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位传奇人物一段欧洲神话——对外汉语09—1班619宿舍内容概要•看传奇人物演绎不平凡的一生(主讲人:王丹丹)•拨开卷轴看一段欧洲神话(主讲人:刘亚薇)•传奇已逝神话不再余味依旧荡气回肠(主讲人:邢艳丽)传奇人物马可·波罗的一生主讲人:王丹丹马可·波罗•中文名称:马可·波罗•性别:男•生卒年:1254—1324•国别:意大利•1254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的马可·波罗,自幼便对神秘的东方充满了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成为了一种探险旅行的渴望。•公元1271年,他们从威尼斯出发,渡过地中海,沿丝绸之路东进,途经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越帕米尔到达东方,又取道新疆、甘肃东行。他们在甘州〔即甘肃张掖〕居住了一年。在此期间,曾游历过今额济纳旗、西宁等地。然后东北行经宁夏、陕北等地,历时三年半,于公元1275年到达元朝上都,以后又到达大都〔今北京市人这时,马可孛罗年仅二十岁左右,因其父、叔的关系,得以接近忽必烈。由于他年轻有为,聪明伶俐,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并熟知元朝的礼仪,加上他能说会道,知识渊博,善于揣摩和迎合他人心意,因而深受元世祖的宠信,长期在朝廷担任要职。他在元朝任职达十七年之久,忽必烈曾派其为钦差大臣先后巡视过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并任扬州总管三年;他还参与外交活动,代表元朝政府出使过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尼、爪哇、苏门答腊等国。因此,他很熟悉当时中国各地和亚洲各国的情况,也熟知元朝的许多重大事件。•公元1292年,马可孛罗父子离开中国,从海上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历时两年零两月到达波斯。不久,意大利的两个商业大国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争夺海上贸易权与通道,爆发了战争。马可孛罗作为威尼斯的巨商,参加了威尼斯舰队。1298年9月,在一次与热那亚人的战斗中,马可孛罗受伤被俘。在热那亚监狱中,他请同狱的作家鲁恩蒂谦用法语笔录了他二十多年在方各国的经历和见闻,这就是著名的《马可孛罗行纪》〔又称《东方见闻录》〕。这个抄本一问世,便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并被传抄和翻译成数种文字。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欧洲通往亚洲大陆的陆路交通路线,介绍了中国、中亚、西亚及南亚地区的地理状况和繁荣富庶景象,介绍了东方高度发展的文明和文化,使欧洲人大开了眼界,被当时人称之为“世界一大奇书”。七百多年来,吸引了亿万读者。其中对敦煌、酒泉、张掖,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可做燃料的“黑石头”〔煤〕,均有不少的记载。这本书也是研究中国、研究丝绸之路的珍贵史料,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也有一定影响。1254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的马可·波罗,自幼便对神秘的东方充满了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为一种探险旅行的渴望。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是风景秀丽的著名水城,也是商贸繁荣之地,诞生过许多闻名于世的巨商。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可罗马可、叔父马菲奥,曾在世界各地进行商贸活动,周游过许多国家,于1260年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直至1269年才返回威尼斯。