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李约瑟难题——论文1
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姓名:杨健学号:2120110650学院:光电学院专业:光学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制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当一个国家建立一种相对优越相对进步的社会制度时,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中,他在其所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而这个难题又是根据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说中国处于世界科学和技术的领先水平,并且远远的超过了西欧各国;后一个阶段是说欧洲各国经过一系列的革命之后迅速的超越了中国。纵览全线,通过比较两个时期阶段中国和欧洲各个国家的制度,我们就不难发现其问题的所在,前一阶段是中国的封建制度优越于西欧的奴隶制度,后一阶段是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但是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又反超越而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社会飞速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李约瑟难题”中所提到两个阶段模式,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这个阶段是中国已经是秦朝统一之后的时段,在秦朝统一前后,那也就是意味着这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跨过了奴隶社会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的一个社会状态,但是这时的封建社会还是一个初级封建社会阶段,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虽然没有表现出旺盛的生机,但是这时的经济发展确实空前的。国家的统一、安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如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调整的统治政策都使经济的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极大的推动了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他们的辛勤劳动直接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后期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同时勤劳的人民也具有不惧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其有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郑和的七下西洋等就能窥其一斑。因此在“李约瑟难题”中的第一个阶段,中国是处在相对非常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下,而这个时候的西欧各国则是处在相对落后的奴隶主义社会制度中,很显然此时的中国的社会制度与欧洲各国的制度相比较是远远优越于欧洲国家的奴隶制度。因此,在这样一种相对优越的制度下各种政策都是能极大的促进人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和提高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力。在这样的制度下也是相对奴隶制度更明主的社会当中,给了人民拥有足够的空间、时间、精力去思考科学和技术,去发展科学和技术,去将自己的神奇想法付诸事物,去探索大自然的美妙,出现了让国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地动仪等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李约瑟难题”的第二阶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到了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由此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时期里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封建社会制度对社会生产力的推进作用相对于这个时期的欧洲各国的制度而言也只是强弩之末了。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后,让人民的思想发生了完全的转变,对文化的革命也是空前的,由此揭开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这时两种制度相比较,资本主义制度展现了它相对于封建主义的优越性。从1643年牛顿诞生到1765年瓦特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欧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化生产已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47年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建立,开启了电气化时代。从马可·波罗的诞生到工业革命电气化的开始,欧洲经历了约6百年的努力终于彻底超过了中国。而这个时期封建社会中的中国,则是闭关自守,继续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这两种差别如此之大的社会制度之下,资本主义制度表现出惊人的活力,欧洲各国迅速崛起,并在科学技术发面发展如此迅速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中国已经度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跨过了资本主义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中国当年的新中国建立就好比于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我们的技术起始时间足足比别人晚了166年,同时在一个高起点上,其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但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在世人面前又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就成功的试爆了原子弹,紧接着又有了氢弹等一系列具有威慑全世界的武器装备、中国的空军也是从无到有,再到领先世界水平、中国的海军力量也在强力发展。民用发面的铁道系统特别是高铁,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中也有华裔的名字等。这些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表现出来的惊人发展。这样在这种相对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下的社会主义,它又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一种新的活力,让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新的起点。“德以明理、学以精工”这是中国学者的方向,也是每一个学者的追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这条觉醒的大龙将又再次腾飞在世界之巅。综其所述,“李约瑟难题”中的两个阶段都是由于中国的国家制度和西欧各国的国家制度不同,基本上就是没有同时处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之下。因此,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发展自然也就不可能一样,会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可以用我们的物理学中的光的波型来说说明之,即每一列波都有波峰波谷,故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有波峰和波谷的时候。而“李约瑟难题“却把中国和西欧各国在相同时期不同制度下社会的发展进行比较,有时感觉就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就好像同时期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赛跑一样,必然会有很大不同,那有差别而然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自古至今,一种相对于其他社会制度优越的社会制度将产生其特有的优越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将对各个方面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不论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会展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一种相对更加优越的制度产生来超越它、取代它,否则它一直这么驱动这个社会向前,发展,驱动着整个世界向前发展,创造出新的世界格局。纵观“李约瑟难题”,不难发现,当今中国所处的社会时期已经表现出比资本主义的更加优越型性。所以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为了祖国的未来,未来世界的明天能够更加和平稳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最后祝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参考文献:[1]李约瑟编著陈养正翻译《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出版社.[2]蒙本曼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广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6165-167.
本文标题:李约瑟难题——论文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8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