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2页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敲门课型新授时间执笔者审核者年级17年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主动敲门的重要意义,了解作者的行文结构和情感脉络。能力目标:学会通过抓过渡句和概括句,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勇于敲门,勇于沟通。学习重难点理解敲门的重要意义。学习用具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学习学习流程一、预习导航:(自主独立学习)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2014年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荣誉院士荣衔。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诗魂》《爱在人间》《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赵丽宏散文》等,报告文学集《心画》《牛顿传》等及《赵丽宏自选集》(四卷),共60余部。另有文学评论、电影文学剧本多种。《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作品另获上海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二、情景再现,演绎敲门1.组织三组学生表演“敲门”与“被敲门”,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表演谈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内心感受。2.教师导入:刚才表演很真实。“敲门”与“被敲门”有时候意义的确重大,作家赵丽宏对此有深刻的认识。通读全文,欣赏他对“敲门”与“被敲门”描述的语段。)三、默读文本,感悟敲门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文中出现了几次“笃、笃、笃……有人敲门”,这句话反复有什么作用?第2页共2页2.划分文章段落,理清层次。3.找出文中提示敲门意义的重点句,并大声朗读。(小组展示,感悟敲门)4.研读重点句子,请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让学生口述一则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书籍影视中看到的“在心灵中留下的回声”“一辈子不会忘记”的敲门或门被敲的经历。四、板书设计五、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关注对象教师寄语
本文标题:敲门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1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