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纪实性摄影初步(正稿)
纪实性摄影初步关于领导视察和企业文化摄影共探讨目录•什么是纪实性摄影•认识你的相机和基本拍摄手法•关注三个环节•关乎技巧和预判意识•领导视察和企业文化摄影的基本原则•领导视察摄影:企业文化摄影:会议拍摄会见拍摄宴请拍摄合影拍摄视察拍摄深入分析:责任担当,创新实干,融合跨越确定拆分拍摄主题选择拍摄场景后期制作谈谈纪实性摄影•纪实性是摄影的基本特征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大量摄影作品,都是以其纪实性作为主要特征、主要功能存在的。就如我们今天所要一起讨论的领导视察和企业文化摄影,它必须真实(甚至于强化)的再现你所拍摄的场景。•从我个人角度来理解纪实性摄影,其实就是关于自然和物的摄影(自然风光摄影、野生动植物摄影、产品摄影、科技摄影等),关于社会和人的摄影(生活摄影、商业摄影肖像婚纱、风俗民情摄影、新闻摄影、社会纪实摄影等),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主要是关于社会和人的摄影,它主要倾向于通过对这种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表达。•后面我会把今天的研讨的话题简称为纪实性摄影,因为不管是领导视察和企业文化的核心一是展示领导(企业)的光辉形象,二是把领导(企业)所要展示的意图表达出去,这表达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真实再现,一层是强化后再现,特别对于企业文化这种摄影题材来说,不仅要能体现企业文化,更要表达出这种文化的内涵。谈谈纪实性摄影•下面我们就言归正传的来谈谈如何做好纪实性摄影。•就我看来做好纪实性摄影需要做好软硬两手准备,什么叫软硬两手准备呢,•1、就是说硬件上要满足,没有设备谈何纪实,硬件上也是容易实现的,由单位出钱购买相关设备了,这里就不累述了。•2、软件上的准备要做好“勤思多动”•(1)、勤思的意思就简单了,就是多动脑筋多思考,拍摄前多想想,拍摄中间也想想,拍摄后期多反思。•(2)多动更简单了,眼动手动脚动,拍摄流程中,要做到眼观八方随时找到最好的机位,勤按快门,多找角度进行拍摄。•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闲侃了。认识你的相机1、人靠衣装马靠鞍,拍照还得用单反。以下罗列出各种摄影设备的加成效果,作为纪实性摄影当然要用最好的设备了。2、熟悉你的摄影装备(主要是相机和闪光灯)•调节你的相机•逆光拍摄•照片的构图•拍摄的角度调节你的相机(一)存储格式选择:•用JPEG格式拍摄时,尽量将图像尺寸设置为“最大”,并将图像品质设置为“最精细”,所拍摄图像的有效像素才达到相机所标称的像素级别和高质量的图像文件。(二)日期和时间设定:•每次拍摄前注意检查相机的时间设置。(三)色彩模式设定数码相机的色彩模式、照片风格应设置为“标准”,以确保拍摄的档案照片色彩真实。标准单色(四)白平衡设定日光的标准色温约为5400°K,色温过高时光线会偏冷,色温过低时光线则偏暖。采用“自动白平衡”模式为主,光线复杂时增减调节。白炽灯自动(五)闪光灯•黑暗环境;•逆光情形。•闪光角度•远景拍摄——直打;•近景拍摄——利用墙壁反射;——利用反光板反射;——利用遮光板散射。(六)取景:通过调节焦距确定拍摄的画面。图一图二(图一)我们很难知道作者真正想要拍的是不是猫。(图二)效果明显了。(七)对焦:•自动对焦•多点对焦虽然说可以自动对焦,但对准哪一点进行对焦则必需由拍摄者自己来决定。对焦的准确度是能否出照片的关键因素,但关于对焦不是本次探讨的重点,如有需要,另附文。对焦准确失去焦点右边的是没有调节好焦距的模糊照片。即使条好了焦距,但在拍摄的时候,手部或相机的抖动都会让焦距模糊。(八)曝光:照射到胶片或者CCD上的光的强弱。•通过对焦和调节快门速度,控制适当的曝光度。•自动曝光(AE)•曝光补正(EV)曝光补正应先在目标中选择[EV补正],再进行正负调整。曝光过度曝光不足曝光适当逆向补正正向补正还原真实曝光补偿设定当主体处于逆光或明亮背景前,应适当调整曝光补偿为“+”值;曝光未作补偿曝光补偿+1•当主体处于较暗的背景前,适当调整曝光补偿为“-”值。确保主体曝光的正常。