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六月—船歌》呈示部分析报告
1《六月——船歌》呈示部曲式分析报告一、概述1、关于钢琴套曲《四季》:1876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发行人贝纳德的约请,每个月为《小说家》的音乐附刊写一首钢琴曲。贝纳德按照十二个月令的时序,选定十二首诗提供给柴可夫斯基作为十二个曲子的标题。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涛将喷溅到你的脚跟,什么的忧郁的星星会照耀着我们……”2、关于“船歌”:船歌是一种抒情性的音乐体裁,曲调纯朴、流利,通常为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和起伏,以描写船的摇曳晃动。船歌来源于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时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烂漫抒情曲。3、关于《六月—船歌》呈示部的曲式结构:呈示部(3~32)是个带有展开性中段的三段曲式,大致的曲式图式如下:二、具体的分析如下:1、引子(1~2):音乐开始的两小节建立在主和弦上的半分解和弦的引子,在中低音区犹如船浆的划动,起着背景铺垫的作用。2、呈示段(3~12)是个长为10小节、并行不等长的二句式、非方正性的收拢型乐段。上句(3~6)可分为两个等长的乐节,在句法上,第一乐节不可细分,第二乐节可以分为两个等长的乐汇,呈分裂句法。主题动机(3~4)包含两种材料,一种是建立在g旋律小调上的上行音阶,从中音区的属音上行至高音区的主音(也是呈示段的最高音后),设为材料a;一种是带有辅助音的下行跳进,由呈2示段的最高音折回下行跳进到属音,设为材料b。这个动机旋律宽广,囊括了呈示段的最高音和最低音,见例1。第二乐节顶真进入,前一乐汇跳进下行,后乐汇顶针下行模进,完全终止在主和弦上。例1下句(7~12)并行进入,离调至关系大调bB大调上。通过截取材料b进行模进,回到原调,扩充了2小节,并在原调上形成完全终止。由三个等长的乐节构成,其中第二乐节还可细分为两个乐汇,在句法上呈对称型句法结构。3、中段(13~22)是个展开性中段,由两个乐句构成。展开材料(13~14)来自于呈示段的主题动机,与原主题相比,变化主要体现在:调性改为bB大调开始;材料b的辅音式进行发展成连续上行级进,下行跳进的音程增至四度(设为材料b′,见例2);四分音符律动的等分型伴奏节奏变成等分加逆分的节奏。通过对材料b′的截断模进进行发展,构成上句。下句并行进入,转回原调,通过对材料b′截断模进、倒影、音程扩大的方式进行发展,开放终止在原调的属和弦上,为再现段的再现作调性准备。例24、再现段(23~32)完全再现。但是,终止的调式作了变化,不是在g小调上,而是在同主音大调G大调上。这种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是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特征之一,从而决定了这首乐曲的时代风格。三、总结综上所述,这一乐曲的主题属概括性主题类的歌唱性主题,具有平静、内秀的性格特征。作曲家改变“船歌”体裁多为6/8拍或12/8拍的惯例,以4/4拍配以“如歌的行板”,发挥“船歌”体裁速度徐缓的特点,并以安静、平稳的和声进行,使音乐一波三折;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使人觉得如同微波荡漾;而建3立在旋律小调上徐缓的第一乐句使人感到温和中略带忧伤,离调至关系大调上的第二乐句则又使人感到明澈的恬静。营造出一副船游于水中,人乐于其中的游船图。
本文标题:《六月—船歌》呈示部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2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