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25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2019年高三二模、三模物理试题分项解析(II)一.选择题1.(2019年3月兰州模拟)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B.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并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原理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静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某些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有关“场”的知识,并进行合理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B.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相等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的决定式为C.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D.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3.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热功当量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实验基础B.②图说明温度升高时气体内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会增大C.太阳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于其内部氢与氧之间的剧烈反应,即氢的燃烧D.同一种物质的原子处于三个不同的能量状态,有可能产生类似图④上,中,下三个不同的光谱4.(2019广东肇庆二模)小明同学在练习投篮时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放置的篮板上,篮球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篮球从抛出到撞击篮板前,下列说法2正确的是A.两次在空中的时间可能相等B.两次抛出的水平初速度可能相等C.两次抛出的初速度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两次抛出的初动能可能相等(2019新疆二模)二.计算题1.(20分)(2019北京延庆模拟)如图,水平面上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左侧接有定值电阻R。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杆,以初速度v0沿轨道滑行,在滑行过程中保持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宏观规律与微观规律有很多相似之处,导体杆速度的减小规律类似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理论上它将经过无限长的时间衰减完有限的速度。(1)求在杆的速度从v0减小到02v的过程中3a.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b.通过电阻R的电量(2)a.证明杆的速度每减小一半所用的时间都相等b.若杆的动能减小一半所用时间为t0,则杆的动量减小一半所用时间是多少?2.如图所示,是某公园设计的一个游乐设施,所有轨道均光滑,斜面AB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一无动力小滑车质量为m=10kg,沿斜面轨道由静止滑下,然后滑入第一个圆形轨道内侧,其轨道半径R=2.5m,不计通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根据设计的要求,在轨道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滑车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小滑车到达第一个圆形轨道最高点C处时刚好对轨道无压力,又经过水平轨道滑入第二个圆形轨道内侧,其轨道半径r=1.5m,然后从水平轨道飞入水池内,水平轨道离水面的高度为h=5m,g取10m/s2,小滑车在运动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求:(1)小滑车在第一个圆形轨道最高点C处的速度的大小;(2)在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处小滑车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3)若在水池内距离水平轨道边缘正下方的E点x=12m处放一气垫(气垫厚度不计),要使小滑车既能安全通过圆形轨道又能落到气垫上,则小滑车至少应从离水平轨道多高的地方开始下滑?3.(2017·宁波九校联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U型金属框M′MNN′,静放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M′、NN′边相互平行,相距为L,电阻不计且足够长,底边MN垂直于MM′,电阻为r。质量为m的光滑导体棒ab电阻为R,垂直MM′放在框架上,整个装置处于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与ab垂直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沿轨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x距离后撤去拉力,直至最后停下,整个过程中框架恰好没动。若导体棒ab与MM′、NN′始终保持良好接触。求:(1)加速过程中通过导体棒ab的电量q;(2)导体棒ab的最大速度vmax以及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3)导体棒ab走过的总路程。4.(20分)(2019东北三省四市模拟)4
本文标题:专题25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第02期备战2020高考物理2019届二模和三模好题分项版汇编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1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