他们在中国时,受到了忽必烈的礼遇。总览其一生年代年龄平生大事1269年15岁4月波罗兄弟回到威尼斯,首次见到马可,马可之母已逝1270年16岁底波罗家三人离开威尼斯,向元朝出发1271年17岁九月1日罗马教皇十世即位,波罗三人抵达阿雅斯,又折回阿格,谒见新教皇,年底,波罗三人离开阿雅斯,经忽鲁模斯,由丝路东行1274年20岁夏天波罗三人从阿雅斯出发后的第三年,抵达上都,觐见忽必烈、成为忽必烈之臣下1290年30岁年底波罗三人奉忽必烈之命送阔阔真公主由泉州出航,往伊儿汗国1294年40岁波罗三人回塔布里斯,逗留九个月,再赴特烈比宗,遭热那亚人之掠夺,随后往君士坦丁堡,这年忽必烈逝世1296年42岁威尼斯与热那亚之战激烈化1298年44岁马可参加海战,遭热那亚俘虏,关进牢狱。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鲁思蒂谦笔录,成《东方见闻录》。1324年70岁马可去世,葬于威尼斯的圣·多雷兹教堂以上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他究竟是如何书写那段欧洲神话的?这又怎样是一部令人心驰神往的巨著?这部惊世之作又是在何种情况下诞生的?接下来请看——拨开卷轴看一段欧洲神话马可波罗的生平简介。然而…关于《马可波罗游记》1)本书概述2)内容略影3)发行版本和发行量4)关于此书的争论《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闻见录》)。是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险家马可·波罗撰写的其东游的沿途见闻。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本书概述就地理位置而言:《马可波罗游记》全书共分四卷,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游记第一卷叙述在前往中国的路上所经过的中东和中亚,第二卷叙述中国和忽必烈,第三卷叙述东方的沿海地区:日本、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以及非洲东岸。最后,第四卷记叙最近在蒙古和俄国等国之间的战争。就其内容来看:《马可·波罗游记》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而这些地方的情况,综合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及至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目录引言第1章尼古拉·波罗和马费奥·波罗兄弟俩自君士坦丁堡启程开始世界之旅第2章波罗兄弟接受邀请前往觐见大汗第3章大汗任命波罗兄弟俩为出使教皇的信使第4章波罗兄弟俩携马可回到大汗朝廷第5章波罗兄弟和马可觐见大汗第6章波罗兄弟和马可恳求大汗恩准他们回国第7章波罗兄弟和马可辞别大汗回国第一卷从小亚美尼亚到上都大汗朝廷的沿途见闻录第1章小亚美尼亚和拉亚苏兹港第2章突厥蛮尼亚地区第3章大亚美尼亚和诺亚方舟所停泊的高山第4章谷儿只地区和铁门关第5章毛夕里地区和曲儿忒人第6章报达大城第7章报达哈里发之死第8章移山奇迹第9章庄严的桃里寺城第10章圣巴扫马修道院第11章波斯国及三王来朝第12章波斯的八个王国第13章亚兹德城第14章起儿漫王国第15章卡赫努季城和鲁巴尔地区第16章忽里模子城和那里刮的热风第17章起儿漫和库赫博南之间大沙漠第18章库赫博南及其物产第19章从库赫博南至图恩加恩地区的行程第20章山中老人和他训练的刺客第21章富饶的平原和撒普儿干城第22章巴里黑城,第23章塔里寒寨堡和盐山第24章讫瑟摩地区第25章巴达哈伤地区第26章白沙瓦地区第27章怯失迷儿地区第28章哇罕地区以及三天的山路第29章可失哈耳城第30章撒麻耳干城和施洗圣约翰教堂的神奇石柱第31章鸦儿看地区第32章忽炭城第33章媲摩地区第34章阁鄙地区第35章罗不镇第36章唐兀地区和沙州城第37章哈密力州第38章畏兀儿地区和哈剌火州城第39章曲先塔林城第40章肃州第41章甘州城第42章亦集乃城第43章哈刺和林及鞑靼王国的起源第44章成吉思汗——第一位鞑靼汗第45章六位鞑靼皇帝及他们的葬礼第46章鞑靼人的游牧生活第47章鞑靼人的神祗和鞑靼服饰第48章鞑靼人的战争法则第49