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2019(1)实践教学实践对人类的重要性——读《实践论》后有感班级:审计一班姓名:赖李霞学号:201703060025指导老师:钱燕茹分数:通过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更加让我清楚地了解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依赖的。认识离开了实践,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片面认识阶段,并不能深入地去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实践离开了认识,那么可谓是在做无用功。我们人类需要得到自足,必须得从生产活动中获得,所以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便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我们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去慢慢地了解和摸索自然本身,去认识到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也由此决定着。人类在进行各项生产活动会产生对不同事物地认识,这便是我们所得到的认识的主要来源。但实践并不是仅仅只有物质生产活动这种形式,还可以以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模式展开。在当今社会,我们人类在进行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同时,也要进行社会政治实践,这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满足了自己生活最基本的一些吃喝拉撒的需求,但是人往高处走,我们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满足自己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当下,我们还要处理好社会中交往的人际关系和与之发生的政治活动,这样才能让人类社会更加全面地往前发展。虽然在毛主席的《实践论》中只是很浅地提了下科学文化实践活动,但是于目前社会的竞争而言,科学文化实践无疑是重要的,并且不可舍弃的。为了不给社会淘汰,我们得接受教育。物质生产实践是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以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发展起来。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能对此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从《实践论》当中了解到,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是由浅入深的,慢慢往高级发展,不可急攻尽躁,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实践。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真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人们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思想和认识,但是如何证明思想和认识是否正确,需要亲自去尝试和测验,就像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表面上只能看到的是片面的东西,我们则依靠着这些片面的认识去往更深的方向猜测,如果需要验证这些猜测是否正确,还需要一步一步地规划实验流程,一步一步地去验证,循序渐进,直到达到实验结果达到和自己思想观念中预想地一样,猜测才能真正地被证明。依照实验结果才能得出正确无误的结论。真理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满足于客观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不然真理并不具有绝对性和肯定性。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真正的想要得到真理,并不只是空想而已,要时时谨记着认识不能脱离实践,否则永远都是纸上谈兵。《实践论》中所谈到的人的认识究竟从实践中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问题,并对此问题做出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认识的运动会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升级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我们依靠于感觉器官而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会在脑子里直接反映出它是什么形象,而我们要加深对它的认识,就需要观察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当我们对感性认识阶段所产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形成概念化的东西,让其变成理性的、客观的,进而会对事物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深深地抓住了事物内在的本质和内部联系。认识也从感性升级到了理性阶段。这便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放到生活中来看,就好比生病吃药,治标也要治本,看到生病的表象,不仅要治愈其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症状,更要治疗到根本上去。从以上也可以得知,理性认识是依赖于感性认识的,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实践认识的基础,是要一开始就投身于实践,深入地去调查,从而取得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如果认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可以脱离开来,那么就是只承认了理性的实在性,而否认了经验的实在性,但唯物论恰恰相反,唯物论的观点是——认识开始于实践,而我们离开了经验的认识就是不可靠的了。认识的运动过程所经过的第二次飞跃,是能动的飞跃,意义也是更加重大的,我们取得了概念性和理论性的东西后我们要运用回实践当中去,从而改造客观世界。我们想得知理论是否有用、可靠,那么必须得看看这只猫是否能抓到老鼠,能抓到老鼠的才是有用的猫啊。所以我们要把总结出来的理论性的知识,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它,合格了,才能继续发展它。如同记错题般,要靠写一百道题总结出来的律和经验,到底是否真正地能用,需要经过下一次考试的考验才能得知,正确的便坚持下去,如若出错了,则还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个过程体现出了认识的能动性的作用,这也便是认识运动该有的第两次飞跃。经过两次飞跃之后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吗?当然不是的。我们在当前社会限有的工具水平和科技技术之下,我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的,在这些限制条件之下,我们所得到的真理和理论,是绝对的,是肯定的,因为它们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且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同时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之下,它们是相对正确的,在人类所未探知到的领域,它们都是有待深化的。并不是说我们由于这些而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它们的得出只是还不够完整,毕竟我们无法掌控和了解到自然界的全部。正因为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我们对于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会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甚至是出现了错误。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那么必然还是得重复实践和认识这个过程。例如打战策略,它可能相对于这场战争来说是具有实用性的,但是在经过武器的改良和地形地理位置的变化,你可能就需要想出不同于往前的策略,所以我们就还是需要不断积攒作战经验,才能形成各种全面、完善的作战方案。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我们会出现思想落后于实际和思想超前于实际的情况。这两种思想我们都是要舍弃的。思想落后于实际,是“右倾”思想,如若我们固执己见坚守那些旧的东西,那么我们便会拖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反而会阻碍社会的前进。同时对于“左倾”思想我们也是要持反对态度的。幻想是不能够成真的,我们如果还要坚持这种幻想,那么便失去了对社会现实性的认知。这两种思想都是离开了社会实践的。我们要不断地实践出真理,又要不断地将真理反作用于实践。为了社会更加美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是不断地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过程,不断往复以至无穷。顺应着这个时代的高速发展,会出现于不同之前形式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先进的科学技术,会出现许多网络工具能让我们能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这种实践有它的便捷之处,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人们长期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会形成一种惰性,慢慢地失去实践的能力。在网上得来的却总会有很多错误的信息,很多事,到底是需要自己去亲自躬行过一番才能知其本质,才能把别人的东西真真正正地吸收成自己的知识。不能够自以为是的觉着网上的知识自己都是明白的,吸收透了,所以便不需要实践了。像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这些人,虽然有着先前的思想,但是如果没有引领无产阶级去进行斗争,他们也不能够形成完整的共产主义体系。通过毛主席的《实践论》,我了解到了实践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对认识的重要性。我们虽然会在实践的过程会经历许多次的失败和挫折,但是我们要学会对失败做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得到相应地结论,然后再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改正错误,直至达到在某一过程某一阶段内的相对理想的预想结果。我们要享受其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修养自身,在求知真理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自己的内涵。我现在对于《实践论》的认知还是很浅露的,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去了解其精髓,才能最终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国家离开了实践,那么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作为当代应该挑起国家重任的大学生,我们更加离不开实践,更加需要去追寻真理!
本文标题:读《实践论》后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1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