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思想政治教育史判断1、两个时期各五个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开端;国民革命中思想政治教育初见成效;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艰难探索;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完善;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新中国初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科学化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拓创新。2、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及其规律。3、中共对农民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建立工农联盟;启发农民政治觉悟,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农民参加和支持北伐战争。4、中共在黄埔军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秘密组织:中共黄埔特别支部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生命线是何时提出的:1932.7.216、抗战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的主题:7、《八一宣言》是由共产国际提出的,与毛泽东等人无关8、合格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9、抗战胜利后的三大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目标是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10、教育人民丢掉幻想与恐惧,毛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11、瓦解敌军的典型案例是高树勋运动12、1949.3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13、围绕抗美援朝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抗美援朝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结合批判崇美、恐美、亲美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志愿军立功运动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1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1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称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的纲领性文献16、20世纪60年代,先进个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17、“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逆转18、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思想路线这一重大政治问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起点和逻辑前提。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确定《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21、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探讨,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22、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名词解释1.思政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灌输论:灌输论实际上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3.赣南“四整”:内容:一是安远(天心圩)整队;二是信丰整纪;三是大庾整军;四是上堡整训。作用:一、南昌起义余部“经过这次整训,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性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二、赣南“四整”的实践,为人民军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3.古田会议决议:1929年12月红四军在福建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上做出的决议。内容:一、纠正党内的不正确倾向问题(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改为“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二、党的组织问题;三、党内教育问题;四、红军宣传工作问题;五、士兵政治训练问题;六、青年士兵的特种教育;七、废止肉刑问题;八、优待伤兵问题;九、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它规定了红军的任务及其与剥削阶级军队的区别,规定了以马克思主义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4.延安整风运动:1941年5月19日进行开展的原因主要有①党历次机会主义和不正确的思想作风使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产生某些分歧。②党的队伍迅速壮大,但党员的马列主义水平却亟待提高。③为了完成全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要求做到党内思想上的高度统一。5.关于军队政治问题的报告:6.第二条战线:第一,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第二,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第三,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以指导国统区我党的工作。7.三查三整:一:主要任务:克服地主富农思想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党内阶级观点、阶级路线的模糊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在组织上把那些坚持剥削阶级立场的地主富农分子、流氓投机分子清除出党。二:具体步骤:1.一是由上而下思想打通,组织整顿,纪律制裁。2.进行政策、纪律和理论教育。多选: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和刘少奇在会上所作的《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的总结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明确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为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1987年5月29日,中关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对此作了更为规范准确的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必须有专职人员作为骨干,并且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1984年6月,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首先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198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内容:党在思想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宣传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唯心主义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改进党和国家的工作,同时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大大提高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觉悟程度。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政策:(1)、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2)、开展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3)、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4)、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去做,解决实际问题;(5)、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正确开展思想斗争;(6)、认真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4、榜样教育:雷锋,焦裕禄,王进喜5、三面红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一是错误提出“兴无灭资”“政治挂帅”;二是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和精神作用;三是极力鼓吹脱离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四是大肆宣传急于过度、急于求成的思想。7、真理问题大讨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思想路线这一重大政治问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拨乱反正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也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逻辑前提。8、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9、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0、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性内容的先导是思想教育;(2)、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内容的核心是政治教育;(3)、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内容的重点是道德教育;(4)、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激励性内容是精神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性内容的基础是心理教育;(6)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性内容是法纪教育;(7)、思想政治教育粘合性内容是情感教育。11、三次论战:第一次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第二次是社会主义的论战(假社会主义),第三次反对无政府主义。12、大革命时期,共产党深入工人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做法:一是向工人做文字口头上宣传;二是加强对工人运动的具体指导;三是发挥共产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四是结合武装斗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3、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与方法:(1)、兴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为宣传、教育组织农民;(2)、创办农民协会,出版农民读物,把农民动员起来进行斗争;(3)、创办农民夜校和识字班;(4)、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召集群众大会。14、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军中的政治工作主要形式:(1)、通过举办俱乐部、图书馆、训练班等形式;(2)、采取上课、演讲、散发传单和书包、教唱革命歌曲、表演戏剧等方法,振奋官兵的革命精神;(3)、创办刊物,向军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教育。15、三湾改编:第一整顿组织,端正思想;第二,层层设立党的组织,将支部建在连上;第三,破除军阀作风,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16、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1)、军队指战员,(2)、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地方实力派,(3)、党内张国焘的分裂主义。17、七七事变后到洛川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与内容:(1)、对抗日的宣传与形势分析,动员社会各阶层起来抗日;(包括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爱国华侨等各社会团体)(2)、加强对国民党统战工作,包括地方实力派,以促成国共合作的实现;(3)、统一全党和全军思想,实现从阶级斗争到民族战争的转变(军队改编);(4)、在政治上军事上制定一整套作战的战略方针。18、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9、改编后八路军、新四军的思想政治教育:(1)、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独立自主的领导权;(2)、坚持集体领导,恢复政治工作机关和政委制度;(3)、正规战向游击战战略思想的转变;(4)、强调军队政治工作仍旧是党的工作,提出了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20、抗战时期为什么重视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1)、理论上:是因为干部在革命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实践上,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3)、实践中: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21、“干部教育第一的内在依据”:一是干部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二是与党在抗战时期的战略目标有关;三是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22、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中的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是时事教育,二是政策教育,三是继续进行阶级教育。23、《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24、动员农民参加土改、生产和支前作战:一是宣传党的土地改革,教育农民树立当家做主的思想;二是发动改革斗争,激励农民的革命斗志。25、我党在国统区工作的方针策略:第一,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第二,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第三,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26、瓦解敌军的方法:一是服从于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革命形势的发展状况;二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对象”的特殊性。27、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简答:1、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第一,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农民,并围绕反帝反封建这个中心奋斗目标与群众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第二,采取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掀起农村大革命的高潮;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2、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经验:第一,在军队建立政治工作,是区别革命军队和军阀军队的显著标志;第二,引导官兵确立革命观念,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第三,把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第四,把争取教育敌军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第五,把以革命精神维持纪律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第六,政治工作人员要确立良好的工作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3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