曝光未作补偿曝光补偿-1认识你的相机•这上面所说的一大堆关于相机的基本操作和配置,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熟悉你的相机(摄像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都不熟悉的话,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万一出现问题那玩笑就开大了。而熟悉设备的最好办法就是读透说明书,并利用闲暇的时间来练习,只有熟悉了设备,才能做到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指哪打哪。基本点拍摄手法•逆光拍摄逆光拍摄——“大黑脸”。这也是日常拍摄中很常遇到的场景,我们可以利用两个方面的手段来解决,硬手段:1、曝光补偿——提升整张相片的亮度,而导致背景的细节丧失。2、使用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在人物的脸部,实现正常曝光。软手段:通过后期软件来处理。如ps中通过调整曝光指数或拉暗部和黑色来实现“大黑脸”的处理。画面的构图主题鲜明画面干净表情生动曝光未作补偿曝光补偿-1拍摄的角度(一)平拍拍摄点与拍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容易引起观众之间的交流产生亲近感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体现层次感曝光未作补偿曝光补偿-1(二)俯拍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曝光未作补偿曝光补偿-1(三)仰拍可使画面出现很低的水平线,将杂乱景物压在较低的地平线以下,使前景高大。容易产生严重变形或使直立物体产生倾倒的感觉。关注三个环节•1、活动前:•准备好器材。记得充电,不然后果你懂的。如果有多个镜头,不嫌重就都带上!广角拍合影,长焦拍特写,光圈尽量大,利于突出领导。三脚架、独脚架不那么必要,如果是会议的话,独脚架是个好东西。有外闪就带上,带外闪时记得带上柔光罩;•作为摄影人员尽量提前到达活动(会议)现场。观察现场的布置、光线,同时要提前拿到活动会议的流程表,正规的一般都会有,小型的就跟现场的工作人员打听。事先模拟设想一下领导从哪儿出现,接下来在哪里入座,然后什么时候上台等等,根据设想的场景,试拍一下,更稳妥的办法是找一个人充当领导,拍一下,看看效果,调整好参数;•关于抓拍:现在相机高感都可以了,快门调高点,ISO调高点。拍到一张清晰的有噪点的照片总比拍到张模糊的没噪点的照片强吧。位置之类的还是要提前准备好。拍的时候别凑在领导边狂摁快门,可以小跑两步到领导接下来会到的位置等,领导看到后,一般都会走到你跟前给你拍的;•关于特写:长焦走起!领导一讲话就又臭又长,可以有很长的时间让你站在那儿等一个好镜头。重点抓住领导捏眼镜、看文件、做笔记、抬头说话这些个有动作的镜头,多拍几张。尽量让画面只有领导一人,领导坐着的情况下,把桌牌也拍进去,坐在他左右两边的手就不必了。如果是站在舞台上讲话,尽量减少仰拍,要平拍,省得画面上两个大鼻孔,可以拍全身和半身,但画面边缘不要切到关节(比如膝盖)在舞台上有一个极端情况是领导身后有个投影白幕或者LED屏,这时候要加好几档曝光补偿,或者对着领导的脸测光,否则就排成剪影了,也可用闪光,机内闪光能避免就避免,外闪多用跳闪,实在只能直接对着闪了,好歹上个柔光罩吧……闪光指数别太高,不过我还是倾向于用高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享受被闪瞎狗眼的感觉。2、活动中:•关于合影:•广角必须的,如果只有标准焦段的镜头,后退后退后退……找个阶梯地形来拍,找不到的话,弄一排椅子,领导来,尽量不要出现有人的脸被挡到或者身子剩一半,时间充裕的话,让画面对称些,以上是严肃活动时候的合影;•轻松活动的合影,依然领导中间,可以站着,分散些没问题,因为后面也要站人,后面的人脸露出来就行,小年轻们蹲在最前吧。最好上三脚架,注意留一点背景,交代出地点,拍摄地点避免硬光。拍的时候可以喊一二三,喊道二就可以拍了,合影给他高速连拍个十几张,后期可以补救;•关于现场:别忘了弄些现场的大场景照片,群众可以不用特别但是要有些全场的照片,这个在上报纸或者网站时候,是必备的绿叶……•3、后期:•挑照片:这个不用怎么说,模糊的不要,奇怪表情的不要,画面歪了的不要,有人抢镜头的不要。