章鞑靼法律和天亡子女的冥婚第50章八剌忽草原和大泽第51章西凉国和西宁州地区第52章宁夏地区和阿拉筛城第53章约翰长老后嗣统治的天德地区第54章察罕脑儿城第55章上都城中大汗的宏伟宫殿和在此举行的法事第二卷关于忽必烈大汗的丰功伟绩以及西部和南方各地的见闻录第1章当朝皇帝忽必烈汗的丰功伟业第2章大汗与皇叔乃颜的战争第3章大汗处决乃颜第4章大汗班师回到汗八里城以及对基督徒的敬意第5章立战功者所受的奖赏第6章大汗的威仪以及每年一度的选妃第7章大汗四位皇后所生的皇子第8章大汗的宫殿第9章汗八里城附近兴建的大都新城以及城市治安第10章阿合马的暴政与反抗他的密谋第11章大汗的禁卫军第12章大汗举行的大宴仪式第13章大汗的寿辰第14章元正日的白月节庆典第15章冬季进献朝廷的野味第16章大汗行猎所驱使的豹子、老虎和猎鹰第17章担当大汗驯犬师的两兄弟第18章大汗行猎第19章大汗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生活方式第20章汗八里城及其众多的人口与商业第21章大汗发行的纸币第22章掌管军务的十二名官人和掌管国务的另外十二名官人第23章备有驿马和铺卒的驿站第24章皇帝对各地灾荒之年的赈恤第25章道路两旁敕栽的树木第26章汉地酿制的米酒和用作燃料的黑色石块第27章大汗济寒赈贫第28章汗八里城的占星师第29章汉人的宗教和一些风俗第30章汉地腹里与桑干河第31章涿州城第32章真定城第33章太原府王国第34章绛州寨堡以及约翰长老如何对待金王第35章波澜壮阔的黄河第36章京兆府城第37章汉地与蛮子的边界第38章成都府和大江第39章吐蕃地区第40章建都地区第41章合剌章大区及其首府押赤第42章合剌章地区的边远地带第43章金齿地区和永昌城第44章大汗如何征服缅国和朋加剌国第45章杳无人烟的地方和缅王国第46章缅城和金银双塔第47章朋加刺地区第48章景咙国第49章阿焚地区第50章秃老蛮第51章叙州城第52章河问府城第53章长芦城第54章陵州城第55章东平府城第56章汉地和蛮子地区的大家闺秀第57章神像及其神谕第58章济州城第59章徐州、邳州和宿迁城第60章雄伟的黄河及淮安州城和安东州城第61章壮丽的蛮子地区及大汗征服该地的手段第62章淮安州城第63章宝应镇和高邮城第64章泰州城和通州城第65章马可·波罗治理的扬州城第66章汴梁地区第67章尼古拉和马费奥兄弟助攻襄阳城第68章真州城和广阔无际的大江第69章瓜洲城第70章镇江府城第71章常州城第72章苏州城和吴江州城第73章宏伟壮丽的杭州城第74章关于杭州城的更多情况第75章大汗的岁入第76章太平州城及其他城镇第77章福建王国第78章建宁府城第79章侯官城第80章福州城第81章福州的基督徒如何争取到自己的权利第82章泉州港与德化城第三卷秦海、日本大岛、南印度。以及印度海的沿岸和岛屿第1章印度及用来航海的船舶类型第2章日本岛及大汗对该岛的进攻第3章日本人膜拜的众多偶像以及贪食人肉的风俗第4章秦海和海南湾第5章占城国第6章爪哇岛第7章孙陀岛、昆仑岛和罗斛国第8章盘檀岛和麻里予儿王国第9章小爪哇岛和第一个王国法而剌第10章第二个王国不斯麻第11章第三个王国苏木都剌第12章第四个王国那孤儿第13章第五个王国南巫里第14章第六个王国班卒第15章翠蓝屿和安得蛮岛第16章锡兰岛第17章释迦牟尼佛的事迹第18章马八儿地区第19章关于马八儿地区的更多情况第20章圣多马遗体的奉安之地第21章拔肥离王国第22章来来地区第23章伽一城第24章俱蓝王国第25章甘埋里第26章下里王国第27章八罗孛第28章胡茶辣王国第29章靼拿王国第30章甘琶逸王国第31章须文那王国第32章木俱兰王国第33章男人岛和女人岛第34章速古苔刺岛第35章马达加斯加大岛第36章层拔罗岛第37章称为阿比西尼亚的第二印度或中印度第38章阿丹地区第39章希赫尔城第40章佐法儿城第41章伽力吉城第42章忽里模子第四卷鞑靼王公之间的战争及北方各国概况第1章大突厥及海都大王反对大汗的战争第2章海都大王彪悍的女儿第3章阿八哈派遣儿子阿鲁浑带兵作战第4章阿合马与阿鲁浑之间的战争第5章阿鲁浑被解救并处死阿合马第6章乞合都和拜都先后篡夺王位第7章统治遥远北方的鞑靼宗王第8章那些被称做黑暗区域的地方第9章俄罗斯地区和那里的人民第10章列兹吉亚地区和君士坦丁堡海峡第11章西鞑靼人的君主第12章旭烈兀
本文标题:马可波罗演示稿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2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