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天津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网考第三次客观题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网考第三次作业一、单选题(15道,共30分)题目1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D)。选择一项:A.什么、为谁、何时、为什么B.为谁、何时、什么、那里C.如何、什么、何时、那里D.什么、多少、如何、为谁题目2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D)。选择一项:A.流量分析B.存量分析C.结构分析D.总量分析题目3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D)选择一项:A.108个B.100个C.106个D.6个题目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选择一项: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题目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选择一项: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题目6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选择一项: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题目7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C)选择一项:A.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题目8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一定是(C)选择一项:A.等成本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B.等产量曲线与等利润曲线的切点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D.等产量曲线与等收入曲线的切点题目9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A)选择一项:A.正常利润B.超额利润C.贡献利润D.亏损题目10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A)选择一项:A.收支相抵点B.亏损点C.停止营业点D.获取超额利润点题目11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B)选择一项:A.正常利润B.超额利润C.贡献利润D.亏损题目12在要素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A)选择一项:A.VMP=WB.MRP=WC.MP=WD.MR=W题目13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D)选择一项:A.边际产品价值B.边际收益C.边际产品D.边际生产力题目14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B)选择一项:A.排他性B.非排他性C.竞争性D.非竞争性题目15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C)问题可妥善解决选择一项: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B.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0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D.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二、多选题(10道,共30分)题目16微观经济学的特点有(ABCDE)。选择一项或多项:A.考察微观经济行为B.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分析个体经济行为C.考察大生产条件下的微观经济D.突出微观经济分析方法E.运用数学分析工具题目17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ACD)选择一项或多项:A.交叉弹性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B.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C.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D.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E.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题目18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ABCE)选择一项或多项:A.生产的难易程度B.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C.生产技术D.商品的价格E.难易保管题目1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D)选择一项或多项:A.MC大于AC时,AC下降B.MC小于AC时,AC下降C.MC等于AC时,AC下降D.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E.MC等于AC时,AC达到最高点题目20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CE)选择一项或多项: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E.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题目2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的是(ABC)选择一项或多项:A.价格曲线B.需求曲线C.边际收益曲线D.总收益曲线E.边际成本曲线题目2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ABC)选择一项或多项:A.MR=MCB.P=MCC.AR=MCD.AR=ACE.TR=TC题目23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BC)选择一项或多项:A.菲利浦斯曲线B.洛伦兹曲线C.基尼系数D.国民消费曲线E.拉弗曲线题目24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且与(ABC)是相等的。选择一项或多项:A.ACLB.MCLC.WOD.MRLE.ARL题目25外部经济是指(ACE)选择一项或多项: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三、判断题(10道,共20分)题目26规范分析的特点是回答是什么?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和得出的结论可进行论证。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7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8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9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1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2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3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4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5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选择一项:对错四、配伍题(10道,共20分)题目36流量分析:(A)选择一项:A.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B.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C.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影响的分析。D.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题目37供给价格弹性:(F)选择一项:A.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B.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D.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G.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题目38供求规律:(F)选择一项: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题目39等产量曲线:(A)选择一项: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题目40等成本线:(C)选择一项: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题目41完全垄断:(B)选择一项: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C.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题目42二级价格歧视:(A)选择一项:A.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B.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C.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D.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题目43边际生产力:(A)选择一项:A.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B.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C.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题目44洛伦兹曲线:(C)选择一项: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B.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C.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D.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题目45委托代理问题:(C)选择一项: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B.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C.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本文标题:天津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网考第三次客观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4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