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会展概论》-教学大纲
《会展概论》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会展概论1导论2展览的产生与发展3展览会的组织4会议的组织5国内参展6海外参展7参观展览8展览的宏观管理9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二、实践内容会展概论实训1参观本地一展览场馆,了解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分析其适合办什么展览。实训2参加一次会议或参与组织一次会议,并写一篇参会或者组会总结。实训3在学习参观展览这一章后,确认一下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到可能得到这类信息的展览会上去参观,看能否获得这类信息。三、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实践网上课堂1导论22展览的产生与发展23展览会的组织444会议的组织245国内参展26海外参展27参观展览448展览的宏观管理49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2复习考试4总学时数2812《会展概论》教学大纲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会展概论》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会展经济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它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实用性与前瞻性。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把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掌握会展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会展业各细分市场与主要国际会展组织,汲取发达国家会展业的成功经验,明确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与会展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初步把握会展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掌握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理解与解决会展经济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会展概论》作为会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会展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后续课程有《会展管理》、《会展经济》、《会展营销与服务》、《会展项目策划》、《会展文本写作》、《会展政策与法规》等。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会展业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了解会展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另外,学员必须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学习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会展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集中精力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会展活动的特点、操作以及运作规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处理好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为这是所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大部分学生尚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为此应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调查等获得感性的对会展活动的认识,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条件,也为今后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四、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导论部分是会展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会展的内涵、本质、特点和类型、会展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展览会部分,包括展览的产生与发展、展览会的组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员了解物物交换、集市、庙会与现代展览的区别;了解现代展览的产生;了解展览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把握展览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根据影响组展的因素进行展览项目的论证;掌握选择展览场馆需要考虑的因素及组展的整个过程及细节内容。会议的组织部分要求学员掌握会议的内涵、类型和构成要素;掌握会议的准备包括的内容及解会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了解如何进行会场布置;掌握如何进行会议效果评估。参展部分包括国内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要求学远掌握参展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掌握参展前的准备工作的内容及如何做好展中工作;了解如何进行参展效果的评价。了解外参展的程序;掌握如何做好海外参展的运输工作及如何办理出入关手续。了解观众参观决策的内容;掌握如何实现最大的参观效果。通过学习展览的宏观管理和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要求学员了解我国展览组织的情况及我国与展览有关的政策;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展览管理体制及了解国际主要会展组织。了解我国若干知名展会概况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概况。五、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1、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展览的产生与发展.;展览会的组织;会议的组织;国内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展览的宏观管理;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2)实践教学内容1.参观本地一展览场馆,了解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分析其适合办什么展览。2.参加一次会议或参与组织一次会议,并写一篇参会或者组会总结。3.在学习参观展览这一章后,确认一下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到可能得到这类信息的展览会上去参观,看能否获得这类信息。2、教学重点展览会的组织、会议的组织、国内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参展运输。3、教学难点会展前期策划、展中管理及展后评估与总结。六、具体教学要求1导论1.1了解会展的内涵1.2了解会展的本质、特点和类型1.3领会会展对宏观经济的作用2展览的产生与发展2.1了解物物交换、集市、庙会与现代展览的区别2.2了解现代展览的产生2.3展览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3把握展览业的发展趋势3展览会的组织3.1了解展览筹办的程序、开幕式/闭幕式的协调、参展商的进馆与出馆的协调、展览实施的其他服务、参展商常犯的错误;3.2掌握展览前的策划与准备工作的内容、会展注册与现场管理的重点注意事项、展台管理的目的、会展安全保卫工作内容、展后的总结与评估工作;3.3重点掌握展会期间的会展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参展商参展工作程序及工作重点、展后跟踪的目的与方式。4会议的组织4.1了解会议承办者的职责、策划委员会的职责、为会议提供各种服务和物资的供应商、主席台就座者、会议临时工作人员的组成、临时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4.2掌握会议主办者的种类、与会者的类别及相应的服务需求、贵宾安排与服务4.3重点掌握会议主要的六种人员构成、会议秘书处的具体工作职责、临时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4.4了解会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4.5了解如何进行会场布置;4.6掌握如何进行会议效果评估5国内参展5.1了解参展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5.2了解参展前的准备工作的内容;5.3明确如何做好展中工作;5.4了解如何进行参展效果的评价。6海外参展海6.1了解外参展的程序;6.2重点掌握如何做好海外参展的运输工作;6.3掌握如何办理出入关手续。7参观展览7.1了解观众参观决策的内容;7.2掌握如何实现最大的参观效果。8展览的宏观管理8.1了解我国展览组织的情况;8.2了解我国与展览有关的政策;8.3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展览管理体制;8.4了解国际主要会展组织。9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9.1了解我国若干知名展会概况;9.2了解世界若干知名展会概况。七、其它教学环节的必要说明本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应体现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应用性、操作性。虽然实践课只有12学时,教师应安排学员在业余时间完成要求的内容,以达到学员的实践性的教学效果。《会展概论》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会展业在目前在我国尚属新兴的行业,所以无论是会展实践还是会展理论的研究都处于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二是相关的教材以及参考书目较少。第三,会展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如策划、市场营销、管理学、经济学、电子商务等。鉴于以上情况,提出以下教与学的建议:(一)教学目的的分解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对会展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的了解:1、什么是会展;2、如何办会展;3、为什么要办会展。1.关于什么是会展。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在于概念的解释,二是为今后的教学埋下一个伏笔,即会议以及展览的类型的不同,对于会展筹办者来说,意味着什么。2.关于如何办会展。这是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人”的角度,即人员构成,要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强调对担任不同工作的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使学生形成一个概念,那就是:如果我去从事会展工作,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二是从“事”(会议/展览)的角度,分析、介绍会议/展览的基本流程,让学生掌握会展策划以及实施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的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如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提交自己的关于一个会议或展览的策划方案,或分析一个会议或展览,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等。三是要考虑如何举办成功的、高效率的展览。3.关于为什么要办会展。关于这个问题,出发点不同,会有不同的答案。一是企业为什么要参展,二是作为一个会展经理,为什么要办展览,三是作为一个城市,为什么要举办会展,这是从一个更大的范围对会展进行的分析。(二)教学方法的建议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系统讲授课程的知识和指导学生技能的形成,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收集一些有针对性代表性的例子、案例。2、学习过程中,要多作笔记。对名词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行记忆。3、鼓励学生多参加实地的参观、调查观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4、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章节后面的思考题与案例分析,安排至少一次参观展览,安排二至三次课堂讨论。八、推荐采用教材1、《会展概论》龚平,赵蔚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1第一版
本文标题:《会展概论》-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1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