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命的教育人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美结合。关于“生命”的话题。下面是几个真实的事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兴趣,认真的听我讲故事。一、对自然生命的敬畏1、关于敬畏(尊敬,敬重)当一切倒下时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场特大的泥石流一夜间将小山村夷为平地。当救援人员赶到一座小木屋前时,人们看到了惊人一幕。在堆满泥沙的小木屋里,一个全身赤裸的小女孩奇迹般地蜷缩在屋梁下。人们赶紧抱起小女孩,而小女孩却不肯离开,用手指着自己蜷缩的地方哭喊:“妈妈”——人们顺着孩子的手势看去,在她身下的泥沙里,隐隐露出一双手。救援人员立即沿着那双手刨着泥沙。很快,一个女人雕塑般呈现在人们面前,全身僵硬,两腿站立,双臂高高举过头顶。这时,女孩还不肯离开,指着泥坑又呼喊:“爸爸”,救援人员于是继续往下刨,一个的男人又雕塑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全身笔挺,双肩高高耸起。原来,一家三口人就像叠罗汉一样,女人站在男人肩上,双手高举着孩子。这一幕让人无不动容。——《马太福音》中有慧语:“当一切倒下时,唯有爱巍然屹立。”唯有爱巍然屹立多年前,台湾高雄一位临产孕妇不幸遭遇火灾,被救出火场送往医院时已经没有了心跳。当人们发现她时,她的身体呈曲弓状,双手护住肚皮,状似保护腹中胎儿。当医生扳开她焦黑的尸体后,赫然发现她的肚皮依然白皙。她被送往医院时离救出火场超过28分钟,奇迹的是胎儿还有心跳,医生很快为孕妇实施体外按摩,帮助胎儿的脐带血液流动,并立即实施了剖腹产,不到半小时,就把胎儿取出,竟是一个活泼健康的男孩。当医护人员从这名孕妇体内取出白胖的婴儿时均为之动容,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体死亡,就不再给胎儿供养,很快胎儿就会窒息死亡,而这位伟大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母爱的伟大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名叫刘斌的医生讲述的十年前在医科大学当学生的情景。那是上活体解剖实验课。由刘斌主刀,两名同学做助手。刘斌自信地选了一只又大又肥的兔子,和助手们七手八脚地将它从笼子里拉出来,它拼命挣扎着,一双通红的眼睛里充满恐惧,好像还带着几分哀求。但学生们视而不见,麻利地把兔子固定好,刮毛备皮,注射麻药。但不知为什么,足量的麻药对兔子没起什么作用,先后注射了三次麻药,兔子还是精精神神的,眼睛瞪着人们。于是,又一管麻药下去,兔子终于支持不住了,在它半睡半醒之间,刘斌下了刀。然而,就在刘斌的手术刀刚从兔子的颈部纵剖到胸部的时候,兔子又开始较劲,它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红红的眼睛仿佛要瞪出眼眶。眼神里除了恐惧,还有仇恨,甚至绝望,它似乎已经明白了眼前的人们要将它带往地狱。它拼尽全力挣扎,全身抖动,虽然四肢被紧紧固定着,但它的头左右摇摆,仿佛要挣脱出来,并吱吱叫着。静静的解剖室里只有兔子凄惨的叫声。让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但实验在继续,兔子却越来越平静以致奄奄一息了。当刘斌的手术刀一层层将兔子的肚皮剖开的时候,人们惊呆了,刘斌的手在颤,心也在颤,兔子的肚子里整整有七只小兔。这时人们才明白,为什么这只兔子会这样拼命的挣扎,因为她要保护她体内的小兔子。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斌不敢上解剖课,无法面对被固定在解剖台上的生命。兔妈妈所做的一切源于母爱,那是一种母亲的本性,这使它那么勇敢地、坚强地、不可思议的搏斗着、抗争着,这是对新生命的渴望使然。对新生命的渴望(“5.12”汶川大地震,9级)汶川地震发生后还有一则动人的故事: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志愿者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房,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人们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房时,她立刻哭闹起来。”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当时参与抢救的有一个妇产科医生,一个叫龚晋的30多岁的小伙子,在妇产科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这样一个幸福的场景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恸。汶川地震发生后,有无数人凭着坚强的身体和坚韧的毅力在挑战着生命的极限。大家还记得,在地震发生七天半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生存了179小时的一名叫马元江的男子,还顽强地活着。