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地租与区位理论解析
第二章地租与区位理论第一节地租理论一、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早期的地租理论威廉·配第(1623-1687年)对地租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亚当·斯密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系统地研究了地租。詹姆斯·安特生,否定地租是决定价格的因素,指出并不是地租决定地上产品的价格,而是价格决定地租。(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有意识地运用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Ricardiantheoryofdifferentialrent)。李嘉图把地租的存在,看成是由于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须不断耕种愈来愈劣的土地的结果。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因而在一些观点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他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为永恒范畴,把他的地租理论用于一切时代和国家,看不到资本主义地租的历史特点和剥削本质。李嘉图在地租论上有观点上的错误和概念不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三)赫德的地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赫德(R·M·Huzd),论述了区位地租理论。他认为,价值依赖于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又依赖于区位;区位依赖于方便性;方便性依赖于接近性。我们可以省略中间环节,而直截地认为,价值依赖于接近性。(四)萨缪尔森的地租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Samullson,1915~2009)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付出的代价;土地供给数量是固定的,因为地租量完全取决于土地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五)巴洛维的地租理论美国当代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R·Barlowe),指出:地租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产值或者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者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二、马克思的地租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涉及到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一是土地所有者;–二是租地的农场主(资本家);–三是农业雇佣工人。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一)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造成土地等级差异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不同地块在丰度、肥力上具有差异性;–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即区位存在差异性;–三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也有差异性。根据造成土地等级原因的不同,马克思将由于土地丰度(肥力)和位置差异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将由于在同一地块上各个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I。1.级差地租I表2-1级差地租I的形成个别生产价格(元)社会生产价格(元)土地等级投入资本(元)平均利润(元)产量(单位)全部产品单位产品全部产品单位产品级差地租I(元)劣100002000400120003012000300中100002000500120002415000303000优100002000600120002018000306000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也是形成级差地租I的条件之一。表2-2级差地租I的形成地块距市场距离(公里)资本投入(元)运输费用(元)资本总支出(元)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为20%)个别生产价格(元)社会生产价格(元)级差地租I(元)甲1010000500105002100126132600乙1510000750107502150129132300丙2010000100011000220013213202.级差地租II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就称为级差地租II。表2-3级差地租II的形成个别生产价格(元)社会生产价格(元)土地等级投入资本(元)平均利润(元)产量(单位)全部产品单位产品全部产品单位产品级差地租II(元)劣100002000400120003012000300优100002000600120002418000306000(I)优等地上追加投资1000020007001200017.1421000309000(II)(二)绝对地租只要使用所有者的土地绝对需要支付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实体表现为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土地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如下表所示。表2-4绝对地租的形成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为100%)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为20%)产品价值生产价格绝对地租工业部门80C+20V20201201200农业部门60C+40V402014012020二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的条件下,绝对地租只能来源于土地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差额。(三)垄断地租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地租形式之外,还存在着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三、城市地租理论(一)城市级差地租所谓城市地租,是指城市土地的使用者,诸如住宅经营者或工商部门的企业家为建筑住宅、工厂、商店、银行等建筑物租用土地,而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城市地租也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态,其中,级差地租又可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除此之外,在城市还存在垄断地租。1.城市级差地租Ⅰ城市土地,不是以丰度为主,而是以地理位置为主,由它决定着级差地租量的多少。–首先,城市土地位置的优劣决定着企业距离市场的远近、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费的高低。–其次,城市土地位置的优劣决定着市场容量的大小,从而直接决定着企业销售额。–再有,城市土地位置的优劣还决定着获得其他生产要素,特别是信息等特种资源费用的高低。2.城市级差地租Ⅱ–首先是国家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上的追加投资。这种追加投资,将进一步增加追加投资区域内级差生产力Ⅱ和级差超额利润Ⅱ。–其次是企业的追加投资。可以提高该土地的级差生产力Ⅱ和级差超额利润Ⅱ。3.城市级差地租的特点城市级差地租和农业级差地租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1)位置对城市级差地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商业地租是城市级差地租的最典型的形态,商业对土地位置最为敏感。(3)城市级差地租Ⅱ的数量要比农业级差地租Ⅱ大得多。(二)城市绝对地租城市土地所有权由国家垄断,任何企业、单位、个人要使用城市土地,都必须向土地的所有者国家交纳地租。这个由所有权的垄断而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城市绝对地租。(三)城市垄断地租级差地租来源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来源于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超额利润。垄断地租的实体是垄断超额利润,它是由某块具有特殊稀有功能并且可以垄断的土地产品价格带来的。垄断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区别和联系是:垄断地租和绝对地租都与土地产品或土地上经营的商品的垄断价格有关,但是,垄断地租是由垄断价格产生的地租,而绝对地租是垄断价格产生的原因,垄断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只不过垄断的不是一般土地的经营权,而是具有某种特殊优越条件的土地的经营权,所以垄断地租是一种特殊的级差地租,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则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第二节土地区位理论一、土地区位理论概述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二、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是一种研究农业生产类型随农业区位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是该理论的奠基人。杜能采用当时在理论研究中广泛运用的”抽象法”(或称“孤立化法”),即把复杂具体的事物概括抽象化,他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设其研究地区是存在这样一些条件为前提的“孤立国”:在这个与外界无联系的“孤立国”内,只有一个位于中心的城市(消费市场),环绕这个城市的是一个广阔的,自然条件一样的可耕平原(即农业用地质量相同的),在“孤立国”内由各地至中心城市的惟一运输方式是马车,且运费率一样,这样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市场(中心城市)的距离成正比关系,生产者均匀分布,素质相同,在利润最大原则支配下,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可随时调整生产方向(土地利用类型)而没有任何经济技术上的困难。从这些假说的前提条件出发,杜能分析和研究了在这个“孤立国”内如何布局农业最为有利。他认为经营农业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在什么地方配置何种作物完全以是否能获得更多利润为转栘。而利润则是由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这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即利润(P)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减去农业生产成本(E),和农产品运到市场地运费(T)之后的余额,其用公式表示就是P=V-(E+T);显然在市场价格(V)与生产成本(E),不变的条件下,运输费(T)定额增减将直接引起利润(P)的升高。根据这一公式,杜能在进行了大量计算后得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各种农作物(农产品)组合的最合理的分布界线,并由此将“孤立国”划分为六个围绕中心(城市)的农业同心圆圈,即著名的“杜能圈”(见图2-1)。其中:第一圈为自由农业带,紧靠城市,生产蔬菜,鲜奶等易腐食品;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材与木材;第三圈至第五圈分别为轮作农业带,谷物牧草农作带和三圃式农作带,都是以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程度逐渐降低的三个农耕地带;第六圈为粗放经营的畜牧业带;六圈以外则为未耕的荒野。三、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佛雷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设条件–1.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在此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并假设该地点为已知。–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4.劳动力供给亦为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认为,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为此,他对工业用原料进行了分类:一是遍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也称地方性原料,指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原料指数1,工厂应设在原料地;原料指数1,工厂应设于消费地;原料指数=1,工厂可以设于原料地,也可以设于消费地。因此,只有根据原料指数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工成本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韦伯认为,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
本文标题:2地租与区位理论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2810 .html