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精神科病区的组织与管理(苏小英) (1)
精神科病区的组织与管理苏小英2017.8.23精神科病区的管理为何至关重要?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症状的特殊性和行为的多样性,不同于普通内外科患者,患者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可出现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出走等意外。因此精神科病区的管理至关重要。一、精神科的设置要求及管理二、精神科的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管理三、精神科病区的安全管理3目录一、精神科的设置要求•精神科病房管理模式分为:1、开放式:(1)半开放式(2)全开放式2、封闭式:国内一般都是属于此类病房。4一、精神科的设置要求(一)开放式病房管理的目的及适应类型一、目的:锻炼和培养稳定期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患者生活的自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帮助其达到生活自理,适应正常社会环境,早日回归社会。二、适应的对象:一些神经症、病情稳定、康复期待出院及安心住院、配合治疗并自觉遵守各项纪律的患者。51、同普通病区管理;2、建立健全本科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并贯彻落实;3、严格执行专科安全管理制度,如探视制度、巡视制度、患者外出检查制度等;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实施床头交接;5、病区设置体现以人为本、安全适用的原则;6、可能导致患者自伤或他伤的物品等均有固定数目,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详细交班。发现数目不符,应立即追查原因,杜绝意外发生;7、患者洗澡有专人照料,防止烫伤、跌倒、摔伤;8、随时保持病区环境安全,每次会客后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二)开放式病房管理要求(三)封闭型精神科病区•1.每个病区设置病床40-50张,设单人间、双人间或3-4人间若干。•2.每间病房为全封闭式无障碍设计。•3.病区走道墙面使用方便清洗和消毒的材料,走道两边坚固圆形手,距地面0.8-1m。墙角防尖设计。•4.病区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安全通道门,有指示灯。•5.所有工作人员用房及医疗用房按普通病区设置与布局外,加设坚固通用门锁。•病房康复娱乐室•监护室患者餐厅•保护性隔离室配餐室•抢救室患者公共卫生间•输液观察室患者公共浴室•心理治疗室患者会客室及物品存放室(四)封闭型精神科病区设施设备温馨的会客室封闭型精神科病区的管理要求•1.全封闭管理。•2.建立健全本科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并贯彻落实。•3.严格执行专科安全管理制度。•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实施床头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患者总人数、新入院患者、病危、危重、约束、输液、自杀倾向、伤人、毁物、逃跑等情况。•5.病区设置体现以人为本、安全适用的原则。•6.病区药品、钥匙、清洁卫生用具及可能导致患者自伤或他伤的物品等均有固定数目,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详细交班。•7.患者洗澡有专人照料,防止烫伤、跌倒、摔伤。•8.随时保持病区环境安全,每次会客后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患者病情加重时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病区及患者非自由活动区应随手锁门。•9.做好患者的组织管理,组织、指导和参与患者的各项活动。开放管理与封闭管理的区别开放管理:①患者自愿接受治疗;②生活上(物品)--自我管理;③有选择外出和出院的权利;④有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权利。封闭管理:①患者自愿接受治疗;②生活上(物品)--护士管理;③没有选择外出和出院的权利;④没有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权利。二、精神科的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管理精神科护理人员配备原则与要求1、我国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备比例依然是按照1978年卫生部《综合医院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要求执行,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为1:0.4。1(一)精神病医院级别住院床位总数护士人数一级精神病医院住院床位20~69张至少6名护士二级精神病医院住院床位70~299张至少有0.3名护士/床(至少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三级精神病医院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至少有0.35名护士/床(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护士)2、卫生部1994年9月2日下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又明确规定:精神科护士是直接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核心,根据精神科护士的实际业务水平、岗位工作需要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实施精神科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加强其继续教育,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应用,提高人文素养,适应精神科护理发展的需要。(二)为什么要进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精神科专科培训要求1、医德医风教育,从优质服务入手,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为患者服务的整个过程中。2、岗位职责教育,对护士岗位职责进行每天工作职责及阶段工作职责教育。3、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精神科护理学和三基理论以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4、整体护理知识包括护理程序、健康教育等内容。5、医疗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精神科护理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及管理制度》等。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内容1、分层级评分指导原则;2、制定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3、连续性排班,合理配置各层级护士;实行APN的连续性排班模式;责任包干和小组管理相结合。4、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三)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与绩效考核分层级评分指导原则1.工龄:满分为15分。1年内记5分,2年内记6分,每增加1年计分增加1分,直至满分。2.职称:满分为20分。护士4分,护师8分,主管护师记12分;副主任护师记16分,主任护师20分。3.学历:中专为5分,大专为8分,本科为10分,硕士为12分,博士为15分。4.技术水平:20分。