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问题学生教育指导》专题一课程文本:问题学生教育策略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第一讲彭兴顺在我们的学校,总有一些学生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他们有的行为习惯糟糕,有的学习兴趣淡薄,有的情绪持续低落,等等,我们常常称之为问题学生。那什么是问题学生呢?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相近的概念,问题生、差生、落后生、后进生,有的还给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潜能生,现在表现好叫做有实力,现在表现不好叫可能有潜力,将来不错,等等,这么一些概念,我们如果说要精确把握搞清它的区别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于我们一线教育工作人说,我们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清楚,我们认为只要是品德、学习、心理等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问题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而事实上,常常很多问题学生,他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其中某一个方面,往往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问题学生我们大概可以分成三类,一个是学习问题型,包括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态度较差;还有品德问题型,比如说打架骂人、不守纪律、小偷小摸等等;还有的为心理上的问题,比如说情绪不良、人际障碍、网络成瘾等等,可以说这些问题学生常常是我们学校和班级的麻烦制作者,也是我们老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的心病,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教师花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较多,可是效果相对却较少,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那有了爱,也不等于就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爱的智慧,爱的科学和爱的技术。那如何教育这些问题学生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以下的四条策略。与心同行,教育需要用心做,教育问题学生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做,以情为伴,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情感,对教育工作的情感,它直接影响到问题学生教育或者转化的效果,用教育和转化,它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契机和机会、一定的平台来实现的。第三条策略为借机而为,而教育问题学生它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社会、家庭、学校,那么要全方位的力量共同投入,有人说教育就是唤醒,那第四个策略就是倾力唤醒。那下面就每个策略展开一下,一与心同行,尽管这个爱心每个老师都会提到,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提。有的问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李振兴,您认为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热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如果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曾经有位作者,深情地写了一段小诗,用爱来造句。我从古老的童谣中走来,韵味悠长的童谣里浸润着爱的音符,我从青春的脚步中走来,且行且吟的脚步里洒满了爱的阳光,我从生命的花圃中走来,姹紫嫣红的花朵上挂满了爱的露珠,此生我将注定为爱忙碌,犹如筑巢的春燕,让我们为爱忙碌,用爱造句。但是教育爱,它是一种尊重、关心、严格要求的统一。缺少尊重的爱那是扭曲的爱,缺少严格要求的爱那是溺爱,缺少关心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我们如何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在100多年以前,英国的一所中学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中学生约翰森,他对学校里面的一条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呢,他把这只狗杀了,可是这只狗正好是校长的爱犬,校长追问之后他也承认是自己杀的,校长说你为什么要杀我的狗呢,我想看看狗的肚子里面是什么样子,校长说你杀了我的狗应该得到惩罚,但是如果你能够在两个月之中画出狗的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的这里呢我摘录了《班主任之友》这本杂志的一篇文章,是高老师写的,《善待少年心》,蛮有意思的,我给大家分享下,同时我请了普通话测试员进行了录音:搬家时在书橱的角落发现我上初中二年级时的语文书,伸手翻开它,我想看看十来岁时用过的课本。因为长期被挤压的缘故,书页间已没了空气。书变得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的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声响。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狼》,看到了《背影》……每一篇都被我打上了少年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字迹有的清晰,但大多已模糊。仔细读那些字,多是记录老师讲的内容。但我惊奇地发现,几乎每隔几页,在较大的空白处,都会出现父亲的名字,还有“已看过,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严加督促”的文字。那潦草又明显稚嫩的字显然是我的笔迹,我反复写这些干什么?记忆在刹那间闪亮起来。我想肯定是因为某次调皮或考试没考好被老师要求家长签名的。我不愿也不敢让父母知道,就偷偷模仿父亲的字迹来应付老师。“一定是这样的,瞧我那时多顽皮、多机灵,不知当时老师有没有发现。”我咧开嘴笑了。手继续翻动着书页。我在语文书里又找到了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那肯定是上课开小差的杰作:书本插图中的人物,要么被我戴上了眼镜,插上了烟斗,要么被我配上了刀枪,或牵起了小猫小狗。我会心地向后翻去,几乎每篇插图都被这样“糟蹋”过。但仔细看,不少是根据文章内容而作,让人物更鲜活了。我的心绪忽然波动起来,会心的笑容暗淡了下去。今天上午在语文课上,我因为一名学生开小差狠狠地批评了他,甚至还把他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展示,惹来大家一片笑声。这个“该批评”的学生在《繁星》那篇满是星星的插图中加了个大月亮,还涂上了色彩。“班主任的课还敢不认真?”我当时很是生气。然而,这个学生的作为和我当年不是一样的吗?我再次注目自己手中的涂鸦之作,想到了上午被我批评的学生那张涕泪涟涟的脸。他和当年的我一样,都还是孩子呀。