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4页)上海大学2015~2016学年春季学期试卷B课程名:国际法B课程号:06265144学分:4应试人声明:我保证遵守《上海大学学生手册》中的《上海大学考场规则》,如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愿意接受《上海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界定及处分规定》的纪律处分。应试人应试人学号应试人所在院系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现代国际法禁止的领土取得方式是C。A.先占B.添附C.征服D.赠予()2、根据《月球协定》的相关规定,月球及其资源属于BA.无主物B.人类共同继承财产C.共有物D.专属联合国的开发对象()3、在外交关系中,外交团的作用是A。A.礼仪性的B.政治性的C.商业性的D.永久性的()4、《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有权确定的专属经济区宽度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D海里?A.6海里B.12海里C.24海里D.200海里()5、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条约的加入一般是针对D。A.开放性双边条约B.多边国际公约C.边界条约D.开放性的多边条约或国际公约()6、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是C。A.1789年法国革命B.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C.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D.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甲国因故驱逐了乙国驻甲国使馆中一名外交人员,后乙国也驱逐了甲国驻乙国使馆中一名外交人员,乙国的行为是A。A.反报B.报复C.干涉D.制裁()8、对我国和外国所缔结的条约与重要协定,有权决定批准的机关是D。A.国家主席B.国务院C.外交部D.全国人大常委会()9、甲国对于外国人在乙国领域内侵犯甲国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是A。A.保护性管辖B.属地管辖C.属人管辖D.普遍性管辖(A)10、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负责条约登记的机关是()A.联合国秘书处B.联合国安理会C.联合国经社理事会D.国际法院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BCD)1、甲国为沿海国,但从未发表过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也从未在大陆架上进行过任何活动。现乙国在甲国不知晓的情况下,在甲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对此,下列判断是不正确的?A.乙国的行为非法,应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责任B.根据海洋科研自由原则,乙国行为合法C.乙国行为合法,因为甲国从来没有提出大陆架的主张D.乙国合法,因为甲国从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或有效占领(BD)2、甲国船东的货轮“欢乐号”(在乙国注册)在丙国港口停泊期间,非丙国国籍船员詹某和卡某在船舱内因口角引起斗殴。依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和实践,下列判断是正确的?A.丙国通常依据詹某或卡某的请求,对该事件行使管辖权B.丙国通常依据船长的请求,对该事件行使管辖权C.丙国通常依据甲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行使管辖权D.丙国通常依据乙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行使管辖权(ACD)3、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行为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其他国家不得进行干涉的有AB呢?。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冲突,甲国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种族隔离区成绩第2页(共4页)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国际组织(ABD)4、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A.领陆B.领水C.大陆架D.领空(ACD)5、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的例外情形有。A.该条约违反国际强行法规则B.该条约违反缔约国国内法C.情势发生根本变化D.具体行为涉及条约保留条款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反报一国以同样或类似的行为反击另一国某种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正的行为。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反报是国家可以采取的一种对抗措施。2、国际法优先说国际法优先说: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是同一个法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国际法的地位高于国内法,国内法从属于国际法,在效力上依靠国际法3、战争罪4、外交团指驻在一国首都的各外国使馆馆长和其他外交人员组成的团体。外交团不是外交代表机关,不具有任何法律职能,主要是在外交礼仪方面发挥作用。5、条约保留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的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为何,其目的在于摈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大陆架的法律地位。(1)大陆架是沿海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2分)(2)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2分)(3)沿海国对大陆架的主权权利是专属性的;(1分)(4)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并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的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1分)2、简述国际条约的主要特征。(1)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签订的协议;(2分)(2)为缔约主体创设国际权利和义务;(2分)(3)必须以国际法为准;(1分)(4)以书面形式为主。(1分)3、简述引渡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规则。(1)引渡以条约为前提。在国际法上,国家之间并无引渡罪犯的义务,除非它根据条约承担了这种义务。(2分)(2)政治犯不引渡原则;(1分)(3)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1分)(4)双重犯罪原则。即可引渡的犯罪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双方都认为是犯罪的行为。(1分)(5)罪行特定原则。即移交给请求国的罪犯,在该国只能就其请求引渡时所指控的罪名予以审判和处罚。(1分)第3页(共4页)4、比较国际习惯法的证据。国际习惯法通常是不成文的。因此,为了查明一项国际习惯法证据,就需要从国家行为中寻求证据。(2分)这些证据包括: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的外交文件;(1分)国际机构及国际会议的各种法律文件;(1分)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相关文件;(1分)国际和国内司法机关的判决等资料。(1分)5、在国际实践中,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缔约能力;(2分)(2)使节权;(1分)(3)享受特权与豁免;(1分)(4)承认与被承认权;(1分)(5)国际责任能力。(1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国家豁免原则的发展。(1)19世纪初,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由于所有的主权国家都是平等的,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对另一个国家主张管辖权,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享有豁免权。(2分)(2)19世纪末,绝对豁免原则盛行,即国家在外国法院的诉讼中可以对自己所有的行为援引管辖豁免。(2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限豁免原则出现。即对国家传统上所从事的政治、外交以及军事行动可享受豁免,而经济、贸易等原来主要由私人或法人从事的行为则不能享受豁免。(3分)(4)《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方式确立了限制豁免原则,随着公约的通过和开放签署,限制豁免原则将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该原则将成为国家豁免立法的发展趋势。(3分)第4页(共4页)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论述沿海国对大陆架所享有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大陆架是沿海国领海之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1分)(1)沿海国享有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2分)(2)沿海国对大陆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的权利是专属的,未经沿海国明示同意,任何人不得从事此类活动;(2分)(3)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并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的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1分)(4)沿海国有授权和管理为一切目的在大陆架上进行钻探的专属权利;(1分)(5)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沿海国对大陆架权利的行使,不得对航行和公约规定的其他国家的其他权利和自由有所侵害,或造成不当的烦扰。(3分)六、案例分析(10分)美国驻德黑兰外交领事人员案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亲美的伊朗王国政府被推翻。在革命过程中,示威游行的伊朗学生冲击并占领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扣留了美国驻伊使馆的外交领事人员。为此,美国于l980年宣布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资产。在释放人质谈判未能迅速取得结果的情况下,卡特政府派遣特种部队潜入伊朗使用武力营救人质,但行动遭到失败。与此同时,1979年11月29日,美国向海牙国际法院对伊朗提起诉讼,请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保全措施,同时请求法院判定伊朗违反了《维也纳外交领事关系公约》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伊朗对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其理由之一是认为扣押美国外交人员是民众的行为,不是伊朗政府的行为,因此美伊两国之间不存在争端。案件进行过程中,美伊两国继续进行了谈判,并最终达成了解决的方案,被扣押的美国外交领事人员获得了释放。(1)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国际争端?理由何在?是;因为革命过程中的运动是国家行为,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纠纷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的争执。(2分)(2)美伊纠纷如果是国际争端,请问它属于法律性争端还是政治性争端?法律性争端。(1分)(3)美国冻结伊朗在美资产的行为属于反报还是报复?理由何在?报复。(1分)因为反报是针对一国不友好、不礼貌、不公正的行为,常用于国家之间有关贸易、关税、航运、外交特权与豁免等经济关系;报复针对的是国际不法行为。在此案中,伊朗存在不法行为,美国对其进行报复。(2分)(4)美伊谈判解决人质问题,属于何种类型的国际争端解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方法非强制方法中的政治方法。(2分)(5)美国能否在谈判的同时,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为什么?可以。因为争端当事国可以自愿选择争端解决的方式。(2分)
本文标题:国际法期末试卷-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1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