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亚低温治疗与护理中心ICU廖秀芳Tel:学习目标•熟悉亚低温治疗的概念•掌握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掌握亚低温治疗的应用原则•掌握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主要内容临床意义二应用原则四适应症与禁忌症3三亚低温治疗概述3一亚低温治疗的实施及护理3五•低温治疗历史50年代提出60~70年代低潮80年代转折90年代兴起一、亚低温治疗的概述一、亚低温治疗的概述•定义: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肛温32~34ºC)。低温分类:国际划分为4类ILCOR(国际急救与复苏联合会)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超深低温16~0℃其中轻度和中度低温(28--35℃)统称亚低温。1993年江基尧等引入,随后这一概念在国内被广泛引用。二、临床意义•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三、适应症高热惊厥或超高热、颅内感染病人心肺复苏后病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面积脑梗、脑出血病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三、禁忌症相对禁忌症:失血性休克患有严重心肺疾患年老体弱、生命体征不稳定四、原则1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2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3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天4降温不宜过快,体温每小时下降1°C为宜,复温速度要慢,一般每4小时复温1°C,在12-16小时内升至37°C五、亚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实施药物降温降温物理降温1体表降温2体腔降温血液降温3亚低温持续时间•尚无标准,受个体化因素影响。•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进行12-24小时持续亚低温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建议72小时。实施:药物降温•冬眠合剂:Ⅰ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杜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Ⅱ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心动过速的病人。Ⅲ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应症同Ⅰ号方。Ⅳ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有呼吸衰竭的病人。Ⅴ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少尿患者,对于有心率慢及心律紊乱者慎用。实施:物理降温1.全身体表降温:以前擦浴,冰袋等;现在常用降温毯(设定温度,4-12h达到亚低温的目标温度,但接触面积占体表30%,时间较长,易寒颤,快速诱导亚低温的疾病不能立即显效。)实施:物理降温2.体内降温:a.静脉注射低温液体:外周大静脉,4℃0.9%NS或林格液,30-40ml/kg,目标剂量,250-300mmHg加压输注,快速诱导降温。b.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新型技术,采用介入方法,将闭合的水循环导管经股静脉插入到下腔静脉,使导管内的低温液体与周围血液发生热交换,达到降温目的。(有效维持和控温,价格,技术高而受限)实施:物理降温2.体内降温:c.体腔降温:(不常用)鼻咽部喷射法(颅底骨折的颅脑创伤禁忌)腹腔冷灌注法(诱发心律失常)3.体外血液降温:(不常用)血液经股静脉引出体外,冷却后回输(要求高,侵袭性强,价格贵)五、亚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护理神经系统观察呼吸道管理呼吸、循环系统监测体温护理基础护理复温护理护理1.体温监测:a.肛温反应直肠温度,较脑温低0.33℃,临床广泛采用;(另鼻咽部,食管,膀胱等)。b.妥善安放体温探头,避免脱落移位(肛温探头插入直肠6-10cm)。c.降温速度1-1.5℃/h为宜,4h内肛温降至32--35℃,达到目标温度后,维持,禁忌忽高忽低。d.30min巡视记录,稳定后可改1h,根据降温效果调节预置温度。杨薇,李莉娜,亚低温治疗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6(18),2223-2224护理2.神经系统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神志,瞳孔的变化;进行GCS或RASS评分。观察有无抽搐情况发生;抽搐时,减少一切刺激,护理动作要轻;镇静药物,冬眠合剂药物使用控制。黄红霞等,一例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压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214-215护理3.呼吸系统观察与护理:a.低温引起呼吸频率,潮气量下降,同时镇静,冬眠合剂的使用,呼吸受到抑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变化。b.低温使呼吸减慢,分泌物粘稠---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吸痰注意无菌操作。c.肺部感染时,选用敏感抗生素。黄红霞等,一例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压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214-215护理4.循环系统观察与护理:最常见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温度过低或复温过快,甚至导致室颤;---严密观察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备好抢救药物和仪器。杨薇,李莉娜,亚低温治疗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6(18),2223-2224护理5.消化系统观察与护理:低温可使胃肠蠕动减慢,胃储留及腹胀;胃肠道应激性改变,易消化道出血。---早期留置胃管,观察胃液性状,尽早肠内营养,但注意温度,速度等。韩玲玲,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新进展,中国医师杂志2014年增刊下册,351-352护理6.泌尿系统观察与护理:低温可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做好会阴护理;严密观察尿色,性状,尿常规送检;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保持通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韩玲玲,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新进展,中国医师杂志2014年增刊下册,351-35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心律失常2.电解质紊乱:低温期间,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可发生低钾血症,复温后迅速回升易致高钾血症。---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尿液性状,监测电解质及观察临床症状。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3.监测凝血功能低温时,可使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的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凝血功能减弱,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监测凝血指标,血常规,皮肤黏膜有无出血表现。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4.血糖监测:低温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易出现高血糖;同时组织无氧代谢增加,使乳酸堆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密切监测血糖,防止血糖过高。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5.压疮和冻伤的预防:低温使皮肤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差;降温毯上垫中单,避免皮肤直接接触;1-2h翻身拍背一次,观察肢体温度,颜色和末梢循环,避免冻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6.感染:如肺部感染,预防VAP等。复温护理亚低温治疗结束复温时应先撤去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复,同时逐渐降低冬眠合剂的量,最后停用冬眠合剂。切忌突然停用冬眠合剂,以免病情反复。若体温不能自行恢复,可采用加盖被子、温水袋等方法协助复温。总结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本文标题:亚低温治疗与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4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