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清贫》导学案编制:领导审批:组长签字:课型:时间:2012.10.【学习目标及重点】学习目标:1了解方志敏生平及革命事迹,体会其乐于清贫的高尚情操。2理解“清贫”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清贫”意识3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学习重点:1.把握人物形象,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清贫”在新时期的特殊意义。3.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式和对比描写方式刻画人物【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做学案之前,必须把课文读三遍,完成以下任务:(1)第一遍:标段序。(2)第二遍:勾画遇到的生字词,借住工具书自学,解决生字词。(3)浏览导学案内容,独立思考导学案题目,认真书写,按时完成。【知识链接】1解题:“清”——清廉、清苦“贫”——贫穷、贫寒“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堂堂的政府主席,严冬腊月却穿着一件露着棉花的破棉袄而不肯买一件新衣服,他掌管着上百万的资金,却从来没有乱花一分钱,后来清点家当时发现也只不过有几套旧衣褂裤、几双旧线袜,此外没有任何值钱东西。这个人就是我党我军的优秀领导人---方志敏。。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他在狱中写下的文章--《清贫》2作者简介:方志敏,江西人,1900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期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中共弋阳县委书记,闽浙赣省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3背景:1935年方志敏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失利。在返回赣东北根据地作短暂休整的途中,遭到七倍与抗日先遣队的国民党军包围,七次突围都未获成功,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不幸被捕入狱,清贫是在狱中写的1月29日入狱,8月6日就义,时年36岁。【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奢()侈()矜()持不苟()颇.()金镯.()抛掷.()深山坞.()2解释词语:清贫—-奢侈——矜持不苟--发洋财—-注目—-传世宝——齿冷——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什么描写展现出来的?【我的疑问】【合作探究】1、主人公是方志敏。却详细描写了其被捕时国民党士兵搜查他的过程,尤其对士兵的语言、动作做了详细描写。这与表现方志敏的品质有何关系?2、课文第9小节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气?你是如何理解的?3、至此我们能明白“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能明白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了吗?4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归纳出方志敏的形象。5.补叙“传世宝”有何作用?6.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着什么作用?7.从全文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这些写作手法有什么用处?8.本文最明显的语言风格是什么?对方志敏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作用?9.如何理解方志敏的“清贫”?【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对方志敏这种贫朴清廉的崇高品质的认识。2课外阅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我的收获】
本文标题:《清贫》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3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