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金属包装行业暨标杆企业研究报告
流程组织人力资源金属包装行业暨标杆企业研究报告上海德路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DELUKERCONSULTINGGROUP,INC二零零八年1行业概况典型企业2回顾我国金属包装业的发展历史名称时期厂家数量阶段1阶段2阶段3“起步”“成长”“困难”1979以前1988-19951995-2002200700~11001500金属包装还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有限、竞争不激烈市场开始重视包装,经济急速扩张,金属包装行业发展迅速阶段4“再次发展”大量企业带来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加剧,造成人为的市场混乱局面,大量企业亏损,美国波尔集团三片罐全面撤出中国市场行业状态2003-1400饮料、食品、化工产品的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引进,使金属包装行业快速发展3五年来保持23%的年复合增长率中国金属包装行业发展图(单位:亿元)2007年,金属包装克服马口铁涨价、运输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等困难,产销持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基本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18%。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4—三片饮料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5.8%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2003~2009年三片饮料罐增长趋势•主要受益于健康功能型饮料,如:王老吉、红牛、旺仔牛奶和咖啡类饮品的快速增长所致。•2003~2007年,三片饮料罐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5.8%。•2007年,三片饮料罐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企业为:中粮包装(19%)、龙海联天(14%)、奥瑞金(11%)、厦门吉源(10%)、福建嘉美(8%)。5—奶粉圆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2003~2009年奶粉罐增长趋势•近几年,奶粉圆罐处于成长期,一直以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发展。调味品罐处于成熟期,发展较为平缓,总量基本稳定;营养品罐则处于起步期,发展态势不均衡,大起大落。•2007年国内奶粉罐产销量约为2亿罐,主要为奶粉圆罐约为1.5亿罐占总量的75%;调味品罐为0.3亿罐,营养品罐约为0.2亿罐。•2007年,国内奶粉罐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领先企业是:中粮包装(22%)、哈尔滨天露制罐(15%)、华爱(15%)、深圳大满(6%)、华特(5%)。6—食品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2003~2009年普通食品罐增长趋势•普通食品罐主要用于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包装,如:蘑菇、芦笋、柑橘、水煮笋、午餐肉、金枪鱼、番茄酱的密封罐装。•受包装农产品深加工出口和内销、小包装个人快速消费品,特别是超市方便食品的带动,2007年普通食品罐消费需求已达65亿罐,年同比增长9%,增长昀快的是番茄酱小包装。•2007年,普通食品罐销售收入排名前列的企业是:奥瑞金制罐(16%)、福建标新(12%)、浙江黄罐(10%)和青岛百盛(9%)。7—两片饮料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5.7%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2003~2009年两片饮料罐增长趋势•2007年,中国两片饮料罐市场需求量约为125亿罐,主要应用于软饮料和啤酒行业,其中碳酸饮料77亿罐,啤酒45亿罐,2007年中国已有23家铝制两片罐厂,26条高速生产线(每分钟1000-1800罐),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亿罐,供需基本平衡。•2007年,国内两片饮料罐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的集团为:波尔亚太系企业(30%)、皇冠系企业(18%)、太平洋系企业(17%)、上海宝翼(12%)、三水健力宝富特(11%)。