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智能变电站交换机及组网技术
1智能变电站交换机及组网方案2典型智能变电站结构3智能变电站概念•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变电站智能化的基础是信息化–信息采集数字化–信息封装标准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4•学习目的–对智能变电站规程中相关网络技术概念和术语有所了解•学习内容–智能站网络拓扑结构–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增强功能学习目的和内容56《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7《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89《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11《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12《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13《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14《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15智能站网络拓扑结构•多台交换机的简单串接,易于布线•没有冗余能力,任一电缆/交换机的故障可能导致多个IED与站控级断开IEDIEDIEDIED总线形16智能站网络拓扑结构•最小延迟–从IED到IED之间只有三跳•没有冗余能力,但故障的影响面可能比总线型要小一些IEDIEDIEDIED星形17智能站网络拓扑结构•N+1网络冗余容错能力•采用RSTP自动重新组态IEDIEDIEDIED需要采用RSTP实现备用连接环形18智能站网络拓扑结构IEDIEDIEDIED冗余星形19智能站网络拓扑结构双倍的设备和线路双网结构—双星形20智能站网络拓扑结构双网结构—双环形21网络通信交换技术•交换(switching)–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电路交换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用户线用户线中继线中继线BDCA22网络通信交换技术•报文交换存储转发器BA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23网络通信交换技术•分组交换路由器存储转发器路由器BA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24网络通信交换技术•分组交换路由器存储转发器路由器BA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存储转发器25网络通信交换技术•分组的称谓–数据包(Packet):在网络层的称谓–数据帧(Frame):在数据链路层的称谓26网络通信交换技术•以太网帧格式数据链路层IP层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FCS6624字节46~1500IP数据包MAC地址为48位二进制数,例如:00-30-67-3F-9D-DF27以太网工作原理•CSMA/CD(载波监听多路接入/冲突检测)协议–一点发送,多点接收(广播方式)–发送规则:先听后说,边说边听–接收规则:接收目的地址是自己的帧和广播帧,其他帧则丢弃–冲突处理:采用退避算法–术语:广播域、冲突域28以太网工作原理集线器网卡工作站网卡工作站网卡工作站双绞线29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基本结构30交换机工作原理•结点A结点D–交换机接收到来自结点A的数据帧,解析出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在地址表中查找目的地址,若匹配,则将帧转发到对应的端口;若不匹配,则转发到所有端口–判断源地址是否在地址表中,不在的话,将源地址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加入到地址表中31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中的地址表是怎样建立的?–自学习机制,使用接收帧的源地址•假如地址表已满,交换机如何处理接收到的新MAC帧?–不会将新的MAC加入到地址表中–智能电网交换机要求地址表长度大于4096个•针对交换机的溢出攻击是怎么回事?–攻击计算机向交换机发送大量的伪造MAC地址数据帧,导致交换机地址表溢出,这样交换机不能正常转发数据帧,而是将所有接收的帧以广播方式转发,攻击计算机就可截获整个网络中的数据帧,从中窃取私密数据(账号、密码等)。•交换机性能取决于哪些因素?–地址表的大小–地址匹配的速度–帧转发的方式和速度32交换机工作原理•转发方式–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switching)–直通转发(cut-throughswitching)–无碎片转发(segment-freeswitching)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FCS6624字节46~150033交换机工作原理•帧类型–单播帧、广播帧、组播帧•广播帧–目的地址全为1的帧,即:FF-FF-FF-FF-FF-FF–交换机对接收到的广播帧转发到除源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组播帧–目的地址为:01-00-5E-00-00-00~01-00-5E-7F-FF-FF–不支持组播的交换机将组播帧转发到除源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支持组播的交换机则将组播帧转发到对应的一组端口•单播帧–具有有效目的MAC地址的帧–地址表中有对应的目的地址,则转发到对应的端口,否则转发到除源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34交换机的增强功能(VLAN)•VLAN(虚拟局域网)35交换机的增强功能(VLAN)•VLAN帧格式802.3MAC帧字节66246~15004MAC帧目地地址源地址长度/类型数据FCS802.1Q标记类型标记控制信息1000000100000000VID2字节2字节插入4字节的VLAN标记4用户优先级CFI36交换机的增强功能(VLAN)•VLAN划分的几种模式–静态VLAN•基于端口划分VLAN–动态VLAN•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基于网络层协议划分VLAN•按策略划分VLAN•智能变电站中使用VLAN–使用VLAN技术,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网段,广播风暴,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时延小)、正确性(不丢包)–使用VLAN帧中的优先级设置,可保证重要数据的优先传输37交换机的增强功能(STP)•生成树协议(STP,RSTP,MSTP)–自动阻塞某些端口,消除环路–当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启用被阻塞端口,恢复数据链路38交换机的增强功能(端口聚合)•端口聚合(链路聚合)39交换机的增强功能(端口镜像)•端口镜像(portMirroring)–将一个或多个源端口的数据帧转发到某一个指定端口,指定端口称之为“镜像端口”或“目的端口”。•端口镜像的作用–在不影响源端口正常吞吐流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镜像端口对网络的流量进行监控分析。在企业中用镜像功能,可以很好地对企业内部的网络数据进行监控管理,在网络出故障的时候,可以快速地定位故障。40
本文标题:智能变电站交换机及组网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7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