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学习任务单”让语文课堂“支架式教学”如虎添翼
WORD整理版专业学习参考资料“学习任务单”让语文课堂“支架式教学”如虎添翼【内容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在支架式教学被提出,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其实,支架式教学在其他一些学科中早有运用,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驻足不久,如何能成功地将“支架式教学”引进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呢?这就少不了纸质“学习任务单”的参与。有了一份份以课本为标准,尊重学习主权,内容难易并存、层次鲜明,并能体现由扶到放、授之以渔理念,且重视学法渗透与迁移,关注终身学习的“任务单”,支架式教学便能有效地在低段语文课堂上实施起来,以此来走好“教是为了不教”的起始步。【关键词】学习任务单支架式教学方向历程共享成效何为“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现正处于新课改时期,课改呼吁要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建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和进步,体现面向全体,分层要求;要在积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各种能力,为“会学”而教,为实现终身学习而教……而支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恰恰是顺应课改需要,能为实现课程改革服务的。如此看来,将支架式教学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是切实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回看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总是采用传授灌输式,总认为孩子们很小,什么都不懂,习惯性地将他们当成一张“白纸”去学,其实这对孩子是一种扼杀。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有他对以往知识的积累,对过往生活的感悟,都是有经验积淀的,且富有潜力的。WORD整理版专业学习参考资料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呢?这就不得不需要“学习任务单”(以下都称“任务单”)的鼎力相助,尤其是直观呈现的纸质“任务单”。而所谓的“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角而设计的学生课堂学习方案。“任务单”不同于教案,它的执行者是学生,它旨在让学生围绕它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互动来亲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无疑,“任务单”和支架式教学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那如何让“任务单”在课堂上发挥其强大的能量,支撑起支架式教学呢?一、以“学习任务单”为导航,明确任务,学得有方向小学低段的语文老师总会有这样的体会,7、8岁的孩子对于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和迷糊的,他们还不清楚该如何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习惯于让老师来安排,有了老师的指向,自己再开始学习积累。这就如孩子会走路,但想到某一个地方却仍需要大人告诉他路线一样。的确,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找目的地要依靠指路牌。而一堂40分钟的课,学生必须掌握哪些学习内容、开展什么学习活动、需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低段的孩子是无法自知的,语文课较其他课而言更是如此。那如果学生能凭借直观的“任务单”预先知道这堂课他们要干什么,要怎么干,那么就好比手里有一张线路图,又如搭好了一座“脚手架”,有了明确的行进方向,学生便及时跟进并准确理会课堂需求,教师也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水涨船高。既然如此,作为导航的“任务单”便不能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有执教者依据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1.紧密结合课本,具有权威性。“教材”是最好的教学资料,这我们都认同。教材也是学生最称心的学习用书,在学生眼里,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权威。而且教材也是师生唯一共有的教学资料。再说设计“任务单”的本意就是搭建学生与课本教材间互动的桥梁,让学生能依着此“路线”自主学习文本材料,逐渐获得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单”时务必以教材为根本依据,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本可依。尤其是低段学生,一旦没有统一可依的标准,他们就会无所适从。WORD整理版专业学习参考资料2.充分了解学情,具有可操作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学习任务单,必须充分了解学情,然后精心预设。了解学情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其中哪些对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是有帮助的或必需的,这对“任务单”内容的选择,题型的设计,难度的把握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情感。学生的心里需求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情感所设计出的“任务单”往往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学生完成起来会比较有兴致。小学低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学习积极性受学习兴趣的影响十分大。当然,还要分析学生的“可能”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这些“可能”便可以尝试在“任务单”中安排一些有弹性,灵活性较强的任务,如此可以使任务单更具活力,也能促使“支架”更富魅力。在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随意设计的“任务单”往往会让执教老师欲哭无泪。有过这样一次深刻的记忆:一次课堂教学比武中,一位老师试教《鸡妈妈的新房子》一课,在“任务单”上设计了让学生初读课文后,以填空形式书面填写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因为事先没有足够充分地去了解学生已有的水平,没有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导致设计的“任务”要求高于学生实际水平,有好几个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都无法顺利地从课文中提取需要的内容,花了将近10分钟,仍然没有一个学生完成“任务”,导致课都无法上下去。(任务单如下)学习任务单任务一(略)任务二:我会填: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建议,很,后来,她赶紧。结果,她懂得了的道理。鸡妈妈听了狐狸的建议,她,结果发现,她又懂得了的道理。后来,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将“任务”重新设计,并在课前让几名层次不同的学生尝试完成,感觉可行后定下来。实际上课时“任务单”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以“学习任务单”为媒介,人人参与,学得有历程WORD整理版专业学习参考资料我们发现,以往的低段语文课堂,在学习生字或朗读课文时,因为学习难度不高,因此学生会情绪高涨,课堂参与率也会比较高。