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众传播学概论教材: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主讲教师:龚炜绪论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传播学的定义要点: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与规律的科学。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要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限定于人类传播活动但其它传播现象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作为研究对象。其它传播现象:蝙蝠的超声波捕食行为、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月亮引起地球潮汐等等。传播发展的规律、信息传播规律、信息接受规律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播的结果。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接受信息,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自觉性的、有动机的。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传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宣”、“扬”等。通常,“传”是纵横地传播,“播”是广泛地传播,“布”是伸展地传播,“流”是连续地传播,“宣”是庄重地传播,“扬”是宏大地传播(黄金贵,1994)。《墨子·所染》:“此王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此义象为纵向传播;《礼记·祭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此义体为横向传播。《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文心雕龙·檄移》:“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其义象为广泛地宣传和散布。“传”与“播”合成为“传播”一词,大约最早见于〈〈北史·突厥传〉一书:“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含义为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此义已与今义相近。蝙蝠潮汐月球与潮汐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2、互动性。3、开放性。4、综合性。5、发展性。总之,传播学是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并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新兴独立学科。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体系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传播学与社会学2、传播学与人类学3、传播学与文化学4、传播学与心理学5、传播学与宣传学6、传播学与新闻学:新闻学是报刊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理论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报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局部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为基础,偏重于宏观、整体和双向研究。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7、传播学与历史学8、传播学与地理学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1、传播科学论2、传播过程论3、传播主体论4、传播客体论5、传播载体论6、传播对象论7、传播方法论8、传播环境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第一节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一、传播学的欧洲渊源二、美国传播学的孕育第二节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重点)一、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李普曼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卢因(KurtLewin1890一1947)是德国犹太人,原柏林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逃亡到美国,在艾奥瓦大学任教,卢因的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返回二、传播学的完善者威尔伯·斯拉姆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蔡伦毕升谷腾堡谷腾堡的印刷厂谷腾堡圣经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无线电之父马可尼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意大利,1874-1937)(194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2、互动性。3、开放性。4、综合性。5、发展性。总之,传播学是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并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新兴独立学科。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按照知识的构成或抽绎层次,传播学可分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边缘传播学。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1、传播科学论;2、传播过程论;3、传播主体论;4、传播客体论;5、传播载体论;6、传播对象论;7、传播方法论;8传播环境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和展望第一节、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1、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1)H·拉斯韦尔(1902-1977)。拉斯韦尔在1927年写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一次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成为研究宣传研究的权威。他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最早概括了传播的三项基本社会功能,并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2)K卢因。卢因在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传播的渠道,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把关人”概念,卢因本人对传播系统中的“把关”问题进行过理论化尝试,后来他的学生将“把关”理论广泛应用于新闻的筛选加工过程研究。2)K·卢因(1890-1949)。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在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传播的渠道,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把关人”概念,卢因本人对传播系统中的“把关”问题进行过理论化尝试,后来他的学生将“把关”理论广泛应用于新闻的筛选加工过程研究。3)C·I·霍夫兰(1912-1961)。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最早把心理实验法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他主要关心传播的说服效果,即传播引起的态度改变问题。从二次大战期间到60年代初,霍夫兰从信源的可信性,传播技法和受众属性等方面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大量实验考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和条件性。传播学奠基人简介拉扎斯菲尔德4)P·F·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美国传播学家。他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地应用于受众研究,他和卡兹以“人民的选择”(1948)为题发表的伊里研究调查报告时传播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书提出了“先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等著名的理论观点。拉扎斯菲尔德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创始人。传播学奠基人简介霍夫兰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威尔伯·施拉姆(WilburLangSchramm,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四传播与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定物质,也不定能量。它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描述。信息分为:非人类信息与人类信息。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我们讨论的信息是:??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精神内容,是主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信息概念引入,是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重大贡献。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五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2、研究传播,要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集团、组织、和社会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社会传播的系统性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五种传播系统,也称信息系统。重要概念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第一节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1、传播学的欧洲渊源2、美国传播学的孕育第二节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一、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一、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奠基人:(1)拉斯韦尔:五W模式(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人心理研究(5)李普曼创立者:施拉姆开山鼻祖、集大成者二传播学的主要学派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经验学派(empiricalschool),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的社会科学流派,与以思辩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2、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传播学的批判学派(criticalschool)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主要代表有M.霍克海默、H.马尔库塞、T.W.阿多诺等人三、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1、传播学进入中国20余年,正处于发展时期。2、译著、队伍、观念改变。正确处理引进与吸收,批判与借鉴的关系,实现传播学本土化。3、最前沿动态:深层次本土化、网络传播、分众传播。第三节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1、研究现状2、未来趋势科学化、融合化、鲜活化、操作化、分支化、本土化第二章传播第一节传播的概念一、传播概念的演变二、传播的定义第二节传播的特点一、社会性和阶级性二、目的性和计划性三、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协同性和互动性五、永恒性和历史性第三节传播的分类一、内向传播二、人际传播三、组织传播四、大众传播五、跨国传播第四节传播的革命一、语言传播革命二、文字传播革命三、印刷传播革命四、电子传播革命五、网络传播革命六、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第五节传播的模式一、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二、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1、单向传播模式(五W模式)2、双向传播模式3、互动传播模式三、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拉斯韦尔五个W模式谁取得什么效果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丹斯螺旋模式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德弗勒传播与反馈模式格伯纳传播总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四、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第六节传播的功能一、传播功能的来源与阐释二、传播的个人功能三、传播的组织功能1、告知功能;2、表达功能;3、解释功能;4、指导功能四、社会的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教育功能;4、文化功能第七章传播的原则一、制定传播原则的客观依据二、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第三章传播者第一节个人层面的传播者一、传播者角色二、传播者的特点三、传播者的权利四、传播者的责任五、传播者的赢效因素第二节媒介组织一、媒介组织及其地位二、对媒介组织的质疑与批判三、媒介组织的运作注意:媒介与受众的四种关系四、守门人和守门理论五、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六、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第三节、传播制度研究一、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二、阿特休尔的媒介三体系理论三、传播制度理论评析第四章传播与信息第一节信息研究简述第二节信息的传播分析信息与物质、媒介、符号的
本文标题:传播学课件(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5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