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9统编六年级教材补学内容完整版
2019六年级补学内容完整版补学小古文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③[少女]小女儿。④[溺]溺水,淹没。⑤[故]因此。⑥[埋]填塞。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⑨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⑩。注释: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2〔尝〕曾经。3(诸)众多4(游)嬉戏玩耍5〔子〕李子。6(折枝)压弯树枝7〔竞〕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8〔走〕跑。9〔唯〕:只有。10〔信然〕确实这样。中国少年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合,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战,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古人谈读书三则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曾国藩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注释敏:聪明。好:喜好。耻:以……为耻。知:通“智”,聪明,智慧。厌:满足。诲:教导。谓:说。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盖:在句首,发语词。断:副词,表示绝对、一定。补学名言名句: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董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轻诺必寡信——《老子》失信不立——《左传》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画、文章一样美丽。——梁章钜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轼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朱子家训》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弟子规》补学谚语俗语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立了秋,把扇丢。二八月,乱穿衣。夏雨少,秋霜早。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福不所至,祸不单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周瑜的妙计——赔了夫人又折兵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晁盖的军师——无(误)用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竹篮打水——一场空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补学古诗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代】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⑴发:启程。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还:归;返回。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滁州西涧【作者】韦应物【朝代】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2)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注“有本作‘处’”。(4)春潮:春天的潮汐。(5)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梅花【作者】王安石【朝代】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⑴凌寒:冒着严寒。⑵遥:远远地。知:知道。⑶为(wèi):因为。(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江雪【作者】柳宗元【朝代】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绝:无,没有。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人的脚印。孤:孤零零。蓑笠(suō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独:独自。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舟夜书所见【作者】查慎行【朝代】清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②簇:拥起。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悯农》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⑶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⑷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⑸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观书有感【作者】朱熹【朝代】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2)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3)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4)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观书有感(其二)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古朗月行【作者】李白【朝代】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注释:呼作:称为。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团团:圆圆的样子。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天人:天上人间。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惑:沉沦迷惑。去去:远去,越去越远。凄怆:悲愁伤感。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
本文标题:2019统编六年级教材补学内容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8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