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二OO九年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二OO九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电科院创建于1951年,自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具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科研单位之一。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同时授权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为了满足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中国电科院在对待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上注重吸引和培养并重。确立了教育的产品就是人才的观念,将人才的培养定位为赢得市场竞争和创新优势的核心,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开发应用,而研究生教育则是我院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2344名科技人员中,现有两院院士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各一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9人,入选百千万人才5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33人,国家电网公司级优秀专家17人。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为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30年来,中国电科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为我国电力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电力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电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我国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电力科研机构,中国电科院以其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课题多、经费充足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等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国电科院目前拥有二十个研究所、六个科技公司、一个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工程研究)电力建设技术服务中心、一个部级质量检测中心、一个杂志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建设杂志和中国电信息报纸)。建有主要实验室二十八个,其中: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为国家级实验室,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试验室、输电线路杆塔实验室、导线力学性能实验室和岩土工程实验室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实验室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拥有以电工技术、动力工程、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信息资源为特色的馆藏体系,以网络数字信息服务为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馆藏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余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00余种、中、西、日、俄文图书6万种。另有数万册书刊可供员工自行选阅。中国电科院现设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在全国的电力系统科研教育单位中也是不多的。作为国家级电力科研单位,我院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出成果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2000年至今,中国电科院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项目7项共47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3项,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项目7项,国家公益基金项目1项,电力工业重大项目200多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与重大或前沿性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我院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而充裕的师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自建院以来,中国电科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6项(其中一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0项(其中一等奖35项)、国家专利168项、第八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出版专著93部,发表学术论文2634篇,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各个标志性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强大的科研优势正是我院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因素。在多年的招生工作中,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根据各研究所和各专业的实际需求,以对每一位考生负责为工作宗旨,对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优先在院内各研究所之间调剂,在通过复试考生超计划的情况下每年申报增加招生名额,受到考生欢迎。为免除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后顾之忧,我院对全体研究生实行助学金和科研补助制度。我院没有本科生教育,考生来自全国,为避免学术上的近亲,我院欢迎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考生报考我院。雄厚的科技基础和科研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一流的人才队伍、广泛的国内外合作交流,使我院成为国家电力科技的重大创新基地,这里是国家高层次电力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每一个有志于从事电力科技事业的青年学子,将在这里实现梦想,铸就人生辉煌!报名须知1、我院2009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名。2、招生考试分两次。第一次若已完成招生计划,将不再接受第二次报名。是否接受第二次报名可在2009年2月以后登陆我院主页查询。报名时间:第一次2008-10-01至11-30第二次2009-03-01至03-31报名地点:本院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考试时间:第一次2008-12-09至12-10第二次2008-04-07至04-082、在职考生仅报考委托培养时需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或介绍信。3、考生报名时,需提供本人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成绩单、硕士论文摘要或目录、发表的论文原件或复印件以及能够表明本人学术水平的其它材料。往届毕业生需提供毕业证和学位证复印件(面试时带原件)。应届毕业生报到时应提供毕业证和学位证。4、北京考生可来院领取报名表,外地考生来信索取报名表。报名费100元。5、未尽事宜可与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联系,备有简章。单位代码:82302单位名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mail:huangy@epri.ac.cn院主页地址:www.epri.ac.cn联系电话:(010)82812502或(010)82710921联系人:黄英陈静地址: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邮编:100192招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备注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1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周孝信(1)英语(2)电路原理(3)电力系统分析(4)移动多媒体技术专业080802中:研究方向01至12专业课选考(3)电力系统分析;研究方向12专业课选考(4)移动多媒体技术。02电力系统实时仿真03电力系统分析与监控白晓民04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及控制印永华05分布式发电与电能质量胡学浩06分布式发电与微型电网技术07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郭剑波(兼职)08电力系统及其电力电子装置电磁暂态过程的分析与仿真林集明09电力系统仿真与分析汤涌10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11电力系统分析和优化技术周京阳12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刘建明(兼职)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13超高压系统故障电流限制技术研究郑健超(1)英语(2)电路原理(3)高电压工程14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机理及防护张文亮15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研究李光范16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汤广福17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陈维江(兼职)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8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郑健超(1)英语(2)电路原理(3)电力电子技术19电力电子试验技术汤广福20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技术080821可再生能源21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运行与控制戴慧珠(1)英语(2)电路原理(3)电力系统分析22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运行与控制王伟胜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入学考试参考书目报考专业参考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电路》(第四版)高教出版社邱关源2、《电力系统分析》(上)中国电力出版社诸骏伟《电力系统分析》(下)中国电力出版社夏道止3、《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P.Kundur4、《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成伟编著5、《多媒体技术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Ze-NianLiMarkS.Drew著史元春等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工程》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清华大学出版社梁曦东陈昌渔周远翔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黄俊王兆安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文标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二OO九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