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言文翻译方法启明星初级中学:刘凤珊大学上古汉语课的时候,老古董端木隽先生举了南朝梁代丘迟的名篇《与陈伯之书》中一个句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寥寥数语,将江南春色摹写得生动可感,活灵活现。可花为什么能生出树呢?有人强解为:花结果,果做种,种生树,故为“杂花生树”。端木笑之曰“强盗逻辑”。那,此句怎么解呢?端木又举大家很熟悉的《陈涉世家》中一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般人说到国家灭亡,绝没有用“死”的。这又怎么解呢?翻译原则信、达、雅由严复提出的翻译要求和原则。“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翻译方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基本做到“字字落实”,不妄加揣测,把文言文对换成现代汉语,对号入座,不以基本大意取代翻译。意义为辅——直译有困难,或直译后会改变原句意义,应该考虑意译。如原句运用典故、借代、引申、借喻等修辞方法时,直译不易理解,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补对删调换留翻译六字法对,就是对译。在实词的使用上,文言文多用单音节的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的词,所以翻译时应把原文中的单音节词解释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并形成一一对应。比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为: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翻译方法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翻译时保留不翻译。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本句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做巴陵太守。句中画线的年号、地名、人名都不需要翻译,翻译方法换,就是替换。对古今异义词(词以扩大、缩小、转移变化、通假字、活用词)不能简单用今义当古义,要先替换在“翻译。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妻子,男子的配偶”,所以翻译时先用“妻和子”古义来替换,在翻译为“妻子和儿女”)本句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和相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还有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替换成本字。翻译方法调,就是调整。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词序、特殊句式倒装句(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特殊语序,必须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加以调整后在翻译。例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翻译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句中“于朝廷”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应该调整到谓语战胜的前面。翻译方法补,就是增补。把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翻译句完整通顺明确。如常见的省略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等,翻译时应根据语义补出,并将增补内容加上括号。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要根据语境先补上省略词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在翻译。判断句翻译:要加上判断词“是”,如:“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被动句翻译:要加上被动词“被”,如:“帝感其诚”翻译为:天帝被他们的诚信所感动。翻译方法删,就是删除。对文言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可以弃之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停顿恭敬的词、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均可不翻译。如: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也”是句尾词,翻译时应删去,翻译为:打仗,要靠勇气。翻译方法文言文翻译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谢谢!
本文标题:文言文翻译微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2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