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数学组课题报告一、课题申请。课题项目名称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教学申报人姓名杨艳职称小一职务教研组长申报组别数学低段学科数学申请时间2015年3月13日预计完成时间2016年4月1日课题组主要成员小组姓名一年级备课组蒋小艳、周林、赵晋、杜丽梅、曾涛耘二年级备课组雷晓莲、覃瑶、文长绞、范小容、易堂霞、黄娟、谭金梅三年级备课组杨艳、吴莉、甘玉红预期成果形式实用观察量表、观察报告、阶段小结、研究论文研究方法文献法、分析法、尝试法、假设法、调查法一、选题背景几年来,我校互动教学研究初现成效,五环导学模式深入人心。无论是生本课堂的倡导,还是着力于学生发展为目的的阅读——自学导学课堂,其目的都是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的,连续性的,发展性的新型课堂模式。上课的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这样的共识,但是以教师自我思想构建的课堂,在学生的互动学习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的能动作用?就目前的上课情况来看,一部分老师有新型理论知识的指引,但在具体教学设计或者课堂把握上,还不能真正做到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该放手时没放手,该组织自主学习时一个人在讲。基本上保有的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教学,问答教学,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思考的学生少,研究的学生少,能张嘴表达的学生也少,更难见到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研究,生生对话;而有一部分老师更是把理论放一边,依然沿袭自己旧有的教学方式,一言堂,满堂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研讨课、随堂课,对看课的老师来说又有怎样的启发和促动?如果只是老师随意的听听,被动地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评课也多是唱赞歌,敷衍了事,对于授课者和听课者双方的专业提升效果微乎其微,更不要说学生的自主发展了。课堂是教育教学真正而经常发生的地方,有效的课堂观察能为课堂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其最为有效的起点。在我们传统的听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重数量不重质量。学校规定了听课的节数,但什么时候听,听什么课,听课之后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都由听课人自行决定,而被听课者是否能得到来自听课人的建议也很难说。2.重评价不重发展,传统的听评课是围绕课堂教学的程序和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开课人得到是等级的评定,而非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对其专业成长的建议,对听评课双方来说,都缺少持续的跟进研究。3.重结果不重程序,通过反思我们发现,进入课堂之前,听课人听课意图模糊不清,对开课人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创新不甚明了的现象很具有普遍性。进入课堂后,难以从纷繁复杂的课堂事件中,理清思路,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课后的交流与讨论中,着眼于“技术”(教学行为)的革新,常常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由于没有良好的听评课支架,没有科学的听评课程序,也就难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改革传统的上课、听课、评课方式,利用观察量表进行观察,创设面向学生互动型的新型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有效促进互动课堂的生成与发展,只有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基于以上情况的考虑,本课题尝试以课堂观察的一些方法、手段和应用等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比较性、总结归纳性研究,为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者、评价者供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教学与教材之间提供从定量到定性的一系列观察方法的参考,以期各环节渠道之间有更好的对话、沟通,促进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本课题研究拟以我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基地,将对低段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基本课型,按月轮值,在各备课组中实施,分别由主研团队负责观察角度的选取、观察量表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再由观察团队负责利用观察量表进行多角度的课堂观察,然后由双方团队通过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科学的有效教学理论来促进互动课堂的良性发展。二、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1.本课题研究目标一是通过基本课型课堂观察分析研究,进一步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帮助每一位教师创造与学生的和谐课堂、共赢课堂,从而使有效教学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搭建课堂观察框架,掌握课堂观察技术,从具体现象中寻找教学规律,并将此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健全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加以推广和应用,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二是通过课堂观察这一角度,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2.研究内容(1)、如何通过课堂观察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观察结构。我们拟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对话四个方面来构建课堂框架,具体来说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将课堂分解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维度一、教师教学——教师专业(怎么教)维度二、学生学习——有效学习(怎样学)维度三、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是什么)维度四、课堂对话——能力形成(怎么样)四个维度中以学生学习为目标,以教师教学为支撑,以课堂性质为载体,创设愉悦与合作的课堂文化。(3)、针对不同的课型制定不同观察方式,自制部分观察工具。(4)、对课堂观察所得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拟分三个步骤研究分析:统计整理→归类→解释。(5)、如何培训教师使之成为合格的观察者?研究内容中的(1)、(2)、(4)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四、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本课题拟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思路展开研究。即选取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基本课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课堂观察,筛选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若干典型案例(也有反面案例),然后通过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科学的有效教学理论来促进教师培养和课堂教学。