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课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目的:近些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不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教学中,要讲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欢迎和支持的原因,讲清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举措,讲清这一理念对于塑造我国国际形象和提升话语权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加强理解我国从周边起步、以发展中国家为依托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布局。课程内容:1.向时代命题交出中国答案2.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共识3.为世界梦想付诸中国实践“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闻名于世。当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蝴蝶效应”无处不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现实写照。当今世界将向何处去?这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回答的“时代之间”。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博大胸襟,深人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给出了中国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向时代命题交出中国答案国家之间如何相处,人类数千年求索不止;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向何处去,时代之间在等待解答。“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己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习近平主席就向世界明确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1.顺应时代新发展,推出治理新思路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生产力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格局变乱交织,思想观念激荡交锋,国际社会处在全方位变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实力上升,改变着国际力量对比,也重塑着国家间关系和国际秩序。纵观历史,在国际格局大变动时期,人类可能实现和平过渡,也有可能兵戎相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国际社会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甚嚣尘上,追求本国利益至上、奉行赢者通吃,这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根源,给世界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但时至今日,零和对抗的旧思维仍有市场。一些国家放弃多边主义,突出本国利益优先,强调实力竞争,追求自身绝对安全,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一传统思维观念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当今,人类社会已形成“地球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世界越来越“平”,地球村越来越“小”,不管什么国家,哪个民族,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风雨同舟、命运与共,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相关。人类理应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把这个世界建设成和睦的大家庭,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而非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你死我活。而且,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全球性问题。当今世界依然面临着三大“赤字”的严峻挑战:和平赤字,表现为地区热点持续动荡,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发展赤字,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跨国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治理赤字,表现为由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机制弊端丛生,治理失灵,严重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代表性。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难度之深前所未有,单靠一国之力已经无济于事,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是我们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根本动力。历经数千年沧桑演进,国际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唇亡齿寒、休戚与共。我们既面临再创人类文明新辉煌的重大机遇,也面临侵蚀人类文明既有成果的严峻挑战。世界向何处去?这是亟待国际社会回答的问题。2017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重要演讲,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是中国基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把握世界发展潮流,针对时代命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寻求各国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2.不谋一枝独秀,但愿命运与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偶然掉到中国人头上的一个苹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奋斗目标,源自5000多年中华文化天下为公的优良传统,源自60多年来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也源自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与各国人民福祉融为一体的世界情怀。中国拥有延续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合”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融入当代中国内外政策的方方面面:在思想理念上体现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国家治理上体现为以民为本、为政以德,在对外关系上体现为以德服人、亲仁善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华文明兼善包容的处世之道与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度契合,赋予中国理念独特的魅力,激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建立在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优秀传统文明基础之上,又蕴含全人类共同价值,获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早在美苏尖锐对抗的冷战时期,中国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做出了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江泽民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稳定性连续性基础上,大力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作为中国外交创新的核心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目标。这种发展与创新突出表现在,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美好愿景,而且将这一美好愿景的目标具体化,路径清晰化。这既是对中国一贯坚持的平等互利、开放共赢外交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关系学说的创新和超越,为当今世界处理好国与国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说明我们党从建党的初心开始,就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就充分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应当具备国际主义精神。这既是我们党同其他国家政党的重要区别,也是我们党树立起的国际形象。正是根据这一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准确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也向世界公开亮明了我们希望与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世界梦结合起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经过40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高,世界期待我们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做出更多贡献。“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面对国际呼声,中国同声相应;处理世界难题,中国勇于担当;应对全球挑战,中国责无旁贷。“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使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也愿意为解决人类问题做出我们的贡献,必将得到国际社会的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和支持。二、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共识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几年来,从联合国总部到日内瓦万国宫,从中共十九大到中国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重要阐述,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5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多次被写人联合国决议。这一饱含东方智慧与世界情怀的中国倡议日益深入人心,日益展现出国际共识的独特魅力,正一步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无穷活力,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繁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中国倡议:蓝图已绘就党的十九大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构建”概括了中国外交今后努力的总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要拿出解决各种全球性难题的方案,具体而言就是推动建设“五个世界”,包括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世界既是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国际层面的延伸,也顺应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一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就是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人类历史上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教训惨痛而深刻。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奉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二是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就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三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就是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要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要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要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
本文标题:(课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5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