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我国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市场分析(doc11)(1)
我国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市场分析核心提要:目前,“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国优势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目前这种优势已在海外建筑市场崭露头角,海外订单捷报频传。因此,部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建筑企业,未来将真正跨出国门,驰骋海外建筑市场。由于行业运营环境等无明显改善,除国有控股的大型综合类建筑公司以及管理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质民营建筑施工公司能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的好处外,普通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普遍不佳。而基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因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渐进性还会维持相对高位,而其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得水泥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弹性在加大,以及目前水泥价格和盈利所处阶段,预计水泥行业景气及盈利处于上升的中继阶段。上游平板玻璃价格和成本压力会趋于缓解,但景气能否明显回升以及回升幅度取决于产业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下游深加工玻璃因需求前景广阔及附加值较高而发展趋势良好,高景气将延续。在新型建材及非金属新材料行业中,门窗型材、石膏板、玻璃纤维行业虽然在建设节能社会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行业仍面临门槛较低、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无序等问题的困扰。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由于技术附加值大、应用前景广而面临长期发展良机,但目前也存在产品分散、品种多、规模小等问题。A景气上升建筑行业向全球发展目前,“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同时,中国优势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行业利润高速增长建筑业景气正持续上升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24%。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工程建筑市场的规模,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7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较去年同期稍有回落,为23.7%,但依然维持相对高位。在良好的宏观数据支持下,2007年一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收入为6373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利润总额为103亿元,增长59.7%。业内人士认为,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实属罕见,建筑业正沿景气上升通道加速上行。因此,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所以业内认为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升阶段。交通基建领域的投资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政府总计计划3.8万亿元的交通基建投资,这个数字相比“十五”期间增长73%。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0年将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万公里,2006年新通车里程4400公里,2007~2010年年均通车里程将保持在3000公里以上,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将保持强劲势头。据“十一五”规划,国家对公路(含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预计是2.1万亿元。另据铁道部4月公布的2006年铁道统计公报显示,中国铁路2006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52.75亿元,同比增长76.4%。从2007年到2010年,还将有超过1万亿元的铁路基建投资。业内人士认为,铁路建设投资即将爆发式增长。ODI效应持续发酵海外大单或成新增长点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国优势建筑公司除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外,在施工能力、设计、总包和运营等方面的能力也将跨入世界一流行列。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及新签合同额,一直以20%~40%的速度稳定增长。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突然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高达123%,总金额达到66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一些建筑公司的海外签约订单数量和金额明显增大。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爆发式增长正是中国ODI(海外直接投资)持续发酵、厚积薄发的结果。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综合服务能力仍待提升从纯技术角度看,中国建筑业已经位居世界一流行列。随着多处特大型建筑/桥梁(如金茂大厦、东海大桥)及部分高难度特种工程由中国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完成,中国目前在施工领域已经形成了绝对的技术优势。如果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来描述技术进步,人们发现我国的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在过去的15年里增长了5倍。同时,我国建筑行业与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仍待提升。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主要收入和利润来自于施工业务,提供综合服务能力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仍然有较大差距。专家认为,全行业正逐渐利用在建筑施工领域积累的优势,加强设计、项目管理、运营等新领域的开拓,通过较为全面的工程服务来获取利润,是全行业下一步技术进步的方向。资本市场促进行业发展普通企业盈利状况普遍不佳随着建筑行业借力资本市场的程度越来越高,资本市场将多角度促进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天然是资金饥渴型行业,由于工程保证金、垫资、工程尾款等资金占用的存在,建筑行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一旦接近80%,资金就成为公司扩张的瓶颈。对整个行业而言,迫切需要借助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提升资金实力以加大项目承揽力度。除融资上的便利外,资本市场还能提升建筑公司治理水平,为公司管理层和员工激励以及产业层面的资本运作提供操作平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仍然维持较高水平的预期下,普通建筑施工(房地产及基建)行业整体效益还将处于较高增长态势。但是,在行业运营环境(准入门槛低、竞争无序、集中度低)没有大的改观之前,普通建筑类企业盈利普遍不佳的状况将难以有效改观。业内人士认为,在普通建筑领域,国有控股的大型综合类建筑公司与管理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质民营建筑施工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在特种建筑(专业工业工程)工程方面,因所服务行业(领域)景气及发展空间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但特种建筑因壁垒高、附加值大、行业集中度高的特性而易呈现寡头垄断市场格局;在建筑装修装饰业,由于直接面对公共场所和终端家居装饰消费需求,有部分下游消费行业特性,消费升级将刺激行业较快增长。