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搭配(2)(导学案)
1第2课时搭配(2)课题搭配(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使学生学会找简单事物组合数,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意识,这是本节课要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突显数学生活化和趣味化。通过吃早餐,搭配衣服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组合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踊跃地参与学习活动,为较好地掌握新知识作铺垫,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2、借助直观操作解决问题,降低学习难度。找出简单事物组合数,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因此要用图示展示解题思路,降低学习难度,展示组合规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及时展示他们想法,大家一起讨论,寻找解题最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达成教学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学习目标1、能用连线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组合数。2、学会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组合数。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意识和能力。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等。学具准备:衣服图案卡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4分钟)1、课件出示问题:早上起来,妈妈为丽丽准备了早餐。牛奶豆浆蛋糕油条饼干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有多少种选法?2、导入新课。上面题属于简单组合问题,这种类型题要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内容。1、读题,理解题意试着解题,小组之间交流答案。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1、想一想,填一填。答案:(1)数学(2)英语语文语文英语(3)英语数学语文语文数学2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1、探究简单组合解答方法。(1)组织学生先在卡片上写上饮料和点心名称,再动手摆一摆,把每种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画一画,连一连。(2)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记录才比较清楚,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相互交流并总结。2、综合应用,提高深化。课件出示例2。(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取信息。(2)引导学生尝试用符号或字母表示不同上装和下装,探讨不同穿法。(3)用课件演示学生每一种搭配方法。(4)引导学生明确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1、(1)按老师要求小组合作动手摆卡片,记录结果,然后全班汇报最佳方法:(2)交流总结:先把一种饮料和每一种点心分别连线,再把另一种饮料和每一种点心分别连线。2、(1)观察主题图,汇报获得信息:有两件上装、三件下装。(2)尝试用符号或字母独立实践操作方法,用连线找出所有搭配方法。(3)交流各种不同搭配方法。(4)小组派代表汇报: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顺序连线。2、选一选:每两种水果装一盘,可以有()种装法。A、5B、6C、3D、2答案:C3、学校准备在4位男同学和3位女同学中选出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作为诗词展演节目主持人,有多少种不同选法?答案:4×3=12(种)。答:有12种不同选法。三、巩固练习。(12分钟)1、完成教材第102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4、5题。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第5题注意既要横向观察又要纵向观察。教学过程中老师疑问:四、课堂小结。(4分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了问题?自由说一说本节课收获。五、教学板书3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探索数学知识方法和如何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法。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教师点评和总结:
本文标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搭配(2)(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7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