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湖南省岳阳市第六中学2016下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九年级段考·语文·试卷第1页2016下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至6每题2分)1.选择注音错误的一项()A蛀(zhù)虫旁骛(wù)佝偻(gōulóu)蜩(tiáo)翼B亵渎(xièdú)骈(pián)进禅(shàn)让掠(lüè)夺C哽咽(gěngyè)德行(xíng)妥当(dàng)解剖(pōu)D强聒(guō)不舍直截(jié)了当陨(yÙn)落诅咒(zǔzhòu)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组()A灵柩诉讼诬蔑深邃睿智B怜悯猖狂凌驾倡导C佯攻恪尽职守弥留媚上欺下D脑羞成怒扶掖枘凿灰烬3.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文段开头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B.文段中三个“读……,我……”构成排比,语势强烈,突出读书给“我”力量,让“我”有更高追求。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D.文段结尾句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们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B.东盟重申了维护南海和平与航行安全,按照国际法律所认可的各项原则解决了一切争端,呼吁有关各方在展开海上活动时保持克制态度。C.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D.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5.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九年级段考·语文·试卷第2页C.我国史书有几种编写体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课文《隆中对》就选自《史记》。D.春秋爵位有公、候、伯、子、男五等。6.排列下面语句,使之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一个人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敏锐。②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做笔记则能使人精确。③因此,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④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A.②③①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7.诗文默写(7分)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诚如是,则,汉室可兴矣。《隆中对》③,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④,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⑤,,还看今朝。《沁园春雪》⑥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破阵子晏殊》⑦,背灼炎天光。《观刈麦》⑧今夜偏知春气暖,。《月夜》8.名著阅读(3分)⑴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⑵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9.语文实践。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⑴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⑵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3分)活动三:活动四:(3)、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3分):二.现代文阅读(一)呦呦之蒿,中国神药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九年级段考·语文·试卷第3页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作者:杨先碧文章有删改)10.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2分)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1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2分)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13.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二)三十年的重量余秋雨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愣愣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九年级段考·语文·试卷第4页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③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④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时我们自修课的督课教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生造诣,即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言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言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教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教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教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十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多年的岁月都刻穿了。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是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甜酸苦辣给你。⑨在你面前,为你代笔,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超越时空的人间至情。⑩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14.在①段中“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作者意欲说明什么?(2分)15.文章第④段记叙了什么事?从中表现了穆尼老师怎样的品质?(2分)九年级段考·语文·试卷第5页16.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文章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这种形式的文章,前后往往会有提示性的语句使其衔接过渡自然。找出一处本文的提示性语句,抄写下来。(2分)17.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18.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的“感悟到某种超越时空的人间至情”?(2分)19.“三十年的重量”指的是什么?是镌刻于老师心扉三十年的那份稚拙的“涂划”,还是饱含学生三十年酸甜苦辣的那份精美的“复制”……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回答。(2分)(三)读书与境遇罗建军(1)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
本文标题: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湖南省岳阳市第六中学2016下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3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