一般情况下,都是删删删,我建议新建个文件夹,把合适的照片拉过去,因为有可能删得爽后发现某个场景居然被删光了,这时候可以用较次的照片补上;•后期处理:这个一般编辑会做的,但是有时需要自己来。拉点曲线,增加点对比度这些妥妥的,用好污点涂抹工具也可以使用修复工具,还有那什么图章工具,把瑕疵修了,然后可以裁切,进行二次构图。合影要仔细观察所有人脸,如果拍了十几张,没有一张好,这时候就只能合成,这也是我说要用高速连拍的原因,可以拍下比较相似的照片而好用于合成。•存档:一切处置完毕,弄好的照片也上交了,这时把所有照片压缩后存起来吧,稳妥点是电脑一份,网盘一份。关于技巧•1、基础的必备技巧:基本构图法则默写100遍,练习1000遍。(但偶尔出现不好构图的时候怎么解决呢?其实也很简单,把场景的各个角度和方向都拍下来,回去进行二次构图,宁可多拍也不要一开始就抱着一张成片的准备。)•2、挑出来说说拍领导需要注意的吧:•(1)、主要领导放在主要位置,构图上要突出,要显得高大。•(2)、主要领导一定要正脸,至少45度正脸。•(3)、拍讲话,如果单拍抓不到好表情,用连拍,领导总不会一直闭着眼讲话的。•(4)、如果你个子高,适当降低拍摄机位。•(5)、避免拍到领导的不足•……(剩下自己脑补下了)关于预判和意识•1、不容错过的拍照时机:提前到,最后走,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抓好片子的最佳时间不是在活动期间(会议类),而是每次活动还没开始,领导刚来的时候,寒暄、握手,这时候往往能够抓到生动的照片。会间茶歇的时候。会议刚结束,领导开始离席直至离开。拍的时候抓好提前量,走在领导要走的路前,可适当脑补领导接下来的行动,提前找好拍摄位置。如果跟领导交流那个人以后不小心牛逼大发了,那照片价值也就大了,想象下如果下图戴帽子的大爷是你的领导...••(开会前领导刚入席拍的)•下图是会议已经开完,几个领导陪专家遛弯去的时候拍的。•总而言之,领导放松与人交流的时候,容易出好片。别人休息的时间是摄影记者最忙碌的时间。•2、必不可少的安全出图:•这些图是在一次活动中一定要拍的,以保证不出错:•(1)、活动场所从后向前的全景:如果现场像上图一样,中间一个大通道,人并不多,那就选用下图的角度,显得现场气氛更热闹一些。拍的时候带上一些吊顶,会显得会场宏大一些。•(2)、活动场所从前向后的全景、嘉宾席全景、观众席全景等•(3)、搞清楚领导之间的关系:•留意领导的喜好,留好符合主旋律的图片...典型参考:习近平会见安倍晋三的组图。•(4)、领导、嘉宾发言的特写;(注意拍摄角度,不要过高过低,心里没底就各种角度多拍几张)•(5)、听众认真听讲话的特写;交流的特写;户外活动中能表明主题的特写;(抓特写70-200很好用滴,但是广角的张力也很吸引人)拍的时候注意尽量捎带上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比如横幅、标语、易拉宝、logo之类,用以交代图片背景。•(6)、用好连拍。有些领导很淘气,专门在你按下快门的时候闭眼睛,或者发动瞬间移动技能,让你只能捕捉到他的残影,这时候只能靠相机的连拍功能,虽然这样做将会大大增加后期选图的工作量,但对于业余摄影师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领导视察摄影的基本原则•要正规着装,拍摄时落落大方;•要积极主动,抢占有利地形;•要胆大灵活,适当提示领导;•要多拍连拍,选取一张最优的。领导视察摄影的基本原则•不要拍领导抽烟、喝水的动作;•不要拍领导特别激动、发火的情形;•不要在领导头部出现背景分割线条;•不要在领导跟前无规律晃来晃去;•不要跟资深记者抢位置。领导视察摄影的基本原则(范例)领导,作为宇宙万物的中心,应该占据每一个构图的焦点位置。例如:画面的中心,画面的黄金分割处等。领导视察摄影的基本原则(范例)•要注意的是,在后期的修图过程中,尽管咱们的领导再耀眼,也要抑制住你内心澎湃的敬仰之情,不得作有违自然规律的过度修饰。领导视察摄影的基本原则(范例)最适宜的仰拍高度为:领导眼睛偏下方左右。这种叫双长(场)拍法,什么叫双长(场),就是显腿长气场强。领导视察摄影的基本原则(范例)•那是不是角度越低,腿就越长,气场就越足呢?没错,江湖上有一种叫遁地鼻孔拍摄法,这是一种较为刁钻的角
本文标题:纪实性摄影初步(正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8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