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为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的内容有: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斜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形象直观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四、教学过程:(一)以生活情景入手,揭示课题1、学生注意力练习(听、看、想)1分钟2、以听课老师为条件,引出20以内退位减法,同时复习数数和用数学的知识技巧。(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1.找规律,填表。出示课件。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3.讨论(出示课件: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c.斜着看又有什么规律呢?.(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着看,有什么规律?)4.小结规律形成记忆。(一个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三)谈话激趣,引出练习。1、谈话过度,以西游记的人物喜好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练习和情绪放松。2、以学生最喜爱的孙悟空为引子,引出今天的分层次练习,争当小孙悟空。(四)小结本课学生表现,提出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自我纠正。
本文标题: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9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