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
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感觉知觉认知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一、什么是感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记忆、幻觉不是感觉。)(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是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方式和结果,是主客观联系的重要渠道,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第一节感觉三、感觉刺激的重要性感觉剥夺试验四、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一)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能。(二)感觉阈限下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下绝对感觉阈限。上绝对感觉阈限——当刺激强度超过某种限度时,所引起的就不再是正常感觉而是痛觉,这个能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上绝对感觉阈限。从下阈限到上阈限之间的强度,就是人能产生感觉的刺激范围。(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分为3种类型: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客观事物是否引起人注意: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1.刺激物的对比强度在无意注意中,起绝对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物的绝对强度,而是它的相对强度。2.刺激物的状态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入注意。3.刺激的新异性与众不同的和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4.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5.个人特征个人的兴趣、需要、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都影响着人对客观刺激的注意与否。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相互加强或削弱(二)联觉——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色彩联觉1.色彩的温度感色彩会使人产生温暖或寒冷的感觉2.色彩的距离感明度高的暖色使人感到距离缩小,称为前进色。明度低的冷色使人感到距离增大,称为后退色。3.色彩的轻重感深色感觉重,浅色感觉轻;暗淡色感觉更重,明亮色感觉轻。4.色彩的面积感面积一样大的两种色彩,明度高而色浅的有放大的感觉;反之则有缩小的感觉。线条也如此,明色的显得粗些,暗色的显得细些。5.色彩的动静感暖色使人兴奋,为动感色彩;冷色使人沉静,为静感色彩。(三)不同感觉的补偿盲人的听觉和嗅觉可以达到“以耳代目”和“以嗅代目”的程度第二节知觉与认知一、什么是知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整体)的综合的反映。什么是感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区别2、联系感觉与知觉是两种既相同又相异的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共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一旦客观事物在人的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不同点: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主观因素的参与。但是,若没有对物体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对某个物体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清晰。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客观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组成成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心理学为了研究的需要,才把感觉从知觉小分离出来加以讨论。感觉与知觉统称为感知,平常人所说的“感觉”往往也泛指感知。第二节知觉与认知三、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共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称为知觉定势。老年人:弱不禁风;山东人:直爽、能吃苦;上海人:机灵;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日本人善于模仿、进取、尚武、有野心苏联人唯物、勤劳、狡猾、有野心、残酷……二、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一)听觉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二)嗅觉(三)触觉(四)动觉(五)湿度和气流三、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削弱和破坏(二)相互加强或协同(三)相互补偿或替代(一)相互削弱和破坏如:形象极丑、噪声极大、恶臭难忍、闷热难当在心理上,有时一美固然可遮百丑,但丑过了头,则一丑必掩百美。因此可以认为:总的环体验应首先是多种感觉体验的“逻辑乘”(即“逻辑与”),任一种感觉体验不合格,均会造成总的体验不合格——必须门门及格,总分才算及格!(二)相互加强或协同相互加强相互协同“协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某一环境(建筑)所提供的多种感觉应与所在环境性质相匹配;二是这些信息在质和量两方面应相互配合——只有当它们处于“最佳组合”时,才会产生良好的体验。(三)相互补偿或替代不同尺度的环境中,各种感觉按其重要性形成等级:大尺度的城市环境,这一等级次序为视、听、触、嗅;小尺度的环境中,为视、触、动、听。因此,在小尺度的室内空间和园林中,除了视觉外,还应强调肌理、质感和空间中运动路线的变化。在条件受限(如财力不足)无法创造丰富的视觉形象时,可按照重要性等级加强其他感觉信息作为替代。
本文标题:1、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4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