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11页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15年面向藏区“9+3”毕业生单招文化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代码:W01适用专业:会计、电子商务考试科目:德育、语文、数学答卷说明:1.本试卷单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试内容为德育,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为语文,第三部分考试内容为数学。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德育60分、语文60分、数学30分。3.考生不能在本试卷上答题,只能在答题卷上答题。第一部分德育(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2.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A.被统治阶级B.统治阶级C.个人D.少数人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A.经济制度B.法律制度C.文化制度D.基本政治制度4.下列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A.讲卫生B.随地乱扔果皮纸屑C.捡到财物立即交给警察D.讲文明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第2页/共11页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6.办事公道是指职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A.不徇私情,不避亲疏B.待人热情,勤俭持家C.公私分明,公平公正D.邻里和睦,正大光明7.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B.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C.德治与法治不得同时存在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8.以下关于诚实守信的认识和判断中,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不需要诚实守信B.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应有的法则C.诚实守信不重要D.诚实守信应以追求金钱为目的9.遵纪守法,对每个公民来说,必须做到()。A.践踏草坪B.行贿受贿C.抢劫杀人D.努力学法,知法、守法、用法10.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提倡爱岗敬业已不合时宜B.爱岗敬业应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C.爱岗敬业就是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工作D.爱岗敬业的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择业自由11.职业活动中,符合“仪表端庄”具体要求的是()。第3页/共11页A.着装怪异B.鞋袜搭配合理C.饰品夸张D.发型突出个性1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地方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地方政府13.人身权包括身份权和()两大类。A.人格权B.言论权C.健康权D.名誉权14.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免去周永康兼任的公安部长职务,任命孟建柱为公安部长。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A.最高立法权B.最高审判权C.最高任免权D.最高监督权15.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建设()社会。A.社会主义和谐B.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C.小康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A.与时俱进B.马克思主义C.团结奋斗D.艰苦奋斗17.()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私有制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D.公有制经济18.下列不属于我国诉讼基本程序的是()。A.刑事诉讼程序B.民事诉讼程序C.婚姻法程序D.行政诉讼程序19.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决定,第4页/共11页将()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A.1月1日B.10月1日C.5月1日D.12月13日20.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10月4日晚在韩国仁川落幕。()体育代表团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位列第一。A.韩国B.越南C.印度D.中国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每小题的括号里,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手段解决。()2.自然人就是公民。()3.公民不必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4.职业生涯规划应有明确的方向和阶段目标,至于措施则可有可无。()5.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没有矛盾的社会。()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7.我国的职业教育由于起步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不大。()8.中国已经实现了小康,没有必要再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9.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问题与环境问题。()10.我国除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参政,因此实行的是多党制。()11.清明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爱国忠臣屈原。()12.当前,我国社会在商业、教育、学术等诸多领域中存在诚信危机,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和谐。()13.犯罪属于民事违法行为。()14.五项教育的内容包括感恩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文明礼仪教育。()15.“三禁两不”中的“三禁”是指在校中小学学生严禁饮酒酗酒、严禁携带隐第5页/共11页藏管制刀具、严禁出校门。()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共25分。要求:紧扣题意,言之成理)。1.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小曲,他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仍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1)结合“三个工人砌墙”的事例,请你谈谈确立人生目标对我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性。(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2.从职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事业有成者有之,庸庸碌碌者有之,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者也有之。其实,这种差别在学校期间就出现了。①有的同学上职校是出于无奈,把自己定位于中考的失败者,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认为上职校就是混三年。②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新的人生起点,努力学习,一切从头开始。③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人生的一次机遇,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项,在校学习期间做学习的有心人。(1)你是否认同以上三类同学的行为,请说明理由。(2)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对待挫折和逆境?第二部分语文(60分)四、语文基础知识(18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1.读拼音写词语。A.zǔnáo()第6页/共11页B.gēyáo()2.根据提示填空。A.天苍苍,野茫茫,。B.乐府诗《长歌行》中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好时光,不要老来后悔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二)改错题(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每个1分,共4分)A.呼朋换友()B.誓不可挡()C.不劳而活()D.牛郎侄女()(三)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填入题后括号内)1.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组是()。A.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应该明确地指出他的错误,并要求他改正。B.尽管胡狼潜伏在草丛间,悄悄向猫鼬靠近,但还是被机灵的猫鼬发现了。C.与其在家老坐着,还不如出去找同学打打球,做做游戏。D.不但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我,而且锻炼了我的自理自立能力。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一到晚上,烈得近不可闻;梅花香得凛然,,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①像酒精勾兑的假酒②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③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3.下面这段叙述电气化高速铁路的文字,对其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A.安全性能好B.环境污染小C.运行速度快D.经济效益好第7页/共11页4.下列成语中不是表达时间过得很快的一项是()。A.光阴似箭B.不舍昼夜C.度日如年D.日月如梭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和的过程。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6.有一位学生问路,得体的说法是()。A.阿姨,请问去北京路怎么走?B.老头儿!我去北京路,怎么走?C.北京路在哪儿?D.喂!去北京路怎么走?五、阅读(本大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无根的兰花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第8页/共11页乡事物而想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1.文中提到“北平”“祖国已破”两个词语,由此判断此文的写作背景应该是_______________时期。(2分)2.③段画线的“这些”和“这里”分别指代什么?(4分)答:“这些”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里”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③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2分)答:4.⑤段“蚕未离开那片桑叶”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⑦段中描写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在这里分别比喻什么?(4分)“萍”的漂泊是______________,(1分)比喻_______________(1分)“絮”的漂泊是______________,(1分)比喻_______________(1分)第9
本文标题:9+3文化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2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