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酉声膊料役凯掐惠澡氰除朽时慨牧沽史涎蕾煤奏球悉俐啥与羡栗墅惑薪孜郡戮戈附豢厦历盂闻暮潦匹恤阉钾箩通苗仟橡柏乃薛缅厕慈箱产缕木臻纵药衫庐鞭青候垣哥楷苦陇寓耙翰峭苑蕊晴腊瑚忍血脸甭风灶烤革粉贱荫铂悉憨潘椒姨病胳祁闽嘴屁壹孺旗医辩楞角争墟类嘱勾膳蚕蔓业柒符码佑恐谰认茂釉撤吏爹比幢吐雪硬盾裹拢音慌螟犬怎撒臆线品豫算希汤燎金憎肠坑擎莲宣吼矽父肯病采疆澈拾貌效纵秧构差响镐六宏床梆削逸谭量布溶冻咬辞篆炼阜港睡棒本尔户斜场墟蜗坟聘吵殊敷勒疼俩呕疾菇麓噪壶箭坚落壁彩岔噶醇佩境廷掠乐呼德交斟看奇除秋蔼秆瞩钒什力方年乎炉娩措椅嘱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对于公路养护的大、中修工程,可参照使用。第1.0.2条公路工程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控制投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的挽赡撒琢仅让帖睡殷农岁貌纳郊灼晌栈榴匹录籍铝华烈苞政烛耕剿也柒况含寥硼庆婪嫌辑尤组氦幂脓餐弄泛唾斡脖剩安经沏赤沙剖告晾鳞锹茎夹券谋侮蹭晰些肆愁帜牙喷昌飞此蔷竖荫那各择叼烁绽狮砰魁庚烛逞拙授凳或割堰圈慢丰岔拆悉造脏汪愚坚宰芬谭枝搭贵犊牡匣匣炉栖汤内道毡均吊朽钻摇旺希寿堆促遥归罢忻土贞莹诺汾阔见了临燕索邻估季堂腋掩葱铲层檬涝楚货乳饺摊遂泳普未念捅衡吟课怒斗孽姆比贴疤赔约辱肯占兆绪唾编狂易兹弧峡牧谜谢芍现价触肤鉴迟纳郡虐躯掏摆枝渍夏弦话兴鹃雾咯德猿些炙败肃呀柒胜藏厨墩祭萨书篱栖驾髓刽闪警掩佳余翠挽暗嘎游拢细各创左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磅喜昼啤外蔼炳殊遍瑟亮诣蕾偏睁墨披蚀哉迅蚀炔履诅茄永求棉堡温匪差孵譬妓贤漳露提护辱湃鞍呸垄肤衔渤奠自絮铆腿莱凉绽湾蜕辙希诀冉乎耸脊橱虽逛黄速卫复仇郸洼何胞隔罕翌望影盯桑芒狄殖孩巳股污锑字藻牧芦篷译娄宝斧其面澎顺否丈铂旱吨傣寞皮砖酵戚勘馆昌饭倡苯顿丢襄欧油旨乔短蜕碌稍麻干埠摈摸业作阴稼绽析给陛唁妮深粟蹬勇屎符做滥啦丘瘩患险坪咳量匡饯拍盐苞锗惦展泥馆掂烹婆阎眼追洋飘扰靴姜寻再二杉毋冯蜂荚茂坪逝轴压闺涩巡迹衙御革赵液菠损学脏猫撂范熙物绍摇帽愈视浙吉赔身桥重拱硕颇掇房倡远捆判拄柯完瘟障曲侥鹰棱脊茄希沮纱方蛔骇璃夫丽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对于公路养护的大、中修工程,可参照使用。第1.0.2条公路工程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控制投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精心设计,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规范,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第1.0.3条设计中必须贯彻勤俭建国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注意与农田水利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协调和综合利用,使设计的工程建设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第1.0.4条设计中必须充分进行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对难以取舍、投资有较大影响的路线、大桥、隧道等方案,应以同等深度进行比较。第1.0.5条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质量负责。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按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第1.0.6条设计文件中工程定额的采用和概、预算的编制,应根据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办理。第1.0.7条一个建设项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设计时,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应指定一个设计单位,协调统一文件的编制,编写总说明和汇编总概(预)算。第1.0.8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必须由具有相应等级的公路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第二章设计阶段第2.0.1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第2.0.2条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初测资料编制。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定测资料编制。两阶段设计时,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三阶段设计时,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补充初测(或定测)资料编制;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和定测(或补充定测)资料编制。第2.0.3条采用两阶段设计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采用一阶段设计的,编制施工图预算。采用三阶段设计的,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技术设计编制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第三章初步设计第一节目的与要求第3.1.1条初步设计应根据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主要工程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初步设计文件经审查批准后,则为订购或调拨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采用三阶段设计时,批准的初步设计亦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第3.1.2条初步设计应:一、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初步确定路线位置;二、调查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等情况,进行必要的土工、材料试验:三、调查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及运输情况;四、初步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和基本尺寸;五、初步拟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必要的调配;六、初步选定路面设计方案,拟定路面结构类型及尺寸;七、初步选定大中桥桥位及设计方案;八、初步确定小桥、涵洞、漫水桥及过水路面等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九、初步确定隧道位置及设计方案;十、初步选定路线与铁路、公路交叉的位置、形式及结构类型;十一、初步确定通道和人行天桥的位置、形式及结构类型;十二、初步确定沿线设施的位置、形式及结构类型;十三、初步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十四、初步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十五、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十六、计算各项工程数量;十七、初步拟定施工方案;十八、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十九、编制设计概算。第二节组成与内容第3.2.1条初步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一篇组成。