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孩童心中最简单却又最有趣的涂鸦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或许当年我的“小动作”早就被我的语文老师发现了,只是他宽容了我。可是我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学生的这种少年情趣呢?我又翻回了模仿我父亲字迹的那一页。作为班主任,作为老师,我也要求过我的学生把考差的成绩单带回家给父母签字,我也因“捉”住过那些耍小聪明的孩子而洋洋自得。“小小的年纪就敢欺骗老师,长大了还了得?”我一直是这样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可是,当年的我不也欺骗了老师吗?我的眼前浮现起那些成绩考差了的孩子被要求家长签名时无奈的眼神。他们当时一定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徘徊后才带着一份侥幸的心理决定那样做的。也许真的有“幸运”的孩子逃过了我的眼睛,他们会高兴,会庆幸。可是这样的高兴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大呀!一行字轻轻唤醒我的童年往事,一页图也惊起我对教育方式的思考。在我写下这段故事之前,我已经向那个“画月亮”的学生道了歉,还决定再也不会叫任何一个学生把考差了的成绩单带回家给父母签名。宋人章良能《小重山》云:“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童年那么短暂与珍贵,学习那么复杂与艰苦,为人师的,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一个稍稍宽松的空间呢?为什么不能理解、体谅、善待一下孩子们那颗顽皮却也纯真的少年心呢?在我们要保留一个童心的过程中,我觉得两句话非常重要,一把孩子当做孩子,把学生当做孩子,那么我们有的是高中老师,那你的学生仍然还是孩子,很多人仍然是未成年人,既然是未成年人那就表示他不成熟不完善,不成熟才有成熟的需要,不完善才有完善的可能,如果我们教育对象都已经成熟和完善了,我们教育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因此我们要接纳那些孩子的不成熟不完善,调皮捣蛋,调皮是聪明的表现,捣蛋是活力的象征,某某说过,调皮的女孩是巧的,调皮的男孩是好的,把学生当做孩子。第二,把自己当做孩子,虽然我们长大了,但是我们要做到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不要当上了婆婆就忘记了当年做媳妇的滋味,当然现在媳妇解放了,大部分比婆婆要凶。这是我们要保留一颗童心走进问题学生的心里。有人说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老师,智慧一生。而判断是否选对老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位老师是否具备高度的责任感。马卡连柯也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我们自己当了家长之后孩子要上学了,如果你可以选择你肯定希望选在那位非常有责任心的班主任班上读书,因为你选择了他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多了一份成功、进步、成长的保证。能遇到有责任心的老师是我们孩子全家的福气,相反则是孩子的悲哀甚至是全家的灾难。在爸爸妈妈能开心吗?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能开心起来吗?就算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在这最美好的岁月里,他们的人生却在监狱里度过,对他本人而言,对他将来的后代而言,将是多大的负面影响呀。真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言,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美国教育家也说过,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我们可以原谅自己学识水平的欠缺,因为这层次是有高低的,但我们绝不原谅因为自己缺少责任心而误人子弟。责任心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条件。第四,信心。这个面孔大家很熟悉——王宝强。我们只有坚持不抛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坚持不放弃,不放弃最后一刻成功的机会,这样我么才能在素质教育的园地做到让每一颗种子都破土发芽,每一颗小苗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自由开放,每一颗果实都能吐露芬芳。当然用心做教育,与心同行,我们还能列举出许多许多的“心”,细心、耐心等等。总之我们要用心去做,与心同行,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策略。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第二讲前面我们讲到了教育问题学生的第一个策略——与心同行。接着我们讲,第二个策略——与情为伴。这里的情包括情况、情感两个方面。我有一位邻居家的小孩。有一次考试,老是往回头,给后面的孩子说话,被老师定位舞弊,成绩判为零分,并通知他家长,于是这个家长将这个孩子一顿打骂,这孩子感到很委屈,很多天不跟爸爸妈妈说一句话,回来就回来,就不和爸妈说话。这个邻居找到了我:彭科长,因为我在单位也算是科长,您是教育专家,您能不能帮帮忙,我想对待这样的孩子,你正儿八经地和他说,他可能还有抗拒心理,于是我知道他什么时候放学,我就在路边装着做其他事情,然后看到他,他叫我彭伯伯,和我打招呼,然后我们一起走路回家,在路上也聊了到这个事。——我说你考试回头了吗?——回了。——有回头说话吗?——说了。——那下面还有舞弊,那算了。那给你判零分,你服不服?——我冤啊——我说你怎么冤吗?——他说彭伯伯,我跟老师不说,我跟爸爸妈妈也不说,但是我跟你说实话,我后面那个同学啊,他在考试的时候老是捅我,我如果不告诉他答案,他就掐我,他掐人可疼了。你看我们作为老师,你看到的是他舞弊,但是呢,你并没有看到他舞弊背后的原因。就这样,当你没有完全了解这个情况的前提下,去处罚学生,往往令这个孩子难以心服口服,这就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先不是怎样处理,应该先问是什么,为什么?再问怎么办?可见知情的重要。以情为伴,第一条就是知情了解学生,就要求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那么因材施教,材是什么?就是教育对象,它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教育对象的充分了解。北京市全国模范班主任丁蓉说过:了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他回忆自己的班主任经历,凡是成功的都是因为了解了学生,凡是失败的都源于对学生的不了解。那么我们如何了解学生呢?一:就要注意观察;观察就是要用我们的眼睛,眼睛要求我们会看。那怎么是会看呢?我们要注意学生非正式场合的表现。有一句俗话叫做眼见为实。其实也不一定眼见就为实。孔子当年留学的时候不是又一次在树下打盹,瞌睡。他的弟子,有一个弟子在煮饭。孔子眼一睁,弟子竟然手伸进煮饭的饭盆里面,先吃了一口饭,这是非常不尊敬的,是吧?他后来结果怎么样呢?因为饭里面掉了一个脏东西。为了不让老师看见,自己先把它尝了。所以眼见为实不一定。那么刚才前面的回头之冤,是不是因为你看只看到了他舞弊。所以我们很多情况啊,必须要看到他们的非正式场合。因为很多孩子他的很多正式场合,上课的时候,做课间操的时候,班上统一组织的正式游戏、活动的时候啊,他有时候有一种隐蔽性。规
本文标题:问题学生教育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1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