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小学教育目标第一节小学教育目标概述一、教育目标的概念教育目标是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标表现为:“官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者”的教育目标。二、我国的教育目的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指明了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作出了规定。1958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明确将这一方针规定为我国的教育目的,即“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1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1、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小学生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2、个体性小学阶段个人本位的教育目标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都统一在小学教育目标的个体性之上。小学教育以促进小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目标,既包含个人本位的教育目标,也体现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3、升学性小学生的毕业定位是明确而唯一的,即升入初中继续学习。四、小学教育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引导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2、激励功能3、标准功能小学课程研制的基本标准;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标准;评价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准。五、小学教育目标的来源1、对儿童的研究教育目标的核心标志是儿童学习进程中所取得的心理建构好行为变化。要研究儿童的需要与兴趣。2、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研究小学教育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方式,要考虑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要培养儿童现实生活的基本技能。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每一学科对小学儿童的成长有什么价值,对小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成长为现代公民有什么价值。4、对自然世界的研究小学生的存在环境除了自身世界、人类社会以及作为经验结晶的知识之外,还有人类赖以共生的自然世界。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六、小学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从个人自身出发、根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应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它反对不顾儿童特点、强制儿童接近违背其天性的教育,把促进人完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持这种观点的思想家主要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卢梭。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点:1.倡导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价值。认为人性本善,为教育价值的展现留下了空间,使人接受后天的教育有了可能。2.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认为教育目的不能是指向于个人之外的某个因素,而是要关注人的自然本性的和谐、健康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地使它不受后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3.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地位。普遍重视个人的价值地位,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认为,个人的发展依据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人是社会的产物,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这一观点的鼎盛时期主要是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那笃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涂尔干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对于以培养个人主义,使学生发展缺乏社会性的教育进行了批判。他主张:“我以为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公民。”他认为,个人是绝对属于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要作为国家的公民而存在,无论其政治信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如何。公民教育由两方面构成,即性格陶冶和职业训练。他认为,国家是引导人们进入道德生活的一种人类团体。理想的国家既要保持独立,以增进国民的幸福,也要充当道义的团体。社会本位论的基本特点:1.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价值与利益的至高无尚性,重视每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义务,并以此来规定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功能。2.重视培养公民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持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者多是国家主义者,重视公民教育,普遍认为,作为国家公民,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服务于国家利益。3、文化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要围绕文化来展开,用“文化”来统整教育、社会、人三者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能够自动自觉地追求理想价值,创造新文化。“文化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产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是德国文化教育学派(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的主张。它的代表人物有李特(TheodorLitt,1880~1962)、斯普朗格(1882—1963)等。斯普朗格认为,个人是文化生命的关键,个人的主观精神是通过其创造活动来发展和创造文化的。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的功能是从社会中选择有价值的文化来为学生学习,目的在于通过对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体生命生成的指向。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引导出来,将潜伏于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使教育还原到它真正的本意上去。“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是一种从客观文化价值到个人的主观精神生活转化的过程。李特认为:当个体与具有陶冶价值的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体验到文化他造的历史积淀的厚度和个体心灵的转化,从而激发出参与文化创造的欲望,并由此达到人格陶冶的目的。文化教育学的教育目的论的主要特点:1.崇尚精神,关注生命价值。文化教育学派在讨论教育目的过程中,对工业社会是如何使人异化为没有精神和情感的现象予以深刻的批判,主张文化教育是从危机中自我拯救的手段,通过精神的“唤醒”,成长为具有内在精神价值的、真正的人。2.强调文化,倡导人与精神文化的融合。认为,只有通过文化的体验、理解、解释和人的自我陶冶、唤醒等文化教育活动,才能把人塑造为“文化的人”。文化教育学的这些观点凸现了文化在人成长中,特别是在人的精神培育方面的独到价值,强调了教育与文化的不可区分性。4、生活本位论“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关注使受教育者将来如何生活。斯宾塞和杜威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斯宾塞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活准备说”,明确提出,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也可归属于生活本位说,但是,在价值取向、内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却大相径庭。杜威反对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在他看来,如果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就势必将外在于儿童之物——如成人的经验、责任、权利等强加给他们,而置儿童的兴趣与爱好于不顾。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他提出要把教育理解为生活。(1)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2)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又说:“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杜威并非是教育无目的论者,只不过他所论述的教育目的并非是传统的教育生活准备说所描述的具有宏大色彩的教育目的,也不是个人本位论所论述的具有反社会色彩的教育目的,而是以生活为焦点,凸显生活的价值,这是其特色之所在。杜威站在经验自然主义的立场上,没有把教育目的静态化,而是以生活是流淌和动态的思维方式,认为教育目的是指向于生活、并随生活的流动而流动的。第二节小学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一、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的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次,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辩是非的能力。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的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4.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日本于1947年颁布《学校教育法》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1.基于学校内外社会生活的经验,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培养学生具有同心协力和自主、自律的精神。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乡土和国家的现状及传统,并进而培养国际协作合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生产方面具有基本的理解并掌握基础的技能。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国语的能力。5.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日常生活所需的数量关系的能力。6.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能力。7.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地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并力求其身心得到协调的发展。8.培养学生对于能使生活明朗快活、丰富充实的音乐、美术、文艺等具有基础的理解和技能。美国“国家六大教育目标”是美国总统与各州州长们于1990年制定的。1.所有学龄儿童具有入学读书准备;2.中学生的毕业率至少应提高到90%;3.美国的学生在学满4、8和12年时,应当在相当难度的课程——其中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及地理等科目中,学习成绩优秀,考试合格;4.美国学生在数学与科学成就方面将是全球第一,各列前茅。5.每个成年人都具有文化知识和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竞争的能力。6.每所学校成为无毒品、无暴力场所,还将成为秩序井然而又富有浓厚学习气氛的园地。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学段目标。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表现为: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第三节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整合(一)对全面发展的误解1、全面发展压抑个性发展2、全面发展是一种口号、空想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1、完整发展“身”与“心”、“做人”与“做事”、德智体美2、
本文标题:5.小学教育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9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