本课题研究拟分5步走,第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观察结构;第二,对观察者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观察团队;第三、走进课堂获取观察信息数据;第四,制作教学案例;第五,形成观察报告。本课题拟用2年时间完成。打算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课题筹备阶段(2015年3月)。检索资料,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做好分析;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完成审批,立项等有关事宜。第二阶段:课题运作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反思提炼第一阶段的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形成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对实验进行指导,定期了解实验进度;撰写课题小结。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6年1月—4月)。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总课题组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二、课题研究方案。第一阶段:课题筹备阶段(2015年3月)。1、检索资料,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课题组主研成员学习了崔允漷,沈毅,吴江林撰写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并收集了一些相关的网络研究资料。2、成立了课题组,并按备课组落实主要课题负责人。3、开展相关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做好分析。4、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理论学习。5、完成审批,立项等有关事宜。第二阶段:课题运作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反思提炼第一阶段的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形成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对实验进行指导,定期了解实验进度;撰写课题小结。1、2015年4月:三年级课堂观察活动月数学低段组围绕课题开展的课堂观察研究,在三年级教研课中实施,历时2周分别由甘玉红、杨艳、吴莉进行现场授课,一、二年级承担观察任务,上课团队根据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报。2、2015年5月:二年级课堂观察活动月A、第七周雷晓莲老师组织进行了进行了课前会议《同课再构的课堂观察》B、第八——十周秦瑶、谭金梅、文长绞三位老师实施互动课堂教学活动,一、三年级分为两个观察团队进行观察记录。C、第十三周进行会后总结,三位上课老师分享设计理念,雷小莲老师针对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交流。3、2015年11月四年级杨艳、甘玉红、吴莉三位老师在上学期的经验基础上于11月推进了第三轮课堂观察获得,由五、六年级为观察团队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了观察汇报。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6年1月—4月)。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三、过程性资料。(一)理论学习资料1:课题解读首先,互的汉字结构好比两个手握在一起,正如互在汉字字义里也包含着双方的意义。也就是说,互动必须有两方,单方不构成互动。其次,互动的概念中还要动,也就是说如果双方是静止的则不构成互动:互动必须存在动,而这个动存在于双方,也就是互的范畴之内.。从形式上看,互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双方之间,一方向另一方发出信号或行动,另一方对此给出相应反馈的过程。这个反馈可以是信号回应,也可以是行动回应。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次互动回合。复杂的互动是一方发起后,双方对对方的信号和行动不断的给予反馈,产生多个回合的信息或行动的交流回合的过程。成为互动双方的资格在于:双方都要有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行动产生反馈的能力。几年来,我校互动教学研究初现成效,深入人心。无论是生本课堂的倡导,还是着力于学生发展为目的的阅读——自学导学课堂,其目的都是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的,连续性的,发展性的新型课堂模式。上课的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这样的共识,但是以教师自我思想构建的课堂,在学生的互动学习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的能动作用?就目前的上课情况来看,一部分老师有新型理论知识的指引,但在具体教学设计或者课堂把握上,还不能真正做到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该放手时没放手,该组织自主学习时一个人在讲。基本上保有的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教学,问答教学,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思考的学生少,研究的学生少,能张嘴表达的学生也少,更难见到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研究,生生对话;而有一部分老师更是把理论放一边,依然沿袭自己旧有的教学方式,一言堂,满堂灌。研讨课、随堂课,对看课的老师来说又有怎样的启发和促动?如果只是老师随意的听听,被动地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评课也多是唱赞歌,敷衍了事,对于授课者和听课者双方的专业提升效果微乎其微,更不要说学生的自主发展了。在我们传统的听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重数量不重质量。学校规定了听课的节数,但什么时候听,听什么课,听课之后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都由听课人自行决定,而被听课者是否能得到来自听课人的建议也很难说。2.重评价不重发展,传统的听评课是围绕课堂教学的程序和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开课人得到是等级的评定,而非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对其专业成长的建议,对听评课双方来说,都缺少持续的跟进研究。3.重结果不重程序,通过反思我们发现,进入课堂之前,听课人听课意图模糊不清,对开课人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创新不甚明了的现象很具有普遍性。进入课堂后,难以从纷繁复杂的课堂事件中,理清思路,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课后的交流与讨论中,着眼于“技术”(教学行为)的革新,常常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由于没有良好的听评课支架,没有科学的听评课程序,也就难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课堂是教育教学真正而经常发生的地方,有效的课堂观察能为课堂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其最为有效的起点。改革传统的上课、听课、评课方式,利用观察量表进行观察,创设面向学生互动型的新型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有效促进互动课堂的生成与发展,只有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基于以上情况的考虑,本课题尝试以课堂观察的一些方法、手段和应用等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比较性、总结归纳性研究,为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者、评价者供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为学生之间、师
本文标题:《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3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