由病区评定小组对每名护士进行理论、操作技能考核与评定,根据考核结果打分。5.综合能力:30分。综合病人满意度、服务态度、教学、科研、开展护理新技术等方面,由病区评定小组对每位护士打分。6.分层:得分90分及以上者评定为专科护士,80及以上者评定为高级护士,70分及以上者评定为中级,低于70分者评定为初级护士。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与绩效考核健全的护理人员信息登记全院护理人员信息电子登记表病室护士绩效考核表病室护士绩效考核评分细则病室护士绩效考核评分细则精神科病区的安全管理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精神科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保障患者安全,它不仅是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护理患者的重要环节,更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工作。三、精神科病区的安全管理-“5S”管理模式•一、5S起源和发展•二、5S含义•三、整理•四、整顿•五、清扫•六、清洁•七、素养•八、5S之间关系•日本家庭,后在企业推广,目的是腾出空间和“环境”的安全。•最初是2S(整理和整顿),后因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后3S(清扫、清洁、素养)。•到了1986年,日本的5S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近年来,仓库5S管理内容理论正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所采用,•“5S”管理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创造出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7S增加了节约(Save)及安全(Safety)。•10S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所谓7S、10S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一、5S起源与发展二、5S含义•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以上五个日文单词的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S而构成的,所以统称为5S。•5S管理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5S管理的核心和前提是素养。5S含义表中文日文英文典型例子顺口溜整理SEIRIOrganization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不要的放置或处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整顿SEITONNeatness30秒内就可找到要找的东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清扫SEISOCleaning谁使用谁负责清洁(管理)清除垃圾,美化环境清洁SEIKETSUStangardisation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洁净环境,贯彻到底素养SHITSUKEDisciplineandtraining严守标准、团队精神形成制度,养成习惯三、5S-整理定义:就是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将混乱的状态收拾成井然有序的状态)目的:将空间腾出来利用。要点:正确的价值意识---「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区分等级使用频率处理结果不用不能使用坚决清理不再使用很少用可能会再使用(一年内)存放于专用的固定位置6个月到1年左右使用一次少使用1个月到3个月左右使用一次存放于专用的固定位置尚有使用价值的消耗用品经常用每天到每周使用一次存放于工作场所容易取到的位置必要物品的区分方法四、5S-整顿定义:就是能在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将寻找必需品的时间减少为零,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数量,明确标示。目的:不浪费时间找东西要点:正确的方法---「3要素、3定」+整顿的技术01整顿的3要素02整顿的3定原则四、5S-整顿◆定物(即放什么物品)◆定位(即放在哪里合适)◆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合理标识对物品进行定物、定位、定量之后,还需要对物品进行合理的标识。标识一般要解决两个问题:物品放在哪里?处于什么场所?通过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就能对工作场所的物品状态一目了然。◆放置场所◆放置方法◆标识方法物品存放室患者的物品,有了自己的小房间,护士很轻易的可以找到!五、5S-清扫•定义:就是将场所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或者说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物,并防止污染的发生。•目的:消除“脏污”,保洁同时,清理不必要物品,防止危险物品入内。•要点:责任化---明确岗位责任六、5S-清洁•定义: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要点:制度化及考核---检查、奖罚七、5S-素养•定义:就是对于规定了的事,大家都要认真地遵守执行。培养护理人员良好工作作风,树立风险意识,调理清楚,职责明确。•目的:提升人的品质,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要点:长期化---遵守规章制度。八、5个S的关系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这五个S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整理是整顿的基础,整顿又是整理的巩固,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而通过清洁和修养,则使医院形成一个所谓整体的改善气氛。在精神病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周、2周、3周和出院时,通过观察、访谈、精神检查等方法,对精神科最主要、安全威胁最大的自杀、蓄意自伤、攻击性暴力行为,进行全面、及时、动态、有效的量化评估,根据量化结果将安全隐患等级按照低、中、高3个档次划分,并依次安排护理安全等级三级、二级、一级、特级等,并予以醒目标识,并安排在相应的护理单元,这样更有利于集中诊治急、重症精神疾病患者,使其精神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精神残疾。精神科病区的安全管理-在精神科病区建立护理安全等级特级护理精神科1、护理对象(1)精神科患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如伴有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2)有极严重的自伤自杀危险;(3)受伤,或自杀未遂后果严重者,生命体征仍不平稳。2、护理要点(1)设专人护理,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评估病情,包括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并作好护理记录;(2)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3)备好急救物品与药品,以备抢救之需要。老年科1、护理对象(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
本文标题:精神科病区的组织与管理(苏小英)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2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