8当前金属包装业的结构特征数据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2007年其中:印涂铁指电池、电器印刷等纯印涂铁业务旋开盖,7.4,1.6%皇冠盖,18,3.9%易拉盖,45,9.7%杂罐,41,8.8%200升以上钢桶,65,14.0%化工罐,50,10.8%气雾罐,14,3.0%普通食品罐,55,11.9%奶粉罐,5.2,1.1%三片饮料罐,68,14.7%两片饮料罐,75,16.2%印涂铁,20,4.3%45%金属包装业的区域分布金属包装业的产品组成华东地区独树一帜,华南和华北分获二、三位两片罐、三片罐、200升以上钢桶依次获前三甲9来自塑料包装的替代不容忽视金属包装纸品包装塑料包装玻璃包装包装印刷包装机械其他产品数据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2007年其中:印涂铁指电池、电器印刷等纯印涂铁业务包装业细分市场9.08%36.14%30.26%2.73%14.79%5.08%1.92%2007年包装业销售收入比例结构图z自1991年起,伴随经济下滑,日本包装产业持续低迷,金属包装也出现衰退。z但是塑料包装制品则是连续增长,产值由99年的1.29万亿日元增加到05年1.66万亿日元;占包装总产值的比例,由99年的21.6%提高到05年的28.8%。z这其中必然代替相当一部分金属容器和其他容器(如纸容器、玻璃容器等),这也是日本金属包装制品减产的重要原因。10行业发展面临四大挑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规模效应·造就了行业整合者的扩张机遇·原材料持续涨价,资源浪费严重·减重降耗的成本创新效益突出企业同质化竞争,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设计创新的机会凸现·品牌建设缺乏,下游依赖度高·标准制定者拥有真正的话语权·波尔和皇冠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左右,而这是国内领先者中粮包装2010年的战略目标之一。11—前十大集团仅占29.7%的市场份额注:美国波尔公司一家,在美国市场占约35%的份额。12—产品同质缘于技术和设备不精良3.21.9西欧中国金属包装平均年单位马口铁耗材创造效益(单位:亿元/万吨)金属包装专利数量(单位:项)586东洋制罐中粮包装重视制造和投资,工艺、技术和设计研发投入不足,是目前阶段的行业特征3.21.9586西欧中国东洋制罐中粮包装产品不精•两片罐、三片饮料罐、皇冠盖、18L以下化工桶,生产能力过剩,优质高档精品能力明显不足。•小容量、超薄型罐、适合超市货架效果的异型罐、精品罐太少,异形罐的开发甚至还处于研发和市场试验阶段。•金属印刷产品,发达国家大多普及了UV多色连续高速印铁,而国内还停留在单色、双色、油气烘房的传统印铁方式。•发达国家主要设备正向数字化、网络化、高速低耗发展,我们相距甚远。设备不良13—成本创新的关键在于技术和政策减重降耗的技术创新•国外已普及超薄铁制罐、微卷封工艺和异形罐、柔性化生产方案等,将制罐壁薄降至0.07~0.13mm,节省用材。•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使用0.20mm以上的马口铁制罐,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钢材方面的技术,一方面是制罐设备和工艺的技术•包装工业产品70%以上为一次性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消耗资源量大。•总体上,我国包装工业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资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美国4.3倍、日本的11.5倍。•国家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回收包装废弃物的有效机制和相关政策配套,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回收利用的政策支持少用材料、重复用材,是成本创新的关键所在。14—客户满意不等同于行业品牌无品牌低附加值生产加工价格竞争有品牌高附加值包装解决方案服务质量竞争依赖个别企业影响下游行业提升与转变•追求生产更多的低附加值产品,以扩大生产规模•不投入设计与技术研发环节,纯粹的机械加工•讲究低价和“良好”的客户关系,抓住两三家大客户就行•制造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有•以设计、工艺和管理,全面解决客户的包装问题•全生命周期的客户服务,让客户心存依赖而忠诚把握终端消费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彰显企业特色,从而领导行业发展。15行业概况典型企业(中粮包装)16中粮包装16年的成长里程碑19921、合资建立杭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19962、合资成立无锡华鹏嘉多宝瓶盖有限公司19963、控股杭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更名“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19994、控股无锡华鹏嘉多宝瓶盖有限公司20002002200420055、中粮集团成立包装实业部6、完成并购广州番禺美特、布局河北廊坊8、中粮包装总部进驻杭州下沙开发区,中粮集团审查通过中粮包装五年战略规划,同意增加投资。