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城市园林绿化中土壤改良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城市园林绿化中土壤改良方法探讨作者:印志祥宋万平蔡亚平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6期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一般是在城市房屋、道路、地下管道等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后实施,其绿化地土壤除城市地理位置决定了酸性和盐碱性外,土壤结构在市政建设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土壤甚至还受到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为了使园林绿化植物乔、灌、草良好生长及维护好土壤生态环境,在栽种绿化植物前后须对土壤进行治理改良。该文介绍了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同土壤的改良方法,即不良性状结构和遭受破坏的土壤,改良宜采用清理整地、更换客土、施用改良介质的方法;盐碱性土壤,应采用物理改良、水利工程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的方法;酸性土壤,宜采用增施有机肥、种植喜酸耐酸植物、使用石灰改良剂、酸雨控制的办法;污染土壤,宜采用增施有机肥、工程治理、施用改良剂等进行修复改良。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土壤改良;方法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6-0219-04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一般都是市政建设的最后一道工序,生长乔灌草的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即使规划的整体公园,虽然以绿化为主,但绿化工程也要比其他道路、亭台、桥涵、水系、输电管路等建设滞后。城市中其他的行道树地带、河边绿地、小区绿地、屋顶绿地的立地条件较差,为了城市绿化植物乔灌草的良好生长,须对许多绿化地土壤进行改良,该文即对土壤改良方法进行探讨。1土壤改良的原则和目的依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条件,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通过土壤测定,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措施,或各种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治防结合,逐步实施,排除和防治影响绿化植物生长和引起土壤退化的各种不利因素,达到有效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创造良好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绿化植物生长和创造人类良好生存环境的目的。2城市园林绿化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2.1城市土壤存在区域性差异土壤是一个既开放又相对独立的自然体,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土壤的形成和演变深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土壤与外界环境条件各个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龙源期刊网作用和互相制约。因此,环境条件和土壤母质本身的区域性变化(如气候、地貌、地质历史等),使得土壤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变异。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复杂,限制土壤肥力提高的障碍因素很多,主要有盐、碱、酸、黏、毒、涝、冷、烂、板、薄、砂等,因而问题土壤的种类也很多。通常问题土壤往往有多种限制因素同时存在,但其中常有1~2个突出的主要矛盾,这种影响土壤生产力的主要矛盾是区域自然条件的产物。因此,问题土壤的主要类型常常是区域性分布。如南方的红黄壤、华北和西北内陆盐碱地、滨海盐土、西北的黄土高原、西南的紫色土和全国各地的涝渍土等。环境条件的区域性变化,造成了土壤的区域性分布。而不同区域的土壤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环境条件、开发利用历史和肥力矛盾,从而也决定了土壤改良主攻目标的区域适应性和改良利用方法的区域针对性。2.2城市园林绿化土壤存在破坏性和污染性城市园林绿化要在其他市政建设完成后进行,绿化地土壤基本都遭受到开挖、碾压、堆放建筑施工材料和建筑垃圾等各种破坏行为,土壤混入妨碍植物生长的杂质(如石砾、石子、砖块、混凝土、三合土块、竹木条块、塑料等)较多,有的土壤甚至遭到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化合物(如石油类、农药等)、重金属(如汞、镉、铅、铬和砷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等)和病原微生物(如肠道细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污染等。有的土壤仅遭受单一的破坏或污染,有的土壤可能同时遭受几种破坏和污染。土壤的改良和修复应针对土壤受破坏和污染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3城市园林绿化土壤改良方法土壤改良即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植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现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土壤存在的具体性状、酸性、盐碱性和污染等问题,介绍土壤改良方法。3.1不良性状结构的土壤改良方法不良性状结构土壤指受机械碾压而板结,土层开挖后混入石砾、砖块、混凝土块、竹木块和塑料等建筑垃圾,土层深挖后将下层瘠瘦劣质土移至表层,及上述情况综合的土壤,这些土壤物理性状差,紧实板结,容重高,孔隙度较低,通气孔隙小,土中建筑渣土多,有机质含量少,生物酶活性低,植物根系很难在土壤中生长,须进行必要的改良。3.1.1土壤耕翻和杂质清理。绿化地土壤中含有石砾、砖块、混凝土块和塑料等杂质,须耕翻清理,清理深度和要求按园林绿化设计植物不同而不同。栽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土壤清理深度和要求见表1。如土壤中含三合土块(石灰、粉煤灰和黏土按比例混和,经碾压而板实,用作道路下层路基),须用机械粉碎成粒径小于0.5mm的细粒,或清除。龙源期刊网园林绿化一般都是乔、灌、草有机结合错落栽植的,整地时先将绿化地按设计要求进行初整,把较大的杂质清除,初整完成后,据植树位置开塘深整细整,再细整灌木地面,最后全面浅整细整花草地面。3.1.2更换或填加客土。绿化地土壤中碎石等较大粒径的杂质虽然被清除,但小粒径的杂质如果仍然很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就需要更换或填加部分客土。乔木、灌木挖树塘换土,客土更换量据乔木和灌木树种不同、树木大小不同、树根土球大小不同而定,换土量体积一般要达到土球深度的100%~120%,土球直径的120%~150%,小土球换土直径大一些,大土球换土直径可以小一些。草本植物换土用覆土方法,即在劣质土壤上覆盖一层10~15cm厚的客土。换土覆土后的土壤高程按绿化规划设计而定,一般宜高出3~5cm,土壤浇水风干后体积有所收缩。更换的客土土壤的pH值、有机质、微生物和黏性等应适宜绿化植物的生长,以当地土壤的耕作层为宜。3.1.3施用土壤改良介质。土壤改良剂的作用因其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良土壤物理性状。