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本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二讲正确认识世界的物质本质,把握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2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3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4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哲学系统化理论化•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维所认识的问题。7物质精神谁是本原?思维存在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8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9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0物质=物质具体形态古希腊朴素唯物论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美尼“空气”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11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原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2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2、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式旗动!风动!心动•唯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朱熹黑格尔•理在事先理主动静•世界的本原是绝对观念•柏拉图•事物不过是理念的摹本和影子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物质的理解把物质归结为某一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谁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谁的观点?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揭示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18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19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20作为客观实在,物质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21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22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23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24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252、马克思主义意识论①、从意识产生的根源上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上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③、从意识产生的内容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26④、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第一,意识的来源、内容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它不是意识的来源,它不能自动产生意识。意识的本质还是反映,它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没有是不是反映的区别。(见马克思语)•第二,意识的形式(意识本身)是主观的,它不是客观事物。表现在: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有感性的反映形式(如感觉、知觉、表象)、理性的反映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还有非理性的反映形式(如情感、意志等);不同主体对同一个对象的反映可能不同;人们可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对象,也可能歪曲错误地反映对象。为什么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第一,意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主观的;第二,不同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反映是有差别的;第三,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30意识的本质: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意识存在着主观差别,但有其客观根源;★意识能够创造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但它仍来源于客观世界。31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①从产生上看:②从生理基础上看:③从内容上看: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32地理环境对性格的影响•黑格尔认为,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寒带和热带上,找不到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历史的真正舞台所以便是温带”。•梁启超:“地理与历史,最有密切之关系,是读史者所最当留意也。高原适于牧业,平原适于农业,海滨河渠适于商业。寒带之民,擅长战争;温带之民,能生文明。凡此皆地理历史之公例也。”。33东北人与南方人东北人性格特点:对英雄的崇拜,对勇敢、强健、勤劳之品性的认同,正是东北文明在东北人身上的体现,东北土匪既有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凶残一面,也有仗义行侠、忠义抗敌的进步的一面,他们的品质可以说是狩猎民族本性在商业文明时代的变态表现。打起架来,东北人一定要就近找到武器。如果地上有砖头,决不会拣土坷垃;地上有铁棒,决不拣木棒;而攻击的部位上,也是找中要害:如果能打脸,决不打屁股;如果能打心口决不打腿部。东北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热情豪爽,行侠仗义在东北,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别谈钱,一谈钱感情就远了”。有人给东北人下了一个定义:打仗胆大,经商胆小。相对来说,东北的个体户比南方的个体户在经商的胆上就差一大截。东北的个体户差不多都是小本经营,小打小闹,小富则安,没有多少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因此,东北的个体户很少能成为大款大腕。34江苏浙江人性格特点江苏和浙江文化都从吴越文化衍生而来,燕赵尚武,吴越尚文,这种文化性格与他们所处的地域不无关系。因为有水,江浙人充满着灵性,山是尚武的,水是崇智的,所以历史上江浙一带大学者、大文豪、大科学家和大商人辈出不穷,人文鼎盛可谓极一时之盛。浙江虽然富为鱼米之乡,却人多地少,生存竞争激烈,所以浙江人闯世界的很多。尤其是温州人更是遍布天下,闻名全国。在严酷的竞争中,浙江人培植起一种生存的能力。浙江商人企业家头脑活络,门槛很精,也算中国商界的能人。苏南人与浙江人有共同之处,头脑灵活,善于经商理财文才也比较出众,中国历史上的状元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苏锡常地区,苏南人的代表是苏州人,人情练达,精于算计,但过于精明,性格也显得懦弱,有人说从苏北的徐州开一汽车人到苏南的苏州,可以打遍整个苏州无敌手,话虽夸张,却也暗示出了苏州人性格文弱的一面。苏州美女并不比其它地方的美女更漂亮,但柔弱娇媚,软语春风,倒也符合中国传统对美女的审美期待。35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美学比较1、龙飞凤舞(原始社会):生态盎然、稚气可掬、婉转曲折、流畅自如的写实风格2、青铜饕餮(奴隶社会):狞厉的美。神秘恐怖但仍然具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美开始具有独立地位3637383940唐诗与宋词的比较“诗境”:阔大浑厚。诗常一句一意或一镜,整首含义阔大,形象众多。诗境笼统、浑厚、宽大。“词境”:尖新细窄。相比诗,词常一首(或一阕)才一意或一境,形象细腻,含义精妙。情节更为具体、细致、新巧并涂有更为浓厚、细腻的主观感情色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4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42初从文,廿六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万。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医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乃倾其所有入院一周,无药自愈。友怜之,佘三鹿一包,冲而饮,卒!——80后通史44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5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的物质性46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7第一,世界是物质的。第二,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第三,物质世界是按照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恩格斯物质和运动是统一的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慧能“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旗动!风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静者恒静,动者恒动。”以上是什么观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才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形而上学不变论两种错误倾向相对主义诡辩论赫拉克利特:看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呀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庄子相对主义诡辩论57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空间: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58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59实践客体主体能动反映1、实践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60第一,客观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基本特点61物质生产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政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实践: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探索性活动。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对其他形式的实践起决定作用。3、实践的基本形式6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63(二)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1
本文标题:唯物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8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