被压抑情感的表现,又来自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厌恶、逃避直到自我封闭,同时也是30年代还未找到真正出路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情绪的流露。选项A《黄昏之献》为丽尼的抒情散文集代表作,选项B《画廊集》为李广田的叙事散文集作品。选项C《预言》为何其芳的诗歌作品。【考点】30年代文学——散文创作概况11.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的上海文学被称为()。A.解放区文学B.国统区文学C.沦陷区文学D.孤岛文学【答案】D【解析】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的上海文学被称为“孤岛文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文学也因此形成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同时并存的格局。【考点】40年代文学——概述12.下列小说中,表现上层知识分子众生相、批判其劣根性的作品是()。A.《围城》B.《果园城记》C.《呼兰河传》D.《金锁记》【答案】A【解析】揭露抗战期间中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是钱钟书小说的主旨之一。其著作《围城》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中的形形色色,这些人物构成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景观。【考点】40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13.“七月诗派”是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刊物主编是()。A.绿原B.田间C.胡风D.穆旦【答案】C【解析】“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要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考点】40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14.为了享乐与金钱,背叛了没落世家传统道德观念的人物葛薇龙,出自小说()。A.《红玫瑰与白玫瑰》B.《倾城之恋》C.《沉香屑:第一炉香》D.《传奇》【答案】C【解析】张爱玲的小说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现代都市社会封建性的生活、道德观念与日益浓厚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尖锐矛盾。《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为了享乐与金钱,背叛了没落世家恪守的传统道德观念。《倾城之恋》中左右着华侨富商范柳原与白流苏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的、却是经济的、市侩的、战争的因素。《红玫瑰与白玫瑰》记录下了现代女性痛苦挣扎的轨迹,披露了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传奇》是张爱玲将中国古典小说智慧与深刻的现代生存体验结合起来的代表作。【考点】40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15.“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地点是()。A.延安B.北平C.上海D.重庆【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这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胜利会师的盛会,标志着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考点】50至70年代文学——概述16.“用抒情的笔调,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抗日风云”的长篇小说是()。A.《风云初记》B.《苦菜花》C.《青春之歌》D.《敌后武工队》【答案】A(更多资料关注抖音:出头自考)【解析】《风云初记》是孙犁著长篇小说,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考点】50至70年代文学——“十七年”的小说17.新时期小说创作涌现出来的第一个潮头是()。A.反思小说B.伤痕小说C.现代派小说D.寻根小说【答案】B【解析】“伤痕小说”是新时期文学涌现出来的第一个潮头。“反思小说”、“现代派小说”、“寻根小说”的出现晚于“伤痕文学”。【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18.诗句“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的作者是()。A.王家新B.顾城C.北岛D.梁小斌【答案】C【解析】北岛是“朦胧诗”中有着世界性影响的重要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是北岛诗歌的首要特点。以上诗句出自北岛的《回答》。【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诗歌19.下列作品中由张炜创作的乡土小说是()。A.《米》B.《浮躁》C.《活动变人形》D.《古船》【答案】D【解析】《古船》是张炜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以胶东地区的洼狸镇为中心,重点选取了“土改”前后、“大跃进”时期、所谓的“自然灾害”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等几个重要时期,书写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历史变迁和中国农民的精神与生存。选项A《米》为苏童作品,选项B《浮躁》为贾平凹作品;选项C《活动变人形》为王蒙作品。【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20.新时期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是()。A.《励精图治》B.《哥德巴赫猜想》C.《三门李轶闻》D.《扬眉剑出鞘》【答案】B【解析】1978年,《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第一次把知识分子作为作品的主人公,介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散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下列30年代诗人中属于现代派诗人的有()。A.卞之琳B.林庚C.闻一多D.徐迟E.胡适【答案】ABD【解析】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与新月派同属唯美且思想倾向相近。代表人物有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金克木、卞之琳、林庚、徐迟、李白凤等。现代派的得名除了因为他们主要以《现代》杂志为阵地之外,还因为他们在思想艺术上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重要影响。【考点】30年代文学——诗歌创作2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思想有()。A.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B.艺术至上C.普及基础上提高、提高基础上普及D.文艺为工农兵服务E.发扬主观战斗精神【答案】ACD【解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指明“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基础上的普及”的辩证关系;指出文艺源于生活。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中,明确以政治标准为第一,艺术标准为第二。【考点】40年代文学——概
本文标题:自学考试2019年4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2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