我们要感谢这些幸存者,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命的韧性和生命的珍贵,萌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生命是多么的伟大,生命力是多么的旺盛,我们怎么能不对这样的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呢?二、对精神生命的提升1、关于尊重刘小枫的故事初到香港时,刘小枫住在一个曲径通幽的旧山村,村民爱养猫,满村是猫。一天他用余食喂猫,有两只小猫来吃。一只干瘦,长得不好看,一只长得圆润,特别好看。他便驱赶长得不好看的小猫,只想让长得好看的小猫吃,不料被一个15岁光景的小姑娘看到了,她趴在围墙上对刘小枫说:我刚学英文时,不懂Iwasborn是什么意思。中文的动词是主动态,“我出生了”,英文是被动态,直译成“我被出生了”。我觉得英文的意思对。我生命起点不在我自己手里,不是由我决定的。我不能决定我身体的美或丑、(我的性格)我心性的明朗或忧暗、我意志的坚韧与软弱,我自己的诞生完全是偶然的造化,不是我出生了我自己,而是我被出生了。丑小猫倒霉完全因为自己如此被出生了,它活该?谁会给丑小猫带来安慰?。小姑娘的话,让刘小枫羞愧羞愧万分。尊重美和丑,你对美和丑的定义是什么呢?你会自然的喜欢美好的事物,厌恶丑陋的事物吗?(思考)—刘小枫:《沉重的肉身》2、关于自由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在美术课上画一幅画。他先画了一张大桌子,旁边摆了三把椅子,桌上有三副碗筷,还有几碟菜,上面还冒着热气。我想大家都能感觉到:非常温馨,和乐融融的一家三口。老师在行间巡视,每走过一次这个男孩身边,画面上就新添了一些东西:妈妈站在桌旁了,手里还捧着一大碗汤,再次过来,爸爸出现了,最后,男孩在饭桌上画了一盏很大的灯,周围还划出了许多表示发光的线条。老师不觉站住了,微笑着,心想:这孩子真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满满一屋的温馨都从这稚嫩的笔下自然流露出来。我想大家也都这么想吧!但是这个时候,男孩摸出一根粗粗的黑蜡笔,从画的上方开始,一笔一笔地涂上了黑色,又用力又严密地将刚刚画出来的温馨画面完全盖住了。老师不禁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想想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力,是不是孩子的心理有问题了?老师不禁大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要涂掉?”你们猜这个孩子是怎么回答的?孩子抬起红红的小脸对老师一笑:“停电了呀!”(多顽皮的回答啊!大家都没想到吧。)从孩子顽皮的笑容里可以看出他的自由与快乐。还有什么比这自由的表达更痛快的事情呢?在他小小的世界里,他做了自己的主宰,在他的世界里,他自由地说着自己的话,唱着自己的歌,创造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现在很多小大人的例子,其实这种现象不是什么好事,大人们剥夺了孩子美好的童年,这对孩子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损失。3、关于潜能关于帝王蛾的故事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他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它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于是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把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洞口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前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正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无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怀了爱怜之心”的父母,总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于是把孩子的“生命通道”修得特别宽畅,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怀了恻隐之心”的老师,怕学生做不出标准答案,怕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要求相差太远,居然把答案一字不差地读给学生!这样下去,大家想想将来的社会上,会有多少能够展翅飞翔的“帝王蛾”呢?想想你们,在这样的温室中,以后还能展翅飞翔在你们的天空中吗?这次讲座结束,谢谢!
本文标题:生命的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8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