通过施用有机或无机土壤改良剂(如麦糠—咖啡渣—锯屑—鸡粪复合改良剂,城市污水污泥和粉煤灰、沸石、膨润土等),可以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减小土壤容重,增加田间持水量,提高水分入渗速率,增加饱和导水率;二是改良土壤化学性状。施用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会有所增加,土壤酸碱性得以调节,土壤缓冲能力得以增加;三是增加土壤抗水蚀能力。施用高分子聚合物土壤改良剂后,会增加土壤抗水蚀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四是提高土壤中离子交换率,改良盐碱地,缓冲pH值,吸附重金属。改良剂如沸石、膨润土、蛭石、斑脱土施入土壤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土壤中原有的重金属有些被交换吸附,有些被固定,土壤中的氢离子也由于交换吸附降低了浓度;五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酶活性。土壤中微生物对植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微生物靠有机碳才能生长,所以有机碳土壤改良剂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酶活性;同时抑制真菌类、细菌、放线菌活动,使土壤疾病传播大大减少;六是提高土壤温度。用沥青乳剂作土壤改良剂可明显提高地温;七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物量(作物产量)。无论是有机土壤改良剂还是无机土壤改良剂,由于它们本身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同时能够降低有毒元素富集,改善绿化植物品质。因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差,要选择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的土壤改良剂。同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剂,品种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使用量根据改良剂的说明书和土壤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乔木和灌木树,把改良剂拌和在填树穴的泥土中,水浇的稀释在水中待填土后浇在树穴填土上。矮灌木树和草本条施或撒施拌和在浅土层中。遭受过破坏的土壤肥力也很差,土壤改良剂主要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的作用,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作用有限,城市园林绿化地不像农耕地,为了保护城市良好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只能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因化肥使用后可使土壤结构板结,所以除特殊需要外也应少用为宜,即使使用也尽量结合有机肥一起使用。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龙源期刊网来,清除了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及含N、P、K在内的丰富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为植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提高土壤中有利植物生长的酶活性,是植物生长重要养分。可单独或结合土壤改良剂使用,乔木、灌木树宜拌和在填树穴泥土中,灌木和草本也可在整地时拌和在土壤中,用量为1m3土拌和有机肥5~20kg。也可以直接均匀撒播在绿化地表面,但如果不松土拌入土中,对肥力有所损失,植物营养供应慢,对城市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应尽量避免这样使用。3.2盐碱性土壤改良方法盐碱土包括各种盐土、碱土以及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土壤盐渍化过程在盐碱土的各种成土过程中起着主导或重要作用。盐碱土土体中含有较多的盐碱成分,物理化学性质不良,从而使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甚至不能成活。盐土的主要盐分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碱土的碱分主要是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硅酸钠。盐碱土又是一种结构性差、低温、瘠薄等理化性状恶劣的土壤。因此,改良利用盐碱土必须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走”的运动规律,以水为先导,以肥为中心,全面规划,调控区域水盐运动状况。3.2.1物理改良。盐碱土的物理改良方法包括深耕晒垡、微区改土、平整地面、客土抬高地面、大穴整地和换土等。平整地面需要注意的是要预留一定坡度,以便于挖排水沟灌水洗盐。如果土地的透水性差、质地黏重、结构不良,则需要在雨季到来前进行翻耕、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盐分降低后,于晚秋和翌年春造林,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目的。抬土高度以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为抬高高度。一般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而又不便排水的盐碱地上(如路旁、小区里),可采用大坑整地,以借雨水淋洗和人工冲洗盐分。坑的规格以穴径0.5~1.0m、深0.5m为宜。在树穴内铺隔盐层,如粗沙、炉灰渣、锯屑、碎树皮等,然后填以客土。能保证灌溉和降雨后,重力水在土壤的非毛细孔孔隙中顺利向下移动,并通过水分横向运动,使穴周围和穴下的高含盐水分得到淡化,而且由于底部隔离层的作用,使下层的高含盐水分难以上升。采取在树穴表面覆盖秸秆、稻草、树皮、地膜等措施后,可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分在地表积聚,并可使表层土增加有机质。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对树木的危害,有效地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渍化,从而保证栽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利用人工生态条件,运用隔离层、筛孔隔盐膜、防碱栽植袋等措施在树穴、树池、花坛、绿化微区改土,形成淡化微区,局部控制土壤返盐,能有效提高树木花卉成活率。3.2.2水利工程改良。水利工程措施是防治土壤盐碱化首要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措施,其中以排水系统最为重要,其可以达到控制地下水位、排水洗盐、调节土壤和地下水的水盐动龙源期刊网态。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是排水措施的2类,其中水平排水又可分为暗管排水和明沟排水,明沟排水又可分为深沟排水和浅沟排水。垂直排水主要是指竖井排水,又可分为深井排水和浅井排水,其优点是利用井的深度和机械抽排,可产生较大的地下水位降深,加速排水排盐。暗管排盐系统是在滨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改良重度盐碱地的常用方法,在地下适宜深度,按一定距离平行铺设渗水管道,相互连
本文标题:城市园林绿化中土壤改良方法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2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