B企业盈利潜力大水泥行业处于上升阶段基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因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渐进性还会维持相对高位,而其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得水泥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弹性在加大,以及目前水泥价格和盈利所处阶段,预计水泥行业景气及盈利处于上升的中继阶段。水泥行业呈量价齐升趋势2006年,受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相对高位,以及水泥消费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弹性加大的拉动,全国水泥产销量达12.35亿吨,同比增长15.53%,增速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水泥价格呈回升之势,2006年全国水泥价格同比上升2%,在重要燃料煤炭价格平稳的情况下毛利率呈现相应回升。2006年水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同比下降2.4%,且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和余热发电设施。中国水泥协会统计资料显示,承继2005年四季度以来行业景气回升的趋势,2007年一季度水泥工业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9308.6万吨,同比增长14.50%,增幅同比回落8.8个百分点。而景气的进一步提升,使得水泥行业今年1~2月利润总额已达到9亿元,较利润总额创新高的2006年同期高出3亿多元。二季度以来,伴随年内水泥第一个销售旺季的到来,水泥行业量价齐升趋势明显。基建投资拉动水泥需求增长水泥作为典型的周期性、投资拉动型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密切相关。未来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因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渐进性还会维持相对高位,而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的变化(如工业性投资减缓,基建投资保持旺盛)使得水泥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弹性在加大,从而有利于拉动水泥的消费需求。此外,由于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相继出台,我国经济已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梯级推进性。如在拉动经济增长“三架马车”之一的投资上是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增速减缓了,但中西部、北部地区在加快,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投资仍然较快。整合重组和节能减排成热点从水泥价格和盈利状况分析,目前我国的水泥行业处于景气上升的中继阶段。今后几年,水泥行业运行特征突出表现为整合重组和节能减排将成为持续热点。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通知,公布60家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名单,其中包含12家全国性重点企业和48家区域性重点企业。通知指出对列入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开展项目投资、重组兼并,有关方面应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业内人士认为,该名单的公布是为贯彻落实2006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即在结构调整中更好地体现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政策。这将有利于加速推进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即扶持以新型干法工艺为主的大型企业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加速落后工艺产能的淘汰。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2008年底前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依法关停并转年产规模小于20万吨和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企业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末淘汰小水泥产能2.5亿吨。为了切实落实该项通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发改委相继与各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责任书。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能源价格高企和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企业追求利润和社会责任的动机使得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将成为持续热点。近几年来,国内水泥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取得新进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新动力。目前,日产5000吨水泥成套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5%,促使水泥行业吨投资成本由本世纪初的1000多元,降低至300元。在产品趋同、生产规模趋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节能降耗改造。新建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及技术装备使全行业热耗、电耗指标明显下降,系统运转率显著提高。C下游蓬勃发展玻璃行业全面复苏玻璃行业景气趋势是上游平板玻璃价格和成本压力会趋于缓解,但景气能否明显回升以及回升幅度取决于六部委于2006年底公布的产业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以有效遏制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同时,下游深加工玻璃因需求前景广阔及附加值较高而发展趋势良好,高景气将延续。平板玻璃行业景气触底反弹从2006年的相关统计来看,属于上游行业的平板玻璃触及本轮景气周期低点,下游深加工玻璃景气向好延续,主要原因有:全年浮法玻璃的平均售价比2005年仍然下降7%~9%,每重量箱下降4~6元,而重油、纯碱等原燃料成本价格则处于历史高位。2006年国内夹层、中空和钢化等深加工玻璃的产销量增长超过30%,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从2006年四季度起,平板玻璃行业的景气已有起色,单季实现盈利。2007年一季度,平板玻璃产品均价高出去年同期近15%,促使今年一季度行业成功实现盈利。平板玻璃制造业投资自2006年7月份开始出现由增转降,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同比下降7.3%。而在建的项目基本都是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且生产结构进一步改善,新建成投产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平均规模进一步提高,地区布局更为合理,大都贴近消费市场和玻璃短缺地区。业内人士认为,玻璃的上游行业的景气目前已有起色,但景气上升空间取决于产业政策落实力度,并购重组趋于蔓延。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上游的平板玻璃价格和成本压力会趋于缓解,但景气能否明显回升以及回升的幅度,取决于六部委于2006年12月6日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能否得到有效落实以有效遏制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下游深加工玻璃前景看好专家指出,玻璃行业景气近几年来波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产能和产品集中在上游平板玻璃,而由于平板玻璃进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从而使得行业景气频繁起伏。因此,改善的契机在于行业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下游高附加值和差异化产品的比重逐步上升。由于下游深加工玻璃因需求前景广阔
本文标题:我国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市场分析(doc1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