但一旦进入品读课文,找重点词句这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环节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退缩,悄悄地退出了课堂互动。仔细想来,他们之所以退缩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难,更主要是没有一种任务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找得到找不到重点句,能不能读懂句子都没关系,自己不回答自然有人会回答,这些又不是一个人的任务,自己完不完成这些任务都无伤大雅。我们试想,如果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人手一份纸质的任务单,情况是否会截然相反呢?我想那是肯定的。学生有了这样一份责任到人的“任务单”,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任务驱动力,萌发一种使命感,会主动地去探究、或相互合作去研究,想方设法去完成它,这样就能成功地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是“任务单”的任务,越有难度的任务学生越会竭尽全力地去完成,有时还会自发地合作起来,因为摆在面前的任务总得完成。“任务单”的这一驱动作用,正与“支架式教学”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不谋而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支架式教学”我们要求“任务单”应具备以下特点:1.难易并存,突出层次性。当然想要设计一份人人能参与的“任务单”一定要依据了解到的学情,尊重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不同层次的孩子。这就意味着要在“任务单”中安排难度系数不同,能力等级要求各异的多层次的任务。换言之就是既要有简单的任务(如:学生字、记多音字等),又要有稍难的任务(如: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主题思想等),还要有较难的任务(如:找重点句、品悟重点句、仿写句子等),更要有具挑战性的任务(如:课外拓展练笔、想象写话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人有参与的可能,人人有活动的领域,人人有“跳起来”的机会,人人有进步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如果都是很难的任务,学困生们就无法参与进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畏难、易放弃,那么“人人参与、学生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反之,任务都较简单的话,对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他们的参与也仅仅成了一种摆设。WORD整理版专业学习参考资料记得在一次设计“任务单”时,我怕“任务单”设计得太难学生会无法完成,担心会影响下面各环节的教学,于是给学生设计一份没有什么难度的“任务单”,于是乎,课堂上各教学环节的开展异常的“顺风顺水”,学习气氛也出奇的“活跃”,但课后细想:这节课,我的学生有收获吗?有进步吗?有提高吗?答案是自己都不想面对的。2.分合有序,拓展参与面。在设计“任务单”时,我们常常根据任务的难易对完成任务的方式也作一定的推荐,一般简单的任务就让学生独立的探索、去研究,较难的任务(部分同学无法独立完成,有些则能行)我们就建议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能力强的学生带着能力相对逊色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带着完成“任务单”上的任务,以此来扩大课堂的参与面,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而出现“不战而降者”,也避免了因为没有任务到人而出现“甩手掌柜”。小学低段学生会有“羡慕”情绪,但很少有“妒忌、恨”,更极少会有“不屑”。天真的他们还是很愿意与人合作来解决困难,这样一来,广泛开展“兵教兵”的活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当然就大大提高了。3.由扶到放,呈现梯度感。“支架式教学”独立探索这一步骤中提到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时,老师不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促使学生给力地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达到一定高度。而教师的帮助有最初的较多,逐渐减少,给学生越来越多独立钻研的机会,最后不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也能独立攀升。这无疑是传递着“由扶到放”的教学理念。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就应以此为目的。课堂上的“任务单”必然也要呈现出“由扶到放”这一梯度。这里的梯度不仅要求在“任务单”的学习内容上有体现,更需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训练上;不仅是某一堂语文课的“任务单”要有小梯度,更需要在不断产生的一系列“任务单”中有大梯度。这样,教师有计划、有规律、科学地逐步放开“温柔”的手,学生在“支架上”不断地积累、扎实地锻炼,逐渐提高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二、以“学习任务单”为平台,互动交流,学得有共享WORD整理版专业学习参考资料好的事物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学习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好答案一交流便成了大家的好答案。一个人的好方法一公布,就成了集体的好方法,这些方法和答案的价值就被放大了。据此,我们的老师们总是把某个或某些同学的好看法、好想法、好做法大张旗鼓地推荐给大家。“支架式”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的协作讨论必不可少,那就让学生围绕“任务单”来活动吧!学生千辛万苦地完成了“任务单”,自然而然就有了互动的需求,有了交流的欲望,有了积累的空间,更有了提高的可能,交流中也能将个人所得放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1.语言互动,共同提高表达能力。以“任务单”为对象的交流互动,不太会出现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因为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已针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交流环节总有些话说。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孩子,没有高段孩子那么谨慎和内敛,只要有话一般都愿意说。而且在生生互动中,老师总会在一旁给予说话者和听话者适时地指导和帮助(指导怎样更好地表达,指导如何提取他们话语中的信息等),同学也会及时地给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此和谐、平等、民主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孩子们在听人表达和自我表述中轻轻悄悄地提升听话和表达的能力。根据有关专家的实验结果,得出儿童在有成人合作的游戏和学习中,能得到比仅有儿童参与的游戏和学习更多的收获。因为在与成人的合作中,他们更快地知晓一些经验,掌握一些技能。2.思想互动,交换丰富思维方式。萧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如此想来,语文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以“任务单”为平台,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尽
本文标题:“学习任务单”让语文课堂“支架式教学”如虎添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2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