200620077、收购常州常润和张家港蓝天,成立江苏分公司来统管这两个工厂9、并购整合张家港屯河和四川兰田,两家均为中粮下属企业10、天津、成都和杭州新生产基地竣工投产,为2008年腾飞奠定基础200811、中粮集团筹备分拆旗下包装业务单独上市,媒体报道拟年底首选港交所IPO17以中外合资方式逐步进入金属包装业1992年1996年合资各方杭州印铁制罐工业公司、美特容器(香港)有限公司、鹏利(伦敦)有限公司中粮集团、美国皇冠嘉多宝公司、无锡瓶盖总厂成立公司杭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无锡华鹏嘉多宝瓶盖有限公司产品定位以印铁罐为主的金属包装罐以皇冠盖为主的金属包装盖注:[1]杭州印铁制罐有限公司自80年代末开始生产金属包装容器,是我国知名的印铁制罐企业。[2]美特容器由罗富昌先生于1978年在香港创立(现名:永富容器),是大中华地区生产易拉罐与三片罐的先行者。[3]鹏利(伦敦)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设在英国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以经营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为主。[4]皇冠嘉多宝是全球昀大的包装集团公司。[5]无锡瓶盖总厂是中国首批金属瓶盖生产企业,具有20多年的金属瓶盖生产历史。18—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抓住行业快速发展契机1986年起金属容器行业开始快速发展,自92年起改革开放再掀高潮,外资企业在华增加投资,中资企业热衷于引进外资,而国家对中外合资企业政策依旧倾斜,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思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整个90年代的前五年,本行业三资企业林立。借力行业领导者的实践合资方的美特、皇冠嘉多宝,都是经验丰厚的金属包装企业;而合资中方的杭州印铁制罐厂和无锡瓶盖总厂,都是国内历史悠久的制罐和制盖企业。他们多年积累的经营管理和技术经验,在合资厂生根发芽。分步投资不同的产品线首先经过3年多的运作,杭州美特在国内市场居于了领先地位,中粮也积累了金属包装业务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入金属制盖业务,中粮更加得心应手,避免了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齐头并进的常见错误。19转换控股实现“中粮包装业务单元”专业化1996年1999年控股公司杭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无锡华鹏嘉多宝瓶盖有限公司控股方式原合资三方与中粮实业发展公司签订《四方股权转让协议),中粮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占75%股份,美特容器(香港)有限公司占25%股份,企业更名为“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原合资三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中粮集团以61.48%的持股比例实现控股,企业名称保持不变注:2000年,中粮集团成立了“包装实业部”,统筹管理中粮旗下的金属包装业务。20—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抓住市场调整清理的机遇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90年代后半期全行业逐步进入低谷,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关停并转,上海嘉多宝、广州美特、天津美特先后关闭,创造了控股整合的有利形势。股权转换的成本相对低廉由于当时行业不景气,合资方有意退出大陆市场,因此在股权转让谈判中,转换价格谈判的筹码更多的在中粮一方。当时,一些企业,如福建联建,正在逐步转让生产设备转产其他业务,这也为中粮增加了价格谈判的砝码。经验和技术已经得到积累无论是杭州美特,还是无锡嘉多宝,都持续运作了3—4年,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产品技术,都已经得到了沉淀和积累,中粮控股之后,具备了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经营的条件,避免了不能接盘的局面发生。21低成本收购奠定沿海三地产业布局2002年2002年2004年2005年1月被购企业广州番禺美特包装有限公司中粮美特河北廊坊分公司正式成立常州常润印铁厂张家港蓝天印铁厂注:[1]收购番禺美特之后,杭州中粮美特、无锡华鹏、番禺美特三家核心企业的格局初定。番禺美特拥有3条印刷线、2条涂料线、2条喷雾罐生产线、1条奶粉罐线和11台半自动糖果罐冲压机。[2]收购张家港蓝天印铁场之后,成立了江苏分公司,统一管理常州及张家港工厂。[3]至此,中粮包装依次立足华东长三角、占据华南珠三角、挺进华北环渤海的三个经济区域,有了初步的产业布局。22—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抓住行业低谷的整合机遇2001—2002年,金
本文标题:金属包装行业暨标杆企业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