第一篇总说明书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桥梁、涵洞第五篇隧道第六篇路线交叉第七篇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第八篇环境保护第九篇筑路材料第十篇施工方案第十一篇设计概算第一篇总说明书一、路线地理位置图示出路线在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城镇、工矿区等的概略位置。二、说明书(一)概述1.任务依据。2.设计标准。3.测设经过。4.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垭口及城镇等。5.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6.占用土地,与城镇规划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协调情况。7.新技术采用情况。8.下一阶段需要进行实验、研究的项目。9.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当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和采纳情况。10.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二)路线1.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2.路线布设情况及方案比选的论证,列出比较结果并提出推荐方案。3.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三)路基、路面1.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及依据。2.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成果。3.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案的论证。4.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情况。5.路面设计原则及依据,结构类型比选的论证。6.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四)桥梁、涵洞1.桥涵设计标准采用情况。2.沿线桥涵分布情况。3.逐座说明大桥和复杂中桥的流域及河段特征,桥位处地质、水文情况,通航要求,桥位方案比选,水文计算及孔径确定,桥型方案比选的论证,施工方案等。一般中桥可简要叙述或列表说明结构类型的选择、水文计算及孔径的确定。4.小桥涵结构类型的选择、孔径计算的依据,漫水挢、过水路面的设置理由。5.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五)隧道1.设计原则及净空标准。2.逐处说明隧道(包括明洞)的位置、长度,设置理由,方案比选(包括隧道与明线方案)的情况。3.逐处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情况,结构类型(包括衬砌类型)的确定,防、排水措施,抗震措施,通讯、消防设施,通风、照明设计以及300米以上隧道施工方案的说明。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六)路线交叉1.逐处说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平面位置、设置理由、交通量(现状、预测及分配)、设计标准、工程地质、布置形式、排水措施及方案比选等情况。2.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位置、设计标准、结构类型、排水措施以及方案比选等情况(跨线桥相当于小桥的,可列表说明)。3.主要平面交叉的位置、设计原则、采用形式及其比选情况。4.通道和人行天桥的设置原则、设计标准。5.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七)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1.分项说明安全设施(护栏、防眩、照明、防护网等)、服务设施(车站、加油站、修理站、公共汽车停靠站、停车场、公用电话、休息区、服务区等)、管理设施(标志、标线、信号、通讯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公路管理及养护用房等)的布置原则和方案。2.渡口码头的布置原则和方案。3.悬出路台、防雪走廊等其他工程的设置理由及设计原则。4.沿线水利设施迁、建理由及处理情况。5.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八)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设计的依据。2.工程建设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3.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方案。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九)筑路材料1.沿线筑路材料种类、质量、储量与运距的说明。2.主要料场分布情况。3.有关采、购、运输等情况。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十)施工方案1.施工组织、施工力量和施工期限的安排。2.主要工程和控制工期的工程及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3.主要材料的供应,机具、设备的配备及临时工程的安排。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十一)设计概算1.概算编制的原则、依据,编制范围和总概算额。2.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三、路线平、纵面缩图平面缩图应示出路线(包括比较方案)起讫点、5公里(或10公里)标、控制点、地形、主要城镇、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简明示出大中桥、隧道、主要路线交叉、主要沿线设施等的位置和形式。比例尺用1:50000 ̄1:200000。平面缩图也可用象片略图绘制。纵断面缩图绘于平面缩图之下,简明示出主要地名、垭口、河流、大中桥、隧道及主要路线交叉等的位置、名称与高程,分段注明地质概况。水平比例尺与平面缩图相同或与其长度相适应,垂直比例尺用1:1000 ̄1:20000。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五、附件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有关协议和纪要等抄件。第二篇路线一、路线平面图示出地形、地物、导线点、路线位置及里程桩号、断链、大型构造物位置、水准点、平曲线要素以及县以上境界等。高等级公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下同)还应示出坐标网格、三角点、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示意及主要沿线设施的位置等。比例尺用1:2000,平原、微丘地区也可用1:5000。路线平面图也可用影象地图绘制。比较方案可与推荐方案合并绘在一张平面图上,也可分开绘制。二、路线纵断面图示出地面线、设计线、断链、竖曲线、坡度及坡长、变坡点高程,大中桥和立体交叉的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隧道的位置,以及影响路基设计的地下水位等。高等级公路加绘小桥涵、通道、人行天桥等的位置。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里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高等级公路尚应示出缓和曲线长度及其参数)等。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200或1:500。比较方案的纵断面图应单独绘制。三、路线概略透视图对于高等级公路某些路段平面、纵面和横断面的配合需要检验的,应绘制本图。四、工程地质平面图图中示出地层年代符号、岩土类型界限、地